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出征,最久的堅守!

抗疫名將,中央指導組專家組成員、國家衛健委專家組專家、著名重症醫學專家、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邱海波教授,歷經139天的鏖戰,由蘇入鄂,再戰黑吉。6月5日下午,終於回家了!

抗疫名將邱海波教授,回家了!當被問到回南京後,最想幹什麼時,邱海波教授笑著回答:“其實該上班了,因為在外面的時間有點長。”網友紛紛致敬,“辛苦了,好好休息休息。”“向您表示衷心感謝。”還有網友以此賦詩一首,致敬英雄。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幾天,從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檯等中央媒體,到省市各媒體全網報道,邱海波教授勝利凱旋,歡迎英雄回家。《人民日報》官微、新華社、《央視新聞》客戶端、央廣國際線上、新華網、《中國青年報》、中國新聞社、中國新聞網、《中華醫學資訊導報》、鳳凰網、江蘇廣電融媒體中心、江蘇衛視、江蘇城市頻道、荔枝新聞、我蘇網、江蘇健康廣播、中江網、新華報業集團、《現代快報》、《南京日報》、南京廣電、梨影片、龍虎網、這只是部分媒體報道的呈現。全媒體傳播、全網聯動,還有更多……

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您辛苦啦,好好休息。

……

在6月14日晚播出的央視《面對面》節目中,主持人董倩連線了國家衛健委專家組成員、著名重症醫學專家、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邱海波教授教授。節目中,邱海波教授教授講述了他“逆行139天”的抗疫故事……

從武漢到黑龍江,又轉戰吉林,跨越三省,走時是隆冬,歸來已是盛夏。

經歷了由冬到夏劇烈的變化,邱海波教授坦言。“這也許是這一生中最難忘的一段經歷!\\\\amp;quot;

作為我國第一個重症醫學博士和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重症醫學學科帶頭人,邱海波教授帶領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重症醫學成為華東地區規模最大的綜合性ICU,江蘇省乃至全國的重症患者救治中心。而透過這次近半年的抗疫,邱海波教授對重症醫學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139天,這是邱海波教授在國內最長時間的一次出差,但邱海波教授說,“其實沒有太多出差的感覺,只是換了一個地方看病而已!”其實,邱海波在湖北的抗疫接近尾聲時,本以為可以回家的他,又接到了新任務——轉戰黑龍江,臨行前他接受了央視的採訪,談及家人邱海波幾度哽咽。4月25日,邱海波揮淚告別了戰疫99天的湖北,奔赴東北。節目中邱海波也感謝那些願意貢獻自己血漿的新冠肺炎康復患者,“他們的胸懷、他們的愛心,是非常讓我們感動!”同時這些血漿能夠在24小時內調到東北,這個過程也非常不容易,但是一關關都克服了才有後來吉林85歲老太太“非常奢侈治療”的故事。

邱海波教授說將近半年的抗疫經歷,也是對新冠肺炎逐步認識的過程,倘若再有區域性或小流行出現,會對診療有更多的信心!

……

戰疫139天,身上衣服反映了怎樣的壓力變化?

如何將湖北的抗疫經驗帶到東北?

透過這次近半年的抗疫,對重症醫學有何進一步的認識?

面對主持人的提問,邱海波教授教授這樣回答。

問:戰疫139天,身上衣服反映了怎樣的壓力變化?

邱教授:1月20日到武漢穿的是冬裝,冬裝穿了很長時間。3月份棉襖實在穿不住了,朋友開始給我們找襯衫找T恤。幸好棉襖沒寄有回去,到哈爾濱時還能用。

到哈爾濱很快進入春天了,吉林更多像春天,因為氣溫比較低,回到南京已經進入了盛夏。穿衣服也反映了我們心情的變化,在武漢穿著大棉襖是最沉重的,到了哈爾濱到了吉林可以穿春裝了,覺得輕鬆了很多。回到南京盛夏了,覺得所有的束縛都沒有了,所以落地以後我的第一句話,又可以回到醫院重新上班了。

……

問:如何把湖北的抗疫經驗帶到了東北?

邱教授:因為我們有了前期在武漢和在黑龍江的經驗,我們最應該去。有了前期的經驗我們在治療上更有把握。在東北地區新冠肺炎的重症救治中,一個明顯有效的治療路徑是使用武漢新冠病人的恢復期血漿。剛到哈爾濱時,邱海波教授他們面對的是幾個重症病人,傳統的抗病毒藥物和早期探索的抗病毒藥物雖然有效,但沒有特效,武漢的治療經驗告訴他們恢復期血漿對病毒轉陰有一定效果。在徵得國家衛健委的同意後,幾萬毫升的血漿在24小時之內,從武漢調往黑龍江,而這些恢復期血漿全部由武漢、湖北新冠肺炎康復者捐獻。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一位從舒蘭轉過來的85歲老人家,這位老人有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房顫、心功能不全等基礎性疾病,新冠肺炎的進展速度又很快,在為其輸入了2600毫升恢復期血漿後,老人的情況開始好轉。這是“非常奢侈的治療”。

節目中邱海波教授也感謝那些願意貢獻自己血漿的新冠肺炎康復患者,“他們的胸懷、他們的愛心,是非常讓我們感動!”同時這些血漿能夠在24小時內調到東北,這個過程也非常不容易,但是一關關都克服了,才有後來吉林85歲老太太,“非常奢侈治療”的故事。邱海波教授說,將近半年的抗疫經歷,也是對新冠肺炎逐步認識的過程,倘若再有區域性或小流行出現,會對診療有更多的信心!

問:經過了這次戰疫,對重症醫學科有何進一步認識?

邱教授:現在全國三級醫院大概ICU床位佔到整個醫院床位的大概不到2%,這個數字已經是多年非常努力的結果了。但這樣的重症床位比例遠遠不能滿足疫情時重型、危重型病人的救治需要。最近國務院包括發改委和國家衛健委要求各地建立重大疫情的救治基地,其中重症醫學的床位要佔到救治基地床位的10%,甚至是15%,這樣一個要求就說明,我們在平戰結合和面對重大疫情的時候,我們應該對未來有所準備。

……

6月19日下午, “2019感動江蘇年度人物暨2020特別致敬”頒獎活動在蘇州舉行。著名重症醫學專家、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邱海波教授被授予“感動中國江蘇推選2020特別致敬”獎。此次活動由江蘇省文明辦指導、現代快報社主辦。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文明辦主任葛萊,江蘇省衛生健康委副主任、省中醫藥管理局局長朱岷以及江蘇鳳凰出版傳媒集團、省公安廳、央視江蘇記者站、國網江蘇省電力公司、現代快報社、全省十三市文明辦、蘇州相城區等相關領導以及獲獎人員代表出席頒獎儀式。在頒發2020特別致敬特別獎前,現場大屏播放了邱海波教授在武漢抗疫的情景以及給予他的頒獎詞,現場人員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頒獎詞:他“一月白頭”,鏖戰139天。他堅守一線,展現醫者仁心,和從醫三十載的“硬核”實力……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