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三章血的教訓

遊牧民族,其實也是流浪民族。

他們並沒有真正的領土意識,長期無固定住所,過著逐水草而居的生活,生產裝置相當簡陋,經營非常粗放,基本處於靠天養草和靠天養畜的落後狀態。

他們並沒有自己的傳統習慣,這一點很多人會反駁,事實上他們沒有真正的習慣。比如,蒙古人不食蝦蟹,滿人不吃狗肉,蒙古人和滿人統治的時候,所有人都要遵從他們的意識。

三百年奴化教育,只培養了一群愛狗人士,狗是他們親爹,可是相對百分之九十九的人來說,狗就是動物,不能凌駕人類之上。愛狗可以,有限度。

他們也沒有自己的文化,當戎狄強大的時候,所有的都是戎狄人,匈奴人強大以後,所有部落都依附匈奴,成為匈奴人。

當匈奴被漢朝擊敗,鮮卑人趁勢崛起,於是東起鮮卑山,西至蔥嶺,北至瀚海(貝爾加湖),南至陰山,都又變成了鮮卑人。現在突厥人強大,所有人都成了突厥人。

楊天保雖然不懂真正意義上的兵法,作為一個曾經的商人,他懂人性,非常清楚這些所謂的遊牧民族,都有一個天生的劣根,他們雖然號稱悍勇,彪悍,不過,卻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彪悍,而是假的彪悍,就像刺蝟的刺,看起來嚇人,在絕對的力量下,他們就會迅速崩潰。

遊牧民族沒有嚴明的紀律和習慣約束,他們非常散漫,就像後世的古惑仔、小混混欺負普通老百姓,打便宜架的時候,他們一湧而上,心狠手辣,屠村滅戶,殺人如麻,毀屍滅跡,肆無忌憚。

可是一旦遇到狠角色,他們就像被扯掉偽裝,變成任人宰割的綿羊。面對楊天保所部的箭陣,這些突厥人完全沒有意識到,結果一頭撞上來,在他們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足足一千兩百餘支箭,在不足十息的時間內射出去,如同狂風暴雨的箭矢,讓他們瞬間失去思考能力。

趁他病,要他命。

楊天保自然不會放過這個趁著敵人失去首領,沒有指揮的混亂局面,迅速擴大戰果。要知道此時對方雖然損失二百餘人,不過相對而言,他們仍有一千餘人,十倍的優勢,依舊可以輕易碾壓他們。

哪怕擁有充足的箭矢,楊天保的部曲們已經沒有辦法再快速射出八輪箭了,只有趁著這個機會,一次性將敵人打疼,打怕,直接把他們偽裝的皮給撕下來。

楊天保跨上駿馬,朝著門外衝去。

單道真原本想防守著這個村落就可以了,沒有想到楊天保居然率先衝出去,他只要硬著頭皮率領眾部曲跟著楊天保衝鋒。

馬蹄聲陣陣,原本被這群箭陣射得六神無主的突厥人,已經準備逃跑了,可是看到楊天保率領眾部曲策馬衝來,他們終於找回了一些自信。

“嗚嗚……”

隨著悲涼的牛角戰號聲響起,原來有些混亂的突厥騎兵們開始集結起來。

遊牧民族與華夏民族比鄰而居,雙方打了兩千多年,無論犬戎、北狄再或者匈奴、鮮卑,他們用自己的鮮血與累累屍體,總結出了一條帶血的經驗。

結陣不攻!

當年,漢軍李陵率領五千漢軍出關,李陵所部在浚稽山遭遇到單于主力,被匈奴三萬多騎兵包圍。李陵軍駐紮在兩山之間,以大車作為營壘,李陵領兵衝出營壘擺開隊伍,前排持戟和盾,後排用弓和弩,下令:“聽到擊鼓就進攻,聽到鳴金就收兵。”

匈奴見漢軍人少,徑直撲向漢軍營壘。李陵揮師搏擊,千弩齊發,匈奴兵應弦而倒。匈奴軍敗退上山,漢軍追擊,殺匈奴兵數千。單于大驚,召集左賢王、右賢王部八萬多騎兵一起圍攻李陵。李陵向南且戰且走,最終因彈盡糧絕,被叛徒出賣,力竭被俘。

雖然李陵最終投降了匈奴,可是他以五千漢軍橫掃匈奴,讓匈奴付出了慘重的代價。這給後世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

華夏精巧絕倫的弓弩威力巨大,不像突厥人的騎弓,往往被騎弓射中,混身上下中了五六箭,只要不射中要害,照樣活蹦亂跳,可是要中了三稜箭試試,如果醫治不及時,流血就會流死。

拼陣戰突厥人不是唐人的對手,就像當初頡利可汗率領二十萬大軍兵臨渭水河畔,他為什麼願意與李世民結盟,劫掠錢糧退走?因為頡利可汗其實心中沒有底,他們不見得能攻下長安堅城,所以見好就收。

當然,哪怕沒有堅城,只要將士敢戰,箭矢充足,像李陵五千漢軍,備箭五十萬支照樣可以殺得敵人血流成河。

雖然楊天保此時氣勢洶洶,但是在突厥看來,跟突厥人比騎射,唐人還差得遠些。

他們開始整隊,準備教教楊天保什麼是騎射。

論騎射功夫,楊天保所部確實是不如突厥人,可是架不住楊天保所部的裝備好啊,全軍將近二百人,全部著甲,而且還是鐵甲,這樣的著甲率,放眼整個大唐,恐怕只有左右衛和左右武衛、左右驍衛這六個衛可以相比。

其他部隊的輜重兵可是沒有甲冑的。

突厥人快速整理出足足四五百騎,他們每百騎為一列散兵騎陣,一手挽弓,一手搭箭,僅憑雙腿控制戰馬,顯得輕鬆之極。

反觀楊天保這邊,除了周普、吳善思他們這些走馬幫的人,習慣了騎馬,騎術相對不錯以外,其他幾十騎幾乎是摟著馬脖子,雙腿緊緊夾緊馬腹。

可是,駿馬就這樣,越是夾緊馬腹,它就會以為你讓它加速,就像開車越是緊張越踩油門一樣,越是夾緊馬腹,它只是越跑越快。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雙方對沖,距離越來越近。

只是這個時候,突厥騎兵們有些意外,怎麼這些唐軍將士,既不放箭,也不亮刀?難道只會抱著馬脖子向前衝?

這幫傢伙吃錯藥了?

甭管唐軍有沒有吃錯藥,如果他們再繼續發愣,肯定只有被唐軍騎兵踩進地裡肥地的份了。即使不用刀,也不用搶,光依靠戰馬的馬蹄,也是一種可怕的武器。只要跌落戰馬,連生還的機會都沒有。

突厥騎兵也不廢話,策馬迎上,挽開騎兵角弓就是一輪疾射。

這種騎兵角弓屬於軟弓,射速極快,在這些訓練有素的突厥騎兵手中是一件可怕的武器,弓弦震顫間,數支箭連成一線飛了出去,楊天保所部的頭頂上空頓時下起了箭雨。

不過這種弓也只能欺負一下披甲率慘不忍睹的其他遊牧民族軍隊,碰上唐軍就不行了,當然楊天保所部甲之精,放眼整個大唐,也得數得著。

即便是突厥的破甲箭,超過五十米也很難射穿他們的胸甲,突厥騎兵的角弓射出的輕箭,他們根本就不放在眼裡,任憑箭雨衝涮著自己的盔甲,一個個眼都不眨一下。

就在雙方距離接近三十步的時候,楊天保突然動了,他們拿著早已上弦的弩機,擎起臂張弩齊齊扣動機括。

楊天保雖然不懂軍事,卻也知道在火槍時代,英國龍蝦兵(因為當時英軍軍服一身火紅色,戴上長長的帽子,就像龍蝦一樣,號稱龍蝦兵。

那個時代,英軍依靠火槍排隊槍斃的戰術,線型突擊,一舉從一個小小的島國,打敗了海上馬伕的荷蘭軍隊,擊敗了葡萄牙無敵艦隊,從歐洲到美洲,再到亞洲,打遍世界無敵手,創造了日不落帝國的神話。

楊天保沒有時間發明火槍,事實上突火槍的威力並不比弩機大,只是響聲大,可以驚嚇駿馬。

所以當楊天保所部一百餘名騎兵舉起弩機開始射擊時,雙方幾乎面碰面,臉碰臉,二三十步的距離,就算閉著眼睛也可以射中對方。

這些部曲非常清楚,他們的機會只有一次,他們瞄準的不是敵人的眼睛,就是咽喉,加上弩機初速太快,比弓箭快三倍不止,這一百多支弩箭射出去。

突厥騎兵登時像被風吹過的麥田一樣東倒西歪,一個照面就被射倒了一百多。

射完一箭,楊天保等人馬上掛好弩機,端起騎槍,拿著橫刀,開始朝著突厥騎兵衝去。

突厥騎兵駭然發現,他們那綿密的箭雨並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落在唐軍身上四下彈開,唐軍渾若無事,只有少數唐軍騎兵因為戰馬中箭而摔倒,這種情況還從來沒有發生過!

現在雙方的距離已經很近了,他們已經可以看到橫刀刀刃發出的幽冷寒光,一個個都為之膽寒,不約而同的後退!

可是,現在才後退,是不是晚了一點?

沒等突厥騎兵撥轉馬頭,楊天保所部等人的橫刀已經連人帶馬撞到了他們面前,橫刀不需要劈砍,完全依靠駿馬奔跑裡的慣性,直接輕輕鬆鬆的劈開他們的身體,將他們劈下馬來。

一百多柄橫刀在空氣中構出一幢幢黯啞的刀幕,宣告著一條條生命的終結。

();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