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報血仇壯士反國 悲斷腸痛失股肱

再說夏侯霸與其兄弟夏侯惠、夏侯榮尚在平陽軍營,堅守城池,按兵休戰,只等許都訊息。忽報徐晃從襄桓引兵來戰,夏侯霸道:“不要驚慌!吾等只顧堅守,賊軍自退。”言未及,小校報許都遣使曹預、華康,攜帶物品勞軍。

夏侯霸大喜,急忙同兄弟出迎。見了天使,曹預先宣旨,夏侯霸等諸將接旨行禮,曹預道:“陛下以兩軍對峙幷州,將士艱苦,特遣某來此犒軍,以安士卒之心。”眾人拜謝,華康道:“尚有陛下賞賜將軍兄弟三人禮物,特命小臣從許都帶來,非同尋常。諸位當各自接好,不可隨意處置。”便取出禮物。三個每人一盒,三人拜謝。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華康笑謂夏侯霸兄弟道:“眾將軍聖眷隆重,不日必當高升。屆時還望提拔提拔。”夏侯霸再拜道:“霸一勇之夫,莽撞無知,唯陛下厚恩,永志不望!”三人便開啟禮盒,每盒內皆是蜀錦百花袍一領,宮釀美酒一瓶。

華康便命三人開酒飲之,三人欲把皇封御酒款待曹預、華康,康推遲道:“雖是同僚情義,朝廷禮儀不可唐突。此酒汝兄弟只當自飲。”夏侯惠道:“公等沿途跋涉,甚為艱苦,何不共沐皇恩?”乃強拉二人共飲,二人推遲道:“御賜將軍之酒,將軍不飲,誰敢沾唇。”

夏侯惠頓覺狐疑,夏侯榮大笑道:“這般禮儀,要來作甚?”開啟御酒,仰頭一飲而盡。華康見夏侯榮一人飲了,夏侯霸、夏侯惠二人停杯而視,頓覺事有不妙,便欲藉故溜走。忽地夏侯榮大叫一聲,面色發青,口鼻噴血。

夏侯惠知酒裡有毒,當即大喝一聲,將酒投華康之面,拔劍就刺,康繞案而走;夏侯惠含淚怒喝道:“昏君無道,忠良蒙冤,反了罷!”營外軍士聞帳內有變,一齊叫反。片刻間將曹預、華康亂刀分屍。

夏侯霸大哭道:“父兄必被害也!”正此時,忽賬外來訊,說有一人手持太尉蔣濟信物進獻。二人急出營,見一人自稱太尉府侍從,稟報道:“殿下與夏侯將軍及二位小將軍已被屠殺。太尉命小人星夜來見將軍,讓將軍小心為上,好自為之。恐將軍不信,特有信物在此。”二人急接過,細細一看,大喝一聲,昏倒在地。

眾人急救醒,二人大罵曹睿。忽有軍士大喝道:“朝廷昏聵不明,枉害忠良。夏侯老將軍乃大魏擎天一柱,殺老將軍等於殺吾魏人也,不如反了罷!”眾軍皆振臂高呼。正此時,營外喊殺震天,人報徐晃引軍攻打甚急。

夏侯霸切齒道:“吾父為大魏南征北戰,未曾絲毫相負。不想這魏主鮮廉寡恥,陰險毒辣,吾家為你所害不淺!我夏侯霸堂堂七尺男兒,焉能不報此仇!”夏侯惠亦道:“兄長所言甚是。此乃曹氏負吾夏侯家,非吾家負曹氏也!”於是心意已決,乃引眾軍來降徐晃。

徐晃急接入營內,問道:“汝家世受魏恩,汝父夏侯淵乃宗族重臣,汝兄弟如何肯死心歸降,莫非有詐?”霸拜泣道:“魏主無道,殘害忠良,任用權佞。吾父含冤而死,正欲投奔將軍上安國家黎庶,下報家門之仇耳!將軍何反生疑耶?”晃讚道:“吾相戲耳!將軍真至誠君子也。”急忙扶起,用好言撫慰。

夏侯霸既降,徐晃兵至平陽,並南各地望風而降。徐晃又傳令軍馬渡河攻打河東,河東守將楊寬,聽知夏侯霸反,即率本部兵來征討,與夏侯霸交戰。寬出馬大罵道:“汝既是大魏宗族,天子又不曾虧汝,何故背反?”

夏侯霸亦罵道:“吾父於國家多建勤勞,何罪之有?今曹睿豎子,滅吾父弟四人,又來取我。吾仗義討賊,何反之有?”楊寬大怒,挺刀驟馬,直取夏侯霸。霸揮刀縱馬來迎,二人不過五合,霸一刀斬寬於

馬下。徐晃趁機襲了敵營。再叫夏侯霸詐做敗軍,取了河東重鎮安邑、聞喜等地。河東由是易主。

徐晃取了河東,一面令安仲卿率本部鎮守要隘,一面整備兵馬往攻打滎陽。于禁得知訊息,火速從洛陽出兵馳援。兩軍對峙滎陽城下。夏侯惠進言道:“這滎陽要地,南依鳳雁山,北傍黃河水,甚是險要;今為魏國大將於禁所據,如若不能攻克,便如鯁在喉,不得寸進一步。我今有一計策,可教於禁自亂。”眾將爭問何計?

夏侯惠道:“將軍可白日裡督遣軍馬,繼續攻打滎陽,只是虛張聲勢,肯定會被於禁看破。然後再暗裡別遣一支勁旅,繞過滎陽,如此如此……不由於禁不中計也。”徐晃聽後,大贊道:“夏侯稚權不愧是名將之後也!”於是就按計行事。

再說于禁在滎陽城中,日夜分遣軍馬巡城守衛,絲毫不敢懈怠。次日天早,徐晃遣徐商引徐章、包乾圍城攻打,但多是虛張聲勢,並未出力。於禁久從軍事,雖一眼便看破,但依舊疑惑不已,喃喃道:“河北軍連勝數陣,且兵力又勝於我,卻因何不盡力攻打?”

過了三日,伏路小校忽來報說,有大隊河北軍,往鳳雁山而去。于禁聽後,拍案大叫道:“是了,徐晃想麻痺於我,然後卻繞過鳳雁山,去攻打弘農府。”副將張團道:“弘農府乃昔日魏王都,且不可丟了。”于禁點頭稱是。遂令張團引馬晆去協守弘農。

張團、馬晆二人黃昏時分點兵出城,乘夜往南而去。行約三十餘裡,忽然道旁傳來一聲鼓響,跟著一彪軍馬殺出。當先一將正是夏侯霸,橫刀縱馬,大喝道:“賊子,中計了。還不速速投降,更待何時!”

馬晆指夏侯霸罵道:“叛國狗賊,尚來說口麼?”舞刀便衝。張團不敢戀戰,引軍回馬就走。道旁殺聲又起,夏侯惠引軍殺出,截斷魏軍後隊;夏侯霸迎上馬晆,不過五六合,砍死馬下。就乘勢揮軍掩殺,張團仗著武藝不俗,挺槍殺退夏侯惠,引數百殘兵突圍,直撲滎陽城下。

于禁看見,情知中計,急教開城放入。背後夏侯霸、夏侯惠兄弟一起追到城下,北邊徐商、包乾引軍趕來,西邊徐晃、徐章父子親提大軍逼近,三面合圍,火把如繁星密佈,綿延些裡,聲勢駭人。隨著徐晃一聲令下,河北三軍吶喊如雷,竭力攻打。

于禁暗暗心驚,奔走在城牆上,不斷的激勵軍士防禦。河北軍從初更攻打到三更,就少歇半個時辰,跟著繼續攻城,直至東方發白,方才收兵打火。滎陽闔城疲憊,於禁見河北軍退去,一面令眾軍暫時依牆休息,一面令民夫造飯。忽然縣衙方向火花四起,于禁驚叫一聲:“不好,有細作。”

話音方落,只見北門方向喊聲大起,百十個身穿魏軍衣甲的士卒,猝然發難,砍死守門士卒,開啟城門。河北軍一擁而入。于禁還欲鎮壓,張團攔住道:“敵人已安排周密,將軍速走,遲恐危也!”便拉著於禁往東門而去,於禁道:“徐晃兵圍西、北、南三門,獨留東門為何?定是有埋伏。”

於是引著張團往南門去,一路舞槍當先,或刺或挑,撞開血路,投洛陽去了。原來先時夏侯惠提出的計策,並不完善。徐晃卻將他改成連環計。先故意虛攻滎陽,引於禁援軍救援弘農;然後於路設伏,卻不為殲敵,只為亂他隊伍,乘勢混入百十精兵,好計劃奪城。

滎陽告破,徐晃殲滅各處尚在負隅頑抗的魏軍;然後令徐商率五百軍巡行城中,出榜安民;令包乾率兵撲滅餘火,安頓降卒。一面整軍去取弘農,一面飛報鄴城告捷。

再說魏主曹睿在許昌,忽聞噩耗,說夏侯霸反國,河東、滎陽等地盡皆失了,驚的手足無措,急召群臣商議。王朗奏道:“滎陽一失,往南便是

弘農府,往東直取洛陽。還請陛下速速調大將回奪,方可保社稷無憂。”曹睿從其說,就欲調大司馬曹仁率軍回京。

曹真急諫道:“不可。荊州要地,不容疏忽。若調曹大司馬回京,能否從徐晃手中奪回滎陽,尚在五五之數。但荊州必失,那時該又如何?如今雖然烽煙四起,但中原四州依舊兵甲齊備,糧秣充足。兗州有少府陳泰坐鎮,嚴守黃河岸口,河北軍無能為也。豫州有程仲德把守,更兼汝南等地城郭堅厚,足可抵擋南蜀江東一路。陳休淵正與司馬懿宛城鏖戰,更是屢傳捷報,大有進逼長安之勢。唯徐州重地,位當要衝,乃河北軍重點突破之機,只有李曼成鎮守,恐力有不協。臣請即日率軍往徐州去。但弘農重地,亦不可疏忽,望陛下調兵增援。”

桓階道:“車騎將軍之言甚合道理,請陛下准奏。”曹睿道:“不知派何人增援弘農?”曹真道:“徵南將軍夏侯尚,謀勇有略,足可勝任。”華歆急道:“不可。夏侯尚乃夏侯淵之侄,與反賊夏侯霸乃是堂兄,……”

話未說完,蔣濟出班奏道:“夏侯伯仁忠君愛國,與先帝乃為至交。敢請陛下放心委任,臣敢以性命擔保。”華歆道:“萬一出了任何差池,國家社稷旦夕崩塌。至於太尉身家性命,要來何用?”

董昭道:“鎮東將軍曹純之子曹演,少有俊名,現任禁軍都尉,實是大材小用。請陛下封之,使其鎮守弘農,足保無虞。”蔣幹、桓範、吳質等附議,曹睿從之,遂封曹演為領軍將軍,剋期增援弘農;又令曹真率五子下徐州坐鎮。

商議定畢,桓階奏道:“而今國內人心浮動,陛下何不御駕親往宛、洛等地,巡視調查,以安民心。”曹睿乃從,引百官進發。留蔣濟總覽朝政。一路行宛城、走潁川、過洛陽,處處巡視,親歷農商,撫卹民意。於是人心漸定。

至魏太和二年春四月,魏主曹睿巡查畢,一路抵京許昌,太尉蔣濟率眾官出迎。魏主曹睿見蔣濟面容憔悴,盡顯疲憊,撫慰道:“太尉奉公剋己,為國操勞,甚是辛苦。”

蔣濟拜道:“為臣分內,豈敢言苦?今陛下回都,朝野無事,老臣乞假三日,略歇殘軀。”曹睿道:“太尉為國利民,連日辛勞,自當好生歇息。”便賜蔣濟金銀、美酒。濟拜謝,將朝中事務盡託給司空陳群,太僕桓範。自回宅休養去了。

待到第四日,不見蔣濟上朝。曹睿使人往太尉府去請,門公道:“太尉三日前與公子蔣秀稱外出遊玩,便服出府,不知何處去了,至今未歸。”魏主聞報,甚覺不妙;使人在許都四下尋找,並不見蹤跡。驚惶之下,同眾臣親入府內,細細搜尋。只見太尉、尚書令印綬,與曹睿所賜之物,盡封在書房內。府內丫鬟、僕人盡皆散去。

曹睿呆若木雞,頹然無語。正此時,小校來訊,說在太尉府大堂裡搜出一封書信在此,曹睿急拆開,細細看時,略雲:

“罪臣蔣濟百拜大魏皇帝駕前:臣自隨太祖起兵三十年也,勞心勞力,無怨無悔。而今固辭陛下,別遊林泉,是以留三分舊情,亦除種、信之咎。臨別有微言,聊作芹獻:王朗雖有文若治國之才,卻無文若之德;華歆雖有文和洞察之智,卻無文和之巧。是以二人雖智謀過人,但性狹而喜專權,好以巧計顯己能,常少遠謀定君心。陛下言聽計從,以至迷心顛行,群下離心,此君王之大忌。如若外事不決問曹仁,內事不決問程昱,則可避免諸多殺戮。臨行肺腑之言逆耳,願陛下親賢臣,遠小人,自有主見,事有躬親,則大魏幸甚,天下幸甚。勉之,勉之。罪臣蔣濟再拜!”

曹睿覽畢,目瞪口呆,泣道:“不想荀尚書辭隱,蔣太尉卻也棄朕。這大魏天下,何以保得?”言罷垂淚。未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