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九章有條件公開官員財產

歷史上皇帝對貪官都是非常憎恨的,朱元璋對於貪官的治理那基本上就是一棍子全部打倒,貪汙六十兩白銀,剝皮充草,不給任何的機會,這樣做的確有效果。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有人說朱元彰嗜血好殺,大殺功臣,以絕後患,熟悉歷史的人,其實應該明白,朱元彰雖然殺得人多,其中難免有冤枉的,但是絕對九成都是各自有各自的取死之道。

草根出身的皇帝也有,像劉邦、劉備、南朝劉宋武帝劉裕,以及陳朝開國皇帝陳霸先,都算是草根出身的皇帝,然而他們登基之後,很快就忘記了自己的出身。背叛了自己的階級。而其中唯一一個沒有背叛自己階級的人就是朱元彰。

自古以來,都是皇帝與士大夫共天下,非與百姓共天下,這是歷朝歷代的統治者格守的潛規則,哪怕是農民起義,最終獲得勝利果實的一定是士大夫階級。

朱元彰驅逐韃虜,匡復華夏衣冠,可是在南京城坐擁江山,朱元彰發現,彷彿一切都沒有改變,百姓依舊貧苦不堪,依舊掙扎煎熬,唯一的區別就是頭上的蒙古人,變成了淮西勳貴。

在朱元彰看來,他的昔日戰友,已經忘記了當初起兵的初衷,忘記了自己的理想,有的人是真不明白,有的人是揣著明白裝著糊塗。

在這種情況下,朱元彰毫不猶豫的與他們決裂,他寧可背叛自己的戰友,也決不背叛自己揭竿而起的初衷。

於是胡惟庸死了,李善長死了,滿朝勳貴接連而死。

其實,李世民對於貪汙也是相當憎恨的,在官吏貪汙的事情上,作出的一項奇葩的舉措,雖然看上去搞笑,卻讓官吏貪汙受賄的事情大大減少。

他把“懲罰”改為了“獎賞”,具體說來,就是查明官員貪了多少,然後就大張旗鼓的獎勵多少。說真的,李世民變罰為獎,還真是不一般的思維。

貞觀元年(公元627年),開國功臣,又是李世民奪取皇位而發動的“玄武門兵變”中的得力干將長孫順德,收受了下人的絲絹賄賂。

李世民知道後,在朝廷上當百官之面,“賜絹數十匹”。《舊唐書·長孫順德傳》記載,李世民這做就是透過“以愧其心”,達到反腐目的。

唐朝的錢幣,無論是銅錢也好,布帛也罷,重量都很重,數十匹布帛,充其量價值上百貫,按照比例,大約相當於六十多萬人幣的樣子。關鍵是這個錢非常重,如果是銅錢,一百貫就多達七百多斤,足以把人壓死。

布帛雖然輕些,但是數十匹布帛也要一兩百斤,李世民“賞賜”的綢緞就全被壓在了長孫順德的背上了,他這也不能不背,但是數十匹的綢緞實在是重得不行,長孫順德的臉瞬間就紅了起來,周圍的百官們就在邊上看著他的笑話,讓長孫順德感到無比的羞恥。

這樣唐朝官風風聲改變了很多,其實這並非李世民一個人的功勞,主要是這個時代官員幾乎都是出身世族門閥,換句話說,這些官員,幾乎九成以上,都是富家子弟,誰沒有見過錢?

想要收買一個平民出身,沒有見過市面的人,肯定比收買一個世族門閥子弟更容易。

正應了那句話,所謂的忠誠,就是背叛的籌碼不夠,這句話也可以反過來說,一旦犯罪的成本太高,在犯罪的時候,不得不三思而後行。

當然,唐朝的制度,要比明清更完善,所以總體而言,貪汙情況也要好得多。但不管如何,李世民反貪靠獎,並不能剎住貪汙風氣。《舊唐書》用“千載可稱,一人而已”八個字來評價唐太宗的豐功偉業有一定道理。

在天剛剛亮,就有中使抵達華陽公主府,傳旨讓楊天保進宮。

楊天保有些不解,不過為了更好的應對,應該提前知道所謂何事,所以楊天保不著痕跡的將一疊足足兩百貫錢鈔,塞進中使的手中。

中使拿到這筆錢,頓時嚇了一跳,他是內侍監從六品中官,相當於宦官中的高官了,不過他的俸祿一年下來也就六七十貫,加上平時的賞賜也沒有一百貫。

中使看著左右無人,壓低聲音道:“銀行”

楊天保彷彿有些明白了,李世民的心太急了。貸款全憑自願,牛不喝水,不能強按頭,目前為止,利民銀行雖然吸納的存款不少,不過放出出的貸款也不少,除了朝廷貸款五十萬貫,還有一些商人用來週轉,銀行經營良好,肯定可以盈利。

楊天保正準備與中使前往宮中,薛瑤卻有些緊張。

楊天保安慰薛瑤許久,總算把她安撫下來,楊天保思來想去,在婦科醫學這一分類,皇宮大內應該是天下最集中的地方,可以求李世民借個醫生。

當楊天保與中使來到皇宮的時候,李世民正在吃飯,李世民吃飯與楊天保有的一拼,彷彿有人跟他搶一樣,狼吞虎嚥,如同秋風掃落葉,短短時間足足把一升多湯餅一掃而空。

李世民拍著自己渾圓的肚皮道:“朕飽了,喝杯奶茶,再給你說正事!”

楊天保早上起來,是從被窩裡直接去見中官,哪裡來得機會進食,不過好在,早餐不吃,還是可以擋過去的。

鼻子裡傳來奶茶的香味,有助於消化的奶茶,讓楊天保感覺更餓了。

李世民伸手指著茶壺道:“要不要來一杯?”

一名宮娥上前,端著茶壺,在楊天保面前的茶杯上,倒了一杯奶茶。

“謝陛下賞賜!”

李世民倒沒有藏著掖著,直接開門見山的道:“朕要整頓吏治,然而,銀行卻催生了腐敗,你說這事應該怎麼辦?”

不記名不掛失的錢鈔,實在太方便了,可以讓府中的下人,或者外面僱傭的人前來取錢,神不知鬼不覺,把錢匯聚在一起,比原來運送布帛、錢財更加方便。

“其實,這事很好解決!”楊天保毫不猶豫的道:“可以讓官員財務公開!”

在某個時空,讓官員財產公開的呼籲喊出了好幾十年,依舊沒有任何下文。

在任何時代,從財產上可以最直接的看出官員有沒有腐敗,畢竟大唐官員的工資是固定的,有功被賜予,也會記錄在案,明明一個三品官,一年下來,財產增加幾十萬貫,肯定會有問題。

財產增加或者減少,非常直觀,也比較容易看出這個官員的基本情況,無論是祖產收入,還是店鋪收益,這個數量增加都是可以預見範圍之內。

李世民想了想,一臉苦笑:“此事,恐怕不易!”

不是恐怕不易,而是肯定不易。

中國人有中國人的性格,含蓄,內斂,並不張揚,別說官員,就是普通百姓也不想公開自己的財產,以及財務。

楊天保點點頭道:“陛下可以折衷一下,更改規定,但凡入閣相國,必須公開財產,當然,並非向天下人公開,只向陛下公開!”

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須迴圈漸進,慢慢開啟突破口。畢竟相國只有幾個人,而且事不關已,高高掛起。

只要開啟這個突破口,後面的事情就容易多了。

李世民點點頭。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