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周郎一戲夏侯惇 李典妙計阻關兵

卻說閻行與夏侯惇惡戰,兩下舉槍齊起,鬥的難捨難分。你看那鉤鐮槍揚寒光閃閃,點鋼槍化黑氣煞煞;夏侯惇暴喝連連,閻彥明春雷綻綻,兩騎馬徵若塵影耀龍駒,兩杆槍鬥似猛虎踏山林,戰至八十餘合,由自旗鼓相當。

閻行架過來槍,喝道:“將軍馬戰,天下無雙。要見手段,我們還是下了馬,用短兵步戰,方能見出高低。”夏侯惇笑道:“也罷,就與你步戰。”兩人齊跳下馬,都把槍插在地上,各把馬拴在槍桿上,行拔出腰刀,惇手握長劍,就步戰起來。

閻行一頭戰,只管一步一步往左邊退走,夏侯惇只管一步一步逼過去。龐統見了,謂周瑜道:“計已成矣!”瑜令中軍放一聲炮響。忽從地下鑽出一個人,拔起點鋼槍,跳上沙裡飛,就飛奔回陣。夏侯惇見馬被盜去,大怒道:“可笑你這夥賊子,真是下作,盡行狗盜之事。”就往回奔。

閻行跳上馬就追,飛拋撓鉤,正中夏侯惇肩頭,用力一拽,夏侯惇吃力不住,仰翻過來,小軍按住擒了。等樂進反應過來時,已然晚了,急忙揮軍殺上,關上夏侯淵亦引兵殺出。兩下大戰,短兵對敵,殺聲震天,直至後午。周瑜登山崗遙望,見魏軍聲勢浩大,以逸待勞,青州軍堪堪敵住,已有怯兵之相,不免倍添憂惱。

忽見魏軍東南方一人挺槍躍馬殺入陣內,左衝右突,如入無人之境,魏兵忙來追趕,那人回身連搠十數人下馬,賊眾倒退,他趁勢殺到周瑜馬前,下馬棄槍便拜。

周瑜見他白麵紅唇,劍眉朗目,甚是英武,心頭暗贊。問其姓名,對道:“某譙郡南嵩人也,姓文,名欽,字仲若。某遊歷四方,不曾在家。前日聞妻子病死,特從南海回家省親,因老母妻兒重蒙恩公步騭照顧,老母說:‘步騭已投周瑜去矣。吾家屢受步子山深恩,汝自幼習武,當往效之,謀取功名,方不負男兒之志。’某故單馬而來相投。”

周瑜大喜。便喚來步騭來見,原來步騭在淮陰也是大戶人家,文欽全家避難至淮陰。騭知文欽是個英雄,因他遠出,有老母與妻兒住在離城二十裡之外,騭常使人遺以粟帛;母知其恩,特使文欽來追隨。當下二人見面,俱各欣喜。

周瑜見青州軍漸漸不能抵,急令鳴金撤退。及歸帳內,閻行押來夏侯惇。瑜親解其縛,夏侯惇冷哼道:“不想名聞天下的周郎,竟是這般下作。”瑜連連賠禮,道:“實不敢冒犯將軍,只想換回韓、丁二位將軍。”遂令人往關上通報。

當日黃昏,兩軍就在關前交還,李典放丁、韓二將,這邊放夏侯惇過去,彼此守信。當夜就在營內擺酒設宴,周瑜又向眾將引薦文欽,眾人見他威武模樣,也自歡喜。瑜就贈衣甲配劍與他。

文欽拜領:“某願借精兵三千,出營殺賊。”瑜道:“君雖英勇,然賊勢甚盛,不可輕出。”欽道:“某感都督厚德,特來投效;如不能上陣斬敵,枉稱男兒也。願決一死戰!

”瑜道:“非也。所謂力能勝人者,一勇之夫:如楚霸王項羽、九江王英布,皆為萬人難敵;以智

勝人者,萬夫之力:如大夫范增、淮陰侯韓信,皆有迴天之智,後四人皆難逃誅滅,何也?只因為君者,不以仁義愛民為常,機略信任為識,反而持功自傲,狂妄自大;為臣者,只以鋼刀重甲為信,嚴刑酷吏為仰,而浮雲翳日,同惡相濟。此二者為敗國損身之鑑,吾等同殿為臣,無分彼此,只需心誠為堅,同謀同德,它物別有所論。公等需謹記。”欽與眾將拜謝。

再說夏侯惇回關上,兀自憤恨不已,就要率軍與周瑜決一死戰,雪此恥辱。李典道:“元讓二十餘年盛名,又受大王鎮略臨淮關之重託,奈何與此下作之輩計較?縱然得勝,無以為榮,倘有疏虞,徒損威望。”眾將皆來相勸,惇方乃止。

夏侯淵道:“明日某出關再與他周旋一陣,然後尋機破他。”樂進道:“日前關下野戰,青州兵已不能阻擋。明日他定不敢來,妙才可率輕騎去他營前叫戰。某率軍為你壓陣。”於是商議得定。

次日,夏侯淵引前部一萬輕騎兵,直抵瑜前寨搦戰。周瑜出營,左右眾將簇擁而出。瑜見夏侯淵身穿玄葉甲,頭頂赤紅盔,手挽寒芒大刀,佇立陣前;手下萬餘騎兵,各舞刀槍,甚是精銳,不由暗吃一驚,急令各部退回,緊閉寨門,不許出戰。

夏侯淵直到寨門前大罵不休。小軍報於中軍大營,眾將皆怒,進言道:“某等情願出寨決一死戰!”周瑜不許。諸將再三欲戰,瑜止道:“魏軍披堅持銳,狂惡正盛,不可迎也;且宜堅守數日,待其猖獗少懈,吾自有妙計破之。”於是嚴令堅守。

約數日過,周瑜在高塔處探之,窺見魏軍已多懈怠,已無前日之銳,乃聚諸將道:“現下時機已至,爾等敢出戰否?”眾將欣然要出。龐統道:“都督若用此計,須防其火攻。”瑜微微點頭,於是先喚張遼、閻行入帳,向耳畔低言,分付如此如此。二人受了計先去。

再喚徐盛、丁奉入帳,二人受計去了。又喚周泰、蔣欽分付道:“吾今棄寨而走,退至姚城;吾軍一退,汝可埋伏臨陽關,如此如此。”二人受計而去。又喚文欽道:“吾軍退去,仲若可守寨內。切記寨中多設燈火。夏侯淵知之,必來追趕,汝卻斷其後。”文欽受計而退。

再喚祖茂、韓當道:“倘敵用火來燒寨,你二人可直接率本部衝殺進去,我自有兵接應。倘敵不用火攻,你二人可引兵伏在大道上,若遇魏兵援軍,就殺出接應。”其餘眾將與周瑜、龐統一起退去。

卻說夏侯淵見周瑜寨內多設燈火,不敢衝突。乃令死士潛入打探。不一時,死士回報說周瑜營寨,皆無人馬,於內棄下糧草車仗數百餘輛。夏侯淵便來尋樂進商議,進道:“周瑜棄寨而走,莫非有詐否?”

夏侯淵思索多時,道:“吾料周瑜棄輜重而去,必因有緊急之事。故虛張燈火以為疑兵。可速追之,不可錯過。”於是自驅前部,直趕至姚城下,望見城下立寨,寨中旗幟整齊,燦若雲錦;魏兵哨見,皆不敢進。淵道:“此是周瑜懼吾追趕,故就城邊少住,不二日必走矣。”遂將兵馬屯於兩邊。

是夜,星月光輝。周瑜一聲喝令,寨內青州軍大出,奇襲夏侯淵部隊。魏兵

驚恐,自相衝突,夏侯淵大驚,急引軍馬殺開條路,徑奔臨陽關。忽左右兩彪軍從寨後殺出,乃是張遼、閻行。魏軍不敢迎戰,慌忙回奔,望山道處而走。又一彪軍殺出,乃是徐盛、丁奉。二人又劫殺一陣。

夏侯淵只剩得千餘傷敗殘兵,望關內中便逃。見南、北、西三處紅光大起,疑有伏兵,遂往東走。方才轉過道口,周泰、蔣欽引軍殺出,將夏侯淵四面困住。淵衝突不出,正要死戰,忽西南一彪人馬衝來,大喝道:“夏侯惇在此!”引生力兵殺來,周泰、蔣欽抵擋不住,率軍退走。

夏侯惇引著夏侯淵向臨陽走,將近關下,只見前面有數十甲士攔路,為首一人正是周瑜,笑道:“夏侯將軍,吾已等候多時也!”惇大怒,回顧左右道:“此人盜吾寶駒,又戲辱於我;今幸得這裡相遇。汝等奮力前去,連人帶馬砍為齏粉!”部下眾將高聲應諾,猛力向前。待至面前,兩聲棒子響,左右韓當、祖茂率軍殺出。

夏侯惇執槍而上,四下絆馬索齊出,惇罵道:“下作賊子!”舞槍來挑馬索,忽一人大喝道:“顏良在此!”舞刀兜頭就砍,惇避而不及,只能跳下馬先閃一招。再欲上馬來戰時,那沙裡飛卻被馬索絆倒,爬不起來。顏良又舞刀殺來,夏侯淵喝道:“速退!”惇就尋了一馬,與夏侯淵突出重圍,殺奔臨陽關下,得李典接迎關上。

周瑜大勝一陣,就率軍又來叫戰。關上魏兵不出。一連數日皆是如此,守關軍卒不免洩氣。樂進道:“如是這般下去,只怕士氣一日低落一日。”夏侯惇道:“既然如此,某出關與他對陣便是。”李典道:“且慢。我有一調虎離山計可用。”遂將計策說了,眾將稱讚。

這廂周瑜見關上守軍士氣低落,卻待要揮軍強攻,忽看關門開啟,殺出一彪軍馬,旌旗聯結,中軍大纛旗號“漢鎮軍將軍,高安鄉侯夏侯”。周瑜笑道:“夏侯惇終是沉不住氣。”揮軍強攻上來,夏侯惇往西便敗。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周瑜令祖茂揮前軍追趕,祖茂舞雙刀追上便砍,夏侯惇揮槍突刺,祖茂閃身避過,反手一刀將他砍翻馬下,茂驚道:“怎會如此不濟!”忽聽後軍一陣喧譁,臨陽關上鼓號大作,魏軍四散衝來,青州兵節節敗退。祖茂叫道:“遭了,中賊奸計了。”揮舞雙刀衝殺,迎頭正遇夏侯惇,二將戰約十合,祖茂膽怯不已,拍馬就走,早被夏侯惇點鋼槍突刺過去,刺中肋部,挑翻於地。方掙扎起身,一個魏騎兵衝鋒過來,一槍刺穿前胸,撲地死了。

可憐老將祖茂,魂斷沙場。惇見祖茂陣亡,乃令將屍身裹了,送還給周瑜。又率大軍鼓譟突進;周瑜見陣勢被魏軍衝亂,急令長弓手射住陣腳,大軍緩緩後退。夏侯惇乘勢趕殺,無數裡,卻聽關上鳴金,只得收兵退回關上,問道:“何故鳴金?”李典道:“我觀青州軍敗而不亂。恐元讓窮追,反中他埋伏。故而鳴金。”

再說周瑜敗回營內,人報祖茂戰死,夏侯惇命叫屍身送來。眾將哀嘆不已,瑜令送往青州安葬,又上書劉雄處請求追封。雄聞祖茂戰死,泣道:“祖大榮每戰登先,常為三軍表率。今日身隕,孤心何哀!”遂追諡曰勇侯。未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