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零章女憑子貴女憑夫貴

楊天保其實也沒有想到這個情況,他只是有點不甘心,在得知張士貴率領數千名玄甲鐵騎就在他身後,楊天保就決定火中取栗,狐假虎威一番。

反正,一旦涉及大規模戰爭,他們肯定會分散偵查敵情,也一定會發現玄甲鐵騎的存在,從而避免未戰先怯。

利用敵人這個心理,楊天保可以刷刷戰績,擒下屈失力。

只不過,戰鬥的發展,讓楊天保失去了控制,在追到單于道的時候,大度設麾下三萬兵馬一線展開,在那樣的情況下,楊天保沒有辦法撤退。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他們不會在意楊天保這支小哨騎的,可以直接碾壓。

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任何計謀都是徒勞的,超過十里的接觸面,楊天保連跑的機會都沒有,他只要利用繳獲的戰馬用火馬陣阻擊一下敵人。

事實上一兩千匹戰馬,在城內是一股毀天滅地的力量,可是在曠野中,在多達三萬餘騎的薛延陀鐵騎面前,那才算個屁?

更何況,突厥人也好,薛延陀人也罷,他們都是騎兵的高手,對於捉馬也是手到擒來,只是為了防備薛延陀人用套馬繩把火馬給攔停下來,採取了連環馬的方式。

這樣以來,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別說張士貴看到戰果驚呆了,就連楊天保本人自己也驚訝萬分。

以前看到史載資料的時候,楊天保是感覺這是文人的春秋筆法。

蘇定方二百騎兵衝撲頡利牙帳。

作為一個將軍,楊天保身邊只有二百部曲,你讓蘇定方率領二百人沖沖試試,就算可以大勝,楊天保絕對可以用二百人馬,拼掉蘇定方麾下一半人馬。

至於席君買百騎破萬,在楊天保看來,這更是神話,別說一萬餘人馬,就算是一萬頭豬,讓席君買殺,也能把他們撞得七零八落。

李績六千破二十萬,生擒五萬餘人的戰績,在楊天保看來,這不可能的。

然而,現實結結實實打了楊天保一巴掌。

楊天保此時擁有一千七百多名僕從軍,這些投降的鐵勒,足足是楊天保麾下的七倍之多,當然,這些僕從軍是不算作戰人數的,在戰報上寫的卻是雲州總管楊思慎統所部二百六十餘騎,大敗大度設麾下三萬人馬,陣斬三千餘人,餘者皆潰。

雖然沒有撈到大度設,薛仁貴卻在追擊射中屈失力的臀部,他跌落戰馬,被生擒。

藉著這場大勝,楊天保命鐵勒九部首領,前往長安自辯。

面對此時的局勢,鐵勒九部誰敢反抗,薛延陀人三萬精銳,被唐軍二百六十餘騎打得潰不成軍,俘虜抓了五六千,死亡三千多。

於是乎他們這些部落首領一合計,結伴前往長安城,向李世民祈求原諒。

……

長安城,李世民再三拿著捷報,反覆閱讀,沒錯,確實是二百六十三騎,陣斬兩千九百四十七人,俘虜六千三百五十二人,繳獲牛、羊、馬數以十萬計。

如果不是看著後面的署名,李世民肯定會把前來送捷報的人砍了,可是署名是張士貴啊,這可是李世民最信任的人之一。

在《舊唐書太宗本紀》明確記載:“九年,皇太子建成、齊王元吉謀害太宗。六月四日,太宗率長孫無忌……張士貴等於玄武門誅之。”

就像後世的四大鐵,就連玄武門之變這樣的大事,李世民都帶著張士貴,可見他的地位是多高,而且在玄武門之變後,他取代常何,成為玄武門屯將,元隨禁軍驃騎將軍,馬軍總管。

對於張士貴這樣的心腹,李世民是毫無保留的信任的,只是這個戰報太過駭人。

原本,一直沒有進入李世民視野的楊天保,在這一刻真正走進了李世民的視野之中。

大唐雖然良臣如雲,猛將如雨,人才濟濟,然而自從杜如晦杜克明死後,李世民卻想得更多。

張士貴已經四十六歲了,房玄齡已經五十二歲了,秦瓊雖然四十三歲,但是身體已經毀了。程咬金年輕一些,但是也三十八歲了,放眼滿朝君臣,老的老,毀的毀,廢的廢,出現了青黃不接的斷層。

自己還年輕,李世民現在更年輕,他剛剛三十四歲,自己的身體沒有問題,將來還可以活二三十年沒有問題,但是那個時候,李承乾用誰?

楊天保卻是大唐一個新生代,他出生於大業六年,現在剛剛二十一歲,二十一歲頗有霍去病的風範。

當然,因為李武韋楊四氏聯姻的關係,李唐朝廷與弘農楊氏也是一個利益集團,在這樣的情況下,楊天保已經被內定了李世民的妹妹,九江公主駙馬,以後也算是李世民的自己人。

李世民在考慮,自己該如何使用楊天保呢?是繼續把他放在邊關,充當一個良將,還是放在身邊,繼續考察?

這一夜,李世民失眠了。

看著李世民輾轉反側難以入眠,長孫無垢推了推李世民道:“二哥,怎麼了?”

李世民嘆了口氣道:“愁啊……”

接著李世民就把心中的擔憂告訴了長孫無垢。

雖然楊天保內定為九江公主的駙馬,但是九江不僅僅是庶出,而且在皇宮裡地位也不高,向來與他這個二哥不親近。

九江親近的是他大哥李建成。

人情世故是一門大學問,深得此道的長孫無垢笑了笑道:“這又有何難,九江公主封地在九江,那是一片蠻荒之地(注,唐時九江並沒有大開發!)不如陛下,改封九江為關中!”

公主都有自己的食邑,所在地就是自己的封地,成親之後,歸駙馬所有。

九江公主的封地就是江州九江縣,九江縣是從潯陽縣分離出來的,只有三千多人,按照每個人頭二十五文錢的賦稅,九江一年的俸祿,大約相當於七十五貫,約合人民幣三十萬出頭。

作為一個平民百姓,能有七十五貫的收入,算得上富裕了,可是作為一個公主,這點俸祿,根本就沒有辦法養活大量的隨從和扈從,九江只有主僕兩人,在皇宮裡算是非常寒酸。

李世民想了想道:“那朕就下旨,冊封九江為華陽公主!”

《尚書·禹貢》裡記載,華陽黑水為梁州,陝南、隴南、四川、雲南、貴州,皆為梁州之域。當然,李世民自然不可能把這麼大的地方都作為九江公主的封地。

這個華陽縣,單指成都的附郭縣,原來的蜀縣。華陽有八鄉,既百戶為裡,五里為鄉,八鄉也就是四十裡,既四千戶,約一萬六千餘人。

這樣以來,每年的收入就多達四百貫,這樣以來,幾乎與一品官員的俸祿持平。

冊封公主雖然比冊封太子簡單,卻也不是皇帝一句話就可以決定的,在三省六部建立以後,皇權就受到了極大的制約。

李世民先把中旨放,就是用四字駢文,非常正式的那種,門下:肇有皇女,李氏婉寧,溫正恭良,珩璜有則,禮教夙嫻,慈心向善,謙虛恭順,深得朕心,冊封為華陽公主、食邑華陽八鄉。

這個聖旨能不能具有法律效力,還需要中書省來稽核,先是中書令在聖旨上寫下自己的意見,接著就是中書侍中、中書侍郎、中書舍人等人聯名,制書,就是寫成正式詔書,格式如何寫,如何冊封等等。

可以說,在唐朝的時候,皇帝是皇帝,大臣是大臣,魏徵可以對李世民對噴,因為他是秘書監,這個職能部門雖然像國家圖書檔案館,但是聖旨是文件,他有職責提出反對意見,只要理由充分,他可以拒絕存檔。

沒有在秘書監存檔的聖旨,就在法理上站不住腳。

然而,這道聖旨,從中書令溫彥博,再到侍中王珪、包括尚書左僕射房玄齡,都沒有提出反面的意見,幾乎以最快的方式送到了九江公主李婉寧的手中。

手捧著這個聖旨的時候,李婉寧都是懵的,好半天她沒有反應過來。從九江公主,變成現在的華陽公主,這變的可不是一點半點。

原來的九江公主,享受的只有六品官員的俸祿,就連隨便一個內侍省郎官都敢給她臉色看,關鍵是這個公主窮,窮得連一件像樣的頭飾都沒有,更別說什麼車駕,儀仗、還有別院、產業了。

李婉寧仔細看了看聖旨,聖旨上該有的簽押,一個不少,該有的印鑑,一個不少,這完完全全是一道正式的聖旨。

隨著這道聖旨的下發,內侍省幾個原本沒給李婉寧好臉色的宦官,急忙送來了重禮,什麼走盤珠、胭脂水粉、綾羅綢緞、各式各樣的珠寶、堆滿了李婉寧的小院。

望著堆積如山的禮物,六斤也恍若做夢。

主僕二個就像窮人乍富,一時間變得手足無措了起來。

李婉寧喃喃自語道:“這是怎麼回事?”

六斤茫然的搖搖頭道:“奴婢不知道!”

就在這時,小院門口出現一名面容姣好的宮娥,她腦袋上梳著流雲鬢,顯得有些高冷,她的聲音有些冰冷的道:“咱們女人一輩子,只有兩種情況可以改變命令!”

李婉寧恍然大悟道:“女憑子貴,女憑夫貴?”

PS:有點卡文了,寫得非常慢!等下儘量寫!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