第三一一章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實力大損的大相娘·芒布傑尚囊,終於沒有了可以威脅松贊干布的實力。然而,失去了如來正法的庇佑,又讓松贊干布隱隱有些不安。

吐蕃可以挑釁大唐的底氣,不是因為“吐蕃軍隊不能滿萬,吐蕃滿萬不可敵。”而是因為,只要他們撤往吐蕃境內,讓唐軍只要追擊就會喪失戰鬥力,而吐蕃卻可以從而戰勝弱雞的唐軍。

然而,現在他們卻在吐蕃境內戰勝的娘·芒布傑尚囊麾下十萬大軍。

關鍵時刻,一直窺視大相之位,並且與娘·芒布傑尚囊有私怨的瓊波·邦色過來實力坑對友,

瓊波·邦色向松贊干布道:“贊普,孫波茹大部原為蘇毗國,蘇毗國上下皆敬阿修羅神、樹神。不敬如來正法,焉有獲得如來正法的庇佑?若想讓蘇毗國真正歸附吐蕃,必須搗毀其宗廟,神壇,然後用人祭祀如來正法!”

瓊波·邦色把唐軍可以在孫波茹戰勝吐蕃軍隊,歸結於信仰問題。

松贊干布和其他大臣皆無法反駁,事實上誰都不以為然。越是高層越沒有真正的信仰,他們深知信仰,只是為了方便他們的統治。

可是,這一點卻無法反駁,因為這是政治正確。

松贊干布早已接到噶爾·東贊的情報,河源軍在河源軍境內的屯田,獲得豐富,收穫了足足六七十萬石糧食,如果獲得河源軍的這批糧食,吐蕃自然就無缺糧之憂。

要知道,在吐蕃與其他唐境接壤的地方,無論是劍南道還是嶺南、幾乎都是窮鄉僻壤,他們要想獲得六七十萬石糧食局的繳獲,不撞破五六十座城,根本就辦不到。然而,問題的關鍵是,唐軍絕對不會坐視吐蕃軍隊接連破城,肯定會率領軍隊支援。

也就是說,即使他們從其他地方用兵,根本無法取得攻破河源軍的收益,而且風險更高。沒有經過大非川之敗的唐軍,可是一點都不怵吐蕃軍隊。他們雖然不敢深入吐蕃,可是在唐境之內,哪怕擁有劣勢兵力,也敢展開進攻。

思來想去之後,於是松贊干布繼續召集其他四茹兵馬,幾乎傾巢而出,率領二十萬吐蕃軍隊向蘇波茹前進,意圖以孫波茹為前進基礎,反攻河源軍。

……

長安城皇宮太極殿的大殿裡,非常不和諧的架起了一口鍋子,鍋子中燉著羊肉,水花翻滾,令人垂涎欲滴。

對於李世民而言,規矩就是用來打破的。如今國庫空虛,而且是還揹著將近二十萬貫的債務,在長孫無垢的催促下,整個皇室都開始節衣縮食。

李承乾這個太子自然也做表率,短短兩三個月,也不知道李承乾是怎麼做到的,他居然瘦了一大圈。

李世民看到了李承乾受了,非常心疼,親自讓人架起鍋,開始燉肉。不過宮中的御廚沒有楊天保府裡的廚娘刀工好,無法切出薄如蟬翼的羊肉片,這讓李世民有些遺憾。

李世民只是不知道,楊天保府裡的羊肉片是冷凍厚用木匠做木工的刨子刨出來的,根本就不是用刀切出來的。

李世民用筷子夾著羊肉片,夾到李承乾的碗裡,他此時不像是一個皇帝,而像一個老父親一樣,絮絮叨叨的說道:“多吃點兒,多吃點兒……”

李承乾哽咽起來。

作為唐國太子,演戲那是基本功。李承乾其實不差,他可以輕易做到,想哭就哭,而且聲淚俱下,毫無違和感。

看著李承乾哭得像一個孩子,李世民有些動容道:“你就在我眼皮子底下,身為儲君,一兩個月都吃不上一頓肉,我這個當皇帝的,虧欠你這個太子……我這個當爹的……虧欠你這個兒子……”

李承乾沒有動碗裡的肉,哽咽著辯解道道:“阿爹,國事艱難,不讓動肉食,是兒臣的意思,如今大軍正在前線征戰,後方節衣縮食,為的是支援前方;這種事情,我這個太子不做表率,下面的人,就更不會理會了。”

李世民無聲的嘆了口氣。

李承乾接著道:“何況,越王(李泰貞觀十年進魏王)府內,越王妃以下,這些日子每天也都是……”

李承乾非常聰明,他知道李世民是因為奪兄之位登上皇位,最忌諱他們兄弟之間猜忌、爭鬥,所以他從來不在李世民面前說李泰的壞話。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李世民打斷了李承乾的話,說道:“我知道這些,你不必說,今日,是你阿爹這個家主,給家裡人放一天假,請家裡人吃一頓肉。”

李承乾死死的抱著手裡的碗,淚如狂潮,再說不出一句話。

李世民命令身邊的黃門道:“再做兩鍋肉,給越王、蜀王(李恪貞觀十一年改封吳王)府上送過去。”

黃門領命而去。

李世民再次轉向李承乾道:“快吃吧,快吃——”

李承乾的眼淚收住,彷彿變臉似的笑了笑,終於狼吞虎嚥的吃起來。

就在這時,皇宮之外隱隱約約傳來一陣陣喧譁,不過李世民也聽不真切,命令黃門道:“去看看怎麼回事!”

太極宮正中的朱雀大街上,人來人往,熱鬧非凡,滿身戰塵的信使,打馬飛奔,露布報捷。

露布就是一種用布帛寫滿文字,用來四方報捷的軍事文書,通常大勝的情況下,才會使用露布。

信使一邊打馬飛奔,一邊舉著旗幟高呼道:“河源軍楊經略麾下副將薛禮大破吐蕃軍十萬,斬陣一萬四千餘級,俘虜三萬餘人,繳獲牛馬萬計,攻破曲先城,擴地千里,大捷……”

騎士騎在馬上,一路飛馳,反覆喊著這句話。

路上的平民和貴族望著騎士的尾塵,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我們唐軍又贏了。”

“又是大勝!”

楊恭仁的馬車駛過大街,他掀開車窗上的簾布,望向大街上歡呼雀躍的人群。

康伯笑道:“阿郎,咱們三郎,又打勝仗了。”

楊恭仁撇撇嘴道:“勝的是大唐……”

楊恭仁撂下簾布,坐在馬車裡,笑容漸漸迷離,起來,喃喃自語道:“你這命……是好呢……還是不好呢?”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楊天保出道以來,但凡戰必勝,這幾乎形成定理,當然,有李靖、李績、李孝恭、李道宗等名將在,在突厥大勝中,楊天保尚且不顯眼。

可是,這是對戰吐蕃。

唐朝自立國以來,能保住城池不失就是勝利,能迫吐蕃退兵,也是勝利。

哪裡像楊天保這樣,深入吐蕃境內,攻克吐蕃城池,擴土千里,這是對於大唐來說,自然是好事。

可是對於楊天保而言,不見得全部都是好事。

就在這時,楊恭仁終於聽清了楊經略麾下薛禮,這七個字,他擔憂的神色,終於消散起來。

太極宮的李世民父子,終於拿到了露布,看著捷報,李世民興奮得手舞足蹈,李承乾抱起琵琶,開始彈奏起來。

宮廷中的樂師和舞姬,又跳起了《秦王破陣舞》。

李世民此時非常高興,在被噶爾·東贊暗藏威脅的時候,他是非常憤怒的,卻無加無奈,唐軍對上吐蕃在高原上從來沒有勝仗可言。

一旦與吐蕃交惡,戰爭規模擴大,唐國只能被動防守,這讓李世民這個天可汗有何顏面可言?

後來聽著楊天保分析,李世民更加感覺吐蕃是唐國的心腹之患。

問題的關鍵是,唐軍打不過吐蕃啊!

現在好了,楊天保經略的河源軍第一次深入吐蕃境內,而且取得了勝利,這讓李世民非常高興,他立即吩咐道:“來人,宣門下省政事堂相國前來太極宮議事!”

不得不說,李世民壓根就沒有想過什麼功高蓋主的事情,而是想著擴大戰果,迅速平定吐蕃,將高原納入大唐統治之下,只要獲得高原,從此大唐的西南、西此,正西,就可以削減至少一百六十座軍府!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