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美髯公攻拔河東 碧眼兒坐領夷州

再說曹仁略敗一陣,回到安邑城中,嘆道:“關雲長之威,人所不及也!”張範進言道:“關羽威武,兵勢極大。不如遣人求雍涼都督司馬懿來援,方可保全。”仁道:“公儀之言有理。”遂修書遣人速速送往長安。

司馬懿得書後,令秦朗、戴陵二將引前軍疾進,令長子司馬師引大軍押運糧草輜重為後。秦、戴二人引軍疾行,三日便至。曹仁出城迎接,見雍涼軍馬皆是意氣張揚,頗有鬥志,甚感欣慰。秦朗道:“都督接了大司馬書信,急命吾與戴將軍引軍星夜來援。再命司馬師將軍引大軍押運糧草輜重為後。”

曹仁道:“河北軍確實勢大,吾軍眾寡難敵,不敢強偃其鋒銳。仲達深謀遠慮,真吾大魏之福。”就引二人入城安頓,只待司馬師至。過了五六日,關羽大軍係數沿岸紮下數個大寨,但仍不見司馬師後軍至,仁心甚疑惑,乃問秦、戴二將道:“司馬將軍為何遲遲不來?”

戴陵道:“吾二人起程時,大都督已命司馬將軍收拾兵馬輜重,編整已畢,雖然吾等是輕騎陪道,快過於他,但已過了這些時日,他依理亦應已到。莫非途中出了分岔?”曹仁不悅道:“仲達熟讀兵書,豈不明兵貴神速之理?”

曹休道:“莫非他是懼怕河北軍強大,別有用心。若是果真如此,某便用此殘軍去與關羽精銳悍將拼個死活。”戴陵見他發怒,亦道:“我等一殿為臣,曹將軍何出此言!”

秦朗比較精細,有些分寸,便勸曹仁道:“司馬將軍有糧草輜重,或許遲一二日將到。吾等各盡其職,皆為國也,切勿以此生隙。若其果有私心,吾等日後稟明都督,必會重責。”曹仁道:“他若有二心,莫說重罰,連仲達也難逃干係。”遂與秦朗、戴陵分兵在城外立下三寨,勾成犄角之勢,彼此照應。

關羽見雍涼兵來援,曹仁分兵下寨,乃先令安仲卿去查探敵營。仲卿登高觀望,將魏軍下寨之勢,製成圖本,回營交於雲長。雲長細細看畢,又差人往四方打探魏軍別部人馬動態如何。

不一日,探馬皆來回報,說曹洪前日被箭射傷,回弘農養傷去了。曹休在安邑城中。曹仁分軍創營,別路再無兵馬。”雲長喜道:“此天助我也,今夜必擒曹仁!”乃喚關平、周倉二將道:“敵將戴陵之營守軍不多,汝二人今晚可領本部往劫其營,某自引大軍接濟。”二將領命,各引軍去訖。雲長又喚過徐榮、廖化二人劫曹仁寨,令安仲卿截秦朗之寨。自引軍抄小路設下埋伏,留辛評守大寨。

當夜二更,關平、周倉引軍出動,人銜枚、馬摘鈴,行至戴陵寨外,見並無防備,便一齊吶喊,從四面殺入寨中。戴陵夢中醒來,急忙綽刀上馬,整軍迎敵。營中火光四起,殺聲震天。戴陵一馬剛出中軍,正遇關平,兩個交馬,戰了二十餘合,戴陵拔馬退往一旁。急令快馬往曹仁營中求救。

曹仁聞報,盡起兵馬,往救戴陵。走不數里,聞得身後殺聲大起,急回馬觀之,只見身後營中起火,烈焰騰空,照紅了半邊天。曹仁大驚,引軍又回,卻見一軍擋住去路,為首之將,乃徐榮也。曹仁大怒,催馬來交鋒。徐榮掩槍便敗,撥馬奔走,曹仁揮軍追趕。

廖化引軍亂箭射來,萬弩齊發,魏軍衝突不進,曹仁撥馬回來,方要收兵。忽右翼又一軍到,曹仁便來交戰,黑暗中撞見秦朗,方知是自己人,急令停手時,卻折了不少人馬。原來是秦朗遭安仲卿劫寨,來敗投曹仁,暗中不辨敵我,又在此自相殘殺了一番。方兩軍會合,喘息未定,只見正南火光大起,安仲卿追兵殺到。曹仁與曹泰當先出馬,奮力殺退安仲卿。關平、周倉卻又從左翼殺來,兩下夾攻,曹仁抵敵不住,也不敢叫曹仁開城,只得引軍向西敗去。

時天已大明。敗軍正行間,前方殺聲又起,兩下伏兵盡出,兩軍混戰一番。魏軍人馬睏乏,死傷大半。辛虧戴陵引敗軍奔至,

合兵一處,撞開一條血路,落荒而走。又走了三十餘裡,回看追兵漸遠。曹仁方才勒住人馬,收攏敗兵。將士勞累一夜,飢餓難當,馬匹也甚是睏乏,只得就地休息。曹泰叫士兵四下收集糧米,埋鍋造飯。餘者皆坐於野地上,放馬食草。夏侯存埋怨道:“若司馬師引軍至時,不致有敗。”曹仁聞言溫怒。

正在此時,忽聞眾軍驚喊,四面塵土大起,伏兵盡出。為首一員大將,青盔青甲、紅面長髯,座下追風赤兔馬,龍頸虎腹;掌中青龍偃月刀,碧月映雪。魏軍眾將見了雲長,盡皆膽寒。曹仁勉力上馬綽刀,來戰雲長。曹泰、夏侯存亦縱馬夾攻,雲長在中央獨戰三將,攻多守少,大刀使的淋漓自如,少時三將汗流浹背,氣喘吁吁,一起退出戰陣。

雲長大刀一揮,眾軍一起咆哮殺來。魏軍四潰,投降者眾多。曹仁等不敢戀戰,撥馬便走,雲長從後趕來,又招降不少兵卒,方才收兵。曹仁等幸而得脫,回望身後所餘之兵,不滿千數。曹仁嘆道:“不料關某用兵如此強勁,某失計較了。”秦朗道:“事已至此,河東已失。宜早回長安,往見司馬都督定奪。”

曹仁道:“河東被破,往南便是滎陽,不可不防。汝二人及早回長安見仲達去吧。”二人打馬告辭。仁引殘兵退往滎陽,半道遇到曹休引敗兵來,休道:“大司馬兵敗之後,安邑城內暴亂,被人暗開了城門,迎接關某軍馬入城。”說完,長嘆不絕,曹仁道:“兩軍交戰,偶有疏忽,敗陣一二,也不必多添煩惱。”休怒道:“話是如此說。某卻要去問問司馬仲達,援兵為何遲遲不到。”遂匹馬追上秦、戴二人,一同徑投長安而來。

不日已至長安,司馬懿見曹休面帶怒色,又見秦朗、戴陵浴血敗回,大為驚詫,便問緣由。曹休怒道:“司馬子元援軍遲遲不到。吾等寡不敵眾,被關某趁夜劫了營寨,連安邑城池也失了。”

司馬懿問秦朗道:“汝二人既與大司馬在一處,司馬師又在哪裡?”秦朗道:“子元將軍引大軍在後押運糧草輜重,我二人輕騎先行援救曹大司馬,只說大軍遲一兩日便至,卻不知為何至今未到。”

司馬懿大怒道:“豎子安敢如此!”正此時,人報司馬師引兵敗回長安來,司馬懿喝令喚入;司馬師浴血入帳,伏拜階下,司馬懿一腳將他踹翻,指罵道:“我命你去救河東,你膽敢違抗軍令,害的曹子孝惜敗河東,壞了國家大事。你尚不知死,敢有臉來見我面否?”叱令推出去斬了。

眾人急忙告求。司馬師哭告道:“父親縱要殺兒臣,兒臣也有話說。”司馬懿喝道:“你尚有何話說?”司馬師道:“兒臣率軍押運糧草行至安定,忽衝出數萬羯胡兵來,他們一擁轟上,搶奪糧食。兒臣被圍數日,方才拼死逃回來見父親。”

司馬懿道:“西涼境內安泰,何來羯胡兵?分明是你信口捏造。”叱令推出砍了。司馬昭告道:“前時靠山王與烏丸廝殺,卻有羯胡兵西下入境。還請父親……”話未說話,司馬懿喝道:“汝一黃口孺子,敢來諫我!”先叱左右將司馬昭亂棒打出。

王基、郭淮皆跪勸道:“若非有羯胡兵犯境,子元安能如此狼狽?還請都督明察。”司馬懿怒氣未消,指司馬師道:“縱是如此,也需治你兵敗之罪。”命左右衛士:“剝了衣甲,打一百鞭,以正其罪!”眾人又來告免。

司馬懿推翻案桌,叱退眾人,喝教行刑。衛士將司馬師剝了衣甲,羈在長板上,打到五十鞭時,已經皮開肉綻,鮮血迸流。觀者無不側目。曹休勸道:“非怪子元,仲達不可責之太過。”眾人又復苦苦求免。司馬懿方才息怒,指司馬師道:“若非看在眾將面上,今日饒你不得。剩餘五十鞭,權且寄下!”司馬昭急扶兄長回府,令醫者敷藥止血。曹休見司馬師慘狀,心中頗是鬱郁。就在長安歇了一日,也自往滎陽去了。

雲長既取河東,分派各將駐守,飛書往鄴城劉雄處報捷。時至本年六月,青州陸遜上書,說已備好巨

艦五十餘艏,可以揚帆出海。雄乃引眾將,親往青州膠東海灣祥商。乃令孫權率大船四十艏,樓船兩百餘,領孫匡、孫瑜、黃柄、祖勳四將,封吳騫、董襲為將軍,用為嚮導,出海往夷州,先圖經略之計,待供給自足,再圖沿海列島。商議已定,各部整備出海事宜。

過半月,孫權率大船隊出,按吳騫所繪水路行駛,約有兩月,船隊抵達夷州島,軍士盡皆登陸。孫權令黃柄、祖勳二將引兵駐紮海岸,令孫匡、孫瑜二將在島上山沿內紮營。自引董襲、吳騫二人並數十親衛軍親往內陸偵探。

走出數十餘里,正植炎夏,眼見得山丘野花正豔,林中狐兔亂奔。忽一聲哨響,兩下衝出數百個土著人,盡皆手握竹槍,將孫權等圍在核心。為首一個頭上戴著個石冠,像是部落酋長,口裡啞啞說話,指手畫腳。眾人不明所以,吳騫從懷裡拿出塊金子,扔給那酋長。

那酋長撿起看了,忽然一聲長嘯,高舉手中竹槍,在空中突刺兩下,數百土著兵突然“嗬,嗬,嗬”的齊聲大叫起來。孫權等出其不意,不覺嚇了一跳。只見那些土著兵操起竹槍漸漸逼近。孫權拔劍在手,大喝道:“殺!”眾軍各舞兵器殺上。

董襲提刀在前開路,吳騫護住孫權向原路突圍。親衛軍武器盔甲精良,堪堪能夠斷後。眾人跑了十餘里,那些土著兵慣於翻山越野,不一刻便有數十個追了上來,眼看又要將孫權等圍住;忽然林後轉出一人,手提布囊。吳騫看了,大喜道:“沈兄,你因何在此!”說著話,搶上前去,來人正是沈陵。

陵道:“此處不是說話的地,你護住孫將軍快走。”說完,從囊中拿出十幾個火油彈,個個均如鵝卵一般大小。沈陵點燃一個,使力拋出去,轟的一聲巨響,炸的土石崩裂,驚的林中鳥雀展鳴,山獸狂奔。那些土著嚇的呆在原地,不敢再往前一步。沈陵又燃了兩個扔出去,又是轟、轟兩聲巨響,那些土著發一聲喊,四散逃去。

及至海邊漢軍大營,幾人方在心安。不一刻,沈陵也自趕來,兩下見面。原來當日沈陵離開了尚香,乃是去了趟江東,把舅父的遺腹子接到了青州,安置在叔父家中。然後來尋尚香,二人私定了終生,在青龍寺普淨大師的主持下完婚。這日忽聞說孫權率船出海,沈陵便與尚香計議,一同出海看看化外景象。於是妝扮成青州水軍,乘船隨來。當下就將事說了一遍。又喚尚香前來與孫權相見。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孫權見沈陵容貌俊雅,談吐有禮,也自歡喜,讚道:“非仲宇不得配我小妹也。”吳騫面顯尷態,窘道:“我與仲宇歲在相比,以後卻不能再以兄弟相稱了。”沈陵笑道:“君子之交,勿要在乎世俗禮節。”吳騫道:“雖如此,也不能亂了輩分。否則姑姑面上如何得過?”說完,躬身向二人深輯施禮,二人急忙相扶,各自融洽。

至晚,營寨扎畢,眾人入賬安寢,一夜無事。次早,孫權令孫匡、孫瑜、黃柄、祖勳四將各引五千兵,往島內突進。深入數百裡,發現一座土城,內有守軍三千餘。權督軍四面攻打,半日即下。

孫權入城內坐定,分遣諸軍,四下打探,發現此地雖多是土著,漸漸已通王化。權即令軍馬駐紮,征服各地部落,建設城郭。事畢,權遣董襲、吳騫二人率船隊回中土覆命。臨行之際,吳騫來尋沈陵,還未近門,卻聽屋內沈陵吟道:“遠赴瀟瀟漳浦望,清露苔滋伴己長。水葬孤島如我願,老死荒洲浮玉簫。”吟完,大笑道:“夷州化外桃園,又得佳人相伴,此生何求也!”

又聽尚香款款柔聲道:“葉沾柳下春如夢,一朝比翼伴君郎……”聽到這裡,騫心下道:“神仙眷侶也不過如此,我又何必勸他隨我回中土。”於是返身折回,登船揚帆起航,回稟劉雄。雄即封孫權為夷州牧,又撥能吏數十員,遷流民三萬餘人,載糧食、牲畜、各色貨物,揚帆送至夷州。吳騫與阿若在青州待有半年,甚覺思念故人,遂與阿若登船亦往夷州去了。未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