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二章皇帝不是這麼當的

李世民亡東突厥汗國國祚,得意洋洋,五月,任命突利為順州都督,以阿史那蘇尼失為懷德郡王,北寧州都督,北郎將史善應為北撫州都督。阿史那思摩為懷化郡王,任命右武衛大將軍史大奈為豐州都督,右驍衛將軍康蘇密為北安州都督。

投奔唐朝的其他各族酋長,均拜為將軍中郎將,躋身朝官行列,他們當中五品以上一百多人,大抵與原唐朝官員參半,因此遷居長安人口近一萬戶。

而這些進入長安城的突厥人,統一安排在昇平坊,最大的好處莫過於楊天保的軒天下,生意火爆,日進斗金。

御史大夫蕭瑀彈劾李靖大破頡利可汗牙帳,治軍沒有法度,突厥珍奇寶物,搶掠一空,請交付有司推勘審理。

李世民予以特赦,不加彈劾。

等到李靖進見,李世民則大加責備,李靖磕頭謝罪。過了很久,李世民才道:“隋朝史萬歲打敗達頭可汗,有功勞不加賞賜,因罪遭致殺戮。朕則不這樣處理,記錄下你的功勞,赦免你的過錯。”

加封李靖為左光祿大夫,賜給絹一千匹,所封食邑連同以前的共五百戶。不久,李世民對李靖道:“以前有人說你的壞話,現今朕已醒悟,你不必掛在心上。”

又賜給絹二千匹。

這件事,看似李世民大度無私,不忌憚李靖,事實上他卻加彈劾李靖的蕭瑀為太子少師,前太子少保李綱晉太子少師,共同輔佐太子李承乾。

李綱腿腳不好,太宗賜予步輦,讓他乘步輦去東宮,又數次召入皇宮內,向他詢問政事。每次到東宮,太子都要行拜見禮。太子每次上朝聽政事,太宗都令李綱與房玄齡坐在太子身旁備顧問。

東宮正殿中,李承乾一臉愁容的望著大唐輿圖,他拿著一支沾硃砂的毛筆,在輿圖上勾勾畫畫,一臉感嘆道:“三輔之地,已過百日滴雨未下,今歲秋收必受影響。”

李綱苦笑道:“相對而言,河東的旱更重。”

李承乾默然點點頭道:“朝廷連年征戰,耗用金錢,民窮財盡,國庫枯竭,但征戰不止,興建不停,祀神依舊,錢從哪裡來?”

李綱憂心忡忡的道:“寅吃卯糧,只會先缺後空。”

李承乾嘆了口氣:“寅吃卯糧,也就盤剝百姓,盤剝百姓的結果,必然是寇盜並起,民怨沸騰,局面一觸及發。”

李綱道:“社稷最大的災難,在於土崩,不在於瓦解。”

李承乾坤問道:“何為瓦解?諸侯造反就是瓦解。”

“何為土崩?”

“暴民造反,即為土崩也。”

就在這時,東宮賓客褚遂良上前道:“太子殿下,出事了!”

“何事?”

李承乾接過褚遂良的邸抄,望著上面楊天保的上表:“平舒男、輕車都尉、雲州兵馬總管楊思慎上表:貞觀四年七月,臣不備,為敵所趁,雲州八里堡被克,所轄戶十六,口五十餘眾,盡數為賊奴屠戮,臣懇追繳,斬其首,撫慰黎庶”

李承乾匆匆掃了一眼,憤憤的道:“這是多少起了?”

“四十又七!”褚遂良想了想道:“被屠戮民超過兩千人!”

“砰!”

李承乾憤憤的將手中的邸抄扔在地上:“我去找父皇!”

李承乾抵達太極宮偏殿的時候,李世民與長孫無垢正坐在配殿用餐,李天保上表的奏疏,就放在一邊,李世民彷彿沒有放在心上,對案几上的菜餚,展開猛烈的進攻!

“阿爹”

李世民指著對面下首道:“來得正好,沒吃吧,一起用膳!”

長孫無垢也是一臉關切的問道:“大郎,你看你,都瘦了”

李承乾原本一腔熱血,可是看到長孫無垢,他心中發虛。李世民讓他坐,說是坐,其實屁股只沾了一點邊。

李世民悠悠長嘆,眉眼中流露著不快:“還真是龍生九子,各有不同,青雀李泰在朕面前,從未有過拘束,別說坐,他敢跟朕搶飯吃,你敢嗎?”

李泰才十歲,十歲的孩子在父母面前撒嬌屬於正常,當然,這可能是因為李承乾是大唐的太子,他必須要有一國儲君的樣子。

李承乾也頭疼,做得好了,那是他應該的,可是一旦出了差錯,整個李唐皇室將為之蒙羞。

李承乾搖搖頭道:“孩兒皇家自然要有皇家的威儀!”

“屁的威儀!”李世民拿著手絹擦著嘴道:“到了這裡,咱們只有父子,沒有君臣!”

李承乾彷彿鼓起勇氣,指著案几上的奏疏道:“阿爹,突厥各部都有反叛,屠戮我大唐子民”

李世民板著臉道:“突厥立國百年,有幾個忠臣不應該嗎?現在他們國祚已滅,宗廟已毀,有些怨氣是應該的!”

李承乾憤憤的道:“可是,他們”

李世民指著奏疏道:“這件事,交給他們去做就行了!”

看著李承乾不解,長孫無垢解釋道:“你以後要學會如何看奏疏!”

長孫無垢在李世民默許之下,長孫無垢展開楊天保的這份奏疏,指著最後一句話道:“過境打擊!這才是重點!”

李承乾的天賦非常高,瞬間恍然大悟,他記得褚遂良給他四十七份奏疏,其中超過四十份奏疏都是稟告追剿戰果,而楊天保這份也是過境打擊,說明戰火波及面非常小,駐軍有能力平定叛亂,只要不是請援奏疏,戰事都會在可控制的範圍內。

雖然說奏疏不像古代的官面文章,通篇大而空的屁話,真正的核心觀點和用意,夾在中間不顯眼的地方,就算大臣向皇帝稟告要事,也是正事加雜著閒話裡說。

就像程咬金上表的奏疏,一番吹牛打混,告訴李世民他想吃牛肉,耕牛肉太硬,犛牛肉好吃。於是,李世民就清楚程咬金那裡吐蕃人鬧得過份了,他需要反擊,弄點犛牛肉吃。

這樣的臣子非常聰明,他知道自己要做什麼事,有了戰果,皇帝英明指揮若定,有了黑鍋,自己揹著。

不像楊天保寫得那麼直白,什麼過境打擊,這是屁話,大唐什麼時候要靠請示打仗了?大唐打仗都是該怎麼打,就怎麼打,打贏了有賞,打輸挨罰。

李世民似乎吃飽了,他望著李承乾道:“今天就咱們父子二人,朕問你,隋文帝作為一代君主怎麼樣?”

李承乾感覺有些莫名奇妙,於是照本宣科的回答道:“文帝勤於治理朝政,每次監朝聽政,有時要到日落西山時,五品以上官員,圍坐論事,衛士不能下崗,傳遞而食。雖然品性算不上仁厚,亦可稱為勵精圖治的君主。”

李世民道:“你只知其一,未知其二。”

李承乾不解的望著李世民。

李世民道:“文帝不賢明而喜歡苛察,不賢明則察事不能都通達,苛察則對事物多有疑心,萬事皆自行決定,不信任群臣。天下如此之大,日理萬機,雖傷身勞神,難道能每一事均切中要領!群臣既已知主上的意見,便只有無條件接受,即使主上出現過失,也沒人敢爭辯諫議,所以到了第二代隋朝就滅亡了。”

李承乾似乎有些明白了,然而更多的則是糊塗了。

“朕則不是這樣。選拔天下賢能之士,分別充任文武百官,讓他們考慮天下大事,彙總到宰相處,深思熟慮,然後上奏到朕這裡。有功則行賞,有罪即處罰,誰還敢不盡心竭力而各司職守,何愁天下治理不好呢!”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李世民望著李承乾道:“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你不能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完,邊境出現這等事情,朝廷沒有辦法管,大軍一出,所費糧秣數以十萬計,可眼下朝廷沒錢,打不起了!”

李承乾恍然大悟:”皇帝不是這麼當的“

一陣強勁的風從草原深處吹來,已經發黃了的牧草一層層的伏倒,平地彷彿掀起了一層層草浪,一圈圈的擴散,一直漾到天邊。湛藍的天空中,鴻雁成隊飛過,清亮的嘯聲響徹雲霄,這些美麗的精靈在草原上度過了整個夏天,現在已經到了要離開的時候了。

它們將飛越草原,飛越雁門關,一路南下,到南方去尋找一個溫暖的地方過冬,直到明年春天冰雪消融了才回來。估計現在生活在雁門關的人會看到成群鴻雁從遠處飛來,從那一線天一般的關口中飛過,消失在群山之中吧?

雁門關流傳著一首民謠:“八月十五雁門開,孤雁頭上帶霜來”,描寫的就是這一幕。

楊天保沒有心情欣賞這裡的美景,讓他非常鬱悶的是,離開雲州長城已經半個月了,他命令所部攜帶一個月的乾糧也所剩無幾,但是這個北嘖部落連影子都沒有看到。

此時,跟著楊天保身邊的部曲大都疲憊不堪。

薛仁貴歸心似箭,他妹妹快要生了,這個時代不像後世,女人生孩子那就是鬼門關,別說普通百姓之家,就像皇室擁有超一流的醫療條件,一樣出現大量嬰兒夭折。

看著楊天保鬱悶,原本從來正形的凌敬道:“你有點耐心,那幫突厥人打仗的本事不怎麼樣,躲貓貓的本領卻厲害得很,想找到他們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楊天保鬱悶的道:“真讓要看不起他們,想打的話就點齊人馬過來跟我們狠狠的打一仗,不想打的話趁早滾蛋,這樣躲著既不打又不撤的有什麼意思?無聊!”

楊天保嘴裡抱怨著,手腳可不慢,大軍快速前進,以拉網的方式前進。他麾下七百餘騎,每五十人為一隊,在向導師的帶領下,間隔十數裡,逞扇形搜尋著。

就在這時,右前方出現一股濃煙的狼煙,楊天保大喜道:“好小子,原來躲在這裡,衝過去!”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