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在未化的白雪上灑下一片金黃,長州城旌旗招搖。

三匹快馬乘著落日的光芒朝著西城門衝來,風塵僕僕。

城門口,一個青衫年輕人迎著落日,靜靜站著,雙眼微眯,似在迎接。

馬蹄很快邁過不遠的距離,隨著當先一人的動作,馬上三人前後勒馬停住,翻身下馬。

青衫年輕人快步上前,深施一禮。

三人中為首的男子立刻扶住,笑著道:“這如何使得。”

青衫年輕人回以微笑,“幼麟先生不辭辛勞,雲落僅輕施一禮,有何使不得?”

蜀國幼麟,蔣琰。

蔣琰不再計較,只是微微癟嘴,“先不管使不使得了,這個稱呼還是換一個的好。”

說完眾人都哈哈一笑,兩名隨從帶著馬回城中住處安歇,雲落領著蔣琰,朝城中走去。

談正事自然是在晉王宮中。

符臨、烏有道也已經先到地方等候。

等雲落和蔣琰走進,二人起身相迎,而後四人各自落座。

雲落笑著道:“幼麟先生此行成果如何?”

蔣琰卻沒有直接回答雲落而是看向符臨,“雕龍先生,烏先生,雲落也是這般叫你們的?”

看似無禮,實則隨姓。

這是只有彼此熟稔和信任的人才可以逾越的禮節。

符臨攤了攤手,“其實我也一直困擾這個問題。”

烏有道嘿嘿一笑,“聽說儒教那邊,將傳道受業解惑之人稱為先生,我們這兒總共就四個人,哪兒用得著有三個先生啊,哈哈。”

雲落拱手討饒,“好好好,那就我冒昧一下,跟楊叔一樣稱呼諸位長輩。”

“這就對了。”符臨微微後仰,靠在椅背上,“我哪點不如他楊清不成?連個稱呼都撈不到。”

雲落:“.......”

你們這些大人物怎麼回事,在乎這個?

孫大運掉境界,你們掉智力嗎?

晚風吹得門窗輕搖,發出吱呀的響聲,也似在低聲偷笑。

蔣琰心滿意足地重新扯回正題,神情重新嚴肅起來,“先說好的地方,大致走了一圈,整個晉地,情況比我想象地要好一些。這多虧了年前遣歸了許多流民,恢復了一些生產和流通。但想要重新經營起來,代價頗高。”

他看著同樣神情凝重起來的三人,繼續道:“我自然不會以國相經營一二十年的蜀地來對比,只按照普通的大端郡縣來看,也是比較差的。傳聞中,晉王驕奢淫逸,不務正事,在晉地橫徵暴斂以供個人私慾,如今來看,傳言無虛。”

他說得謙虛,但實際上大家都知道,在蔣琰被荀鬱挖掘出來的這十多年中,真正的政務大多是由他出手操辦的,荀鬱只是在大方向上把握一下而已。

“原本若只是這些,其實補救起來倒還比較容易。”蔣琰嘆息著拍了一下膝頭,“主要的難題還是在那些鮮卑鐵騎入侵路線上的城池。城中官員屬吏、青壯大多遭到屠殺,財寶、物資都被劫掠一空,防務破壞甚多,民眾四散逃亡,這馬上都快到驚蟄了,田園依舊荒蕪,今年註定比較難熬。又因為無人管理,政務已經基本癱瘓,流寇馬賊四起,重塑起來也不是件容易之事。”

聽了蔣琰的話,其餘三人盡皆面色凝重。

雲落開口問道:“那如今該如何部署?”

三道目光投向蔣琰,準備聽一聽能夠被國相譽為“幼麟”之人,能有何高見。

“政務,要往細了說幾天幾夜都說不完,隨便拎出一點就是長篇大論。但要說大的,其實並無太多奇異之處,無非就是治安、貨殖、賦稅、農耕等幾個大類,穩定是第一要務,局面穩了,自然老百姓就願意歸附於土地,也就方便管理,賦稅上再減免些,把基礎的框子穩下來,接下來就好辦得多。”蔣琰顯然早有思量,此刻娓娓道來。

“如今的情況,我們沒有辦法也沒必要苛求精細,而是要先穩陣腳。我們可以從楚

國和蜀國徵調部分青年官員,作為各地治理的負責之人;然後從義軍和城中百姓之中,挑選出一批可用之人,作為輔佐。以軍力護持去往各郡縣,再從當地擇一威望較高的可用之人,作為紐帶,以此為基礎,在各地儘快搭建最基本的治理機構。”

“由我們負責向流民免費發放農種,低價售賣或者租用簡易農具,鼓勵蜀國和楚國的商人前來貿易,由軍隊負責治安,緩慢恢復生產和貨物流通,只要局面安穩了,貨物流通環節起來了,人的積極性是很高的,他們會自己去追逐生活。到那時,我們再考慮接下來如何細化。”

三言兩語,蔣琰將目前的局面理了一理,清出了頭緒。

符臨撫掌讚歎,“得君一人,勝過十萬雄兵啊!”

烏有道點頭附和,“我們這些只知行伍之事的莽夫,算是漲了見識了,哈哈。”

蔣琰看著二人,笑著道:“過分了,過分了啊!”

隨即他從懷中掏出一張疊好的紙,遞給雲落,“這是接下來的操作章程,和所需要的兵員。咱們還得好好商議一番,畢竟,如今還有強敵環伺,戰爭才是第一位的。”

雲落雙手接過蔣琰遞過來的紙,四人一起來到一旁的桌前,就著桌上的一幅晉地地圖和蔣琰的信,開始了你一言我一語的討論。

這一說,便直接說到了夜深。

四人顧不得用飯,又接著商量起了另外一件大事。

符臨先向蔣琰介紹了北淵和大端的國書內容,以及雁驚寒親自前來解釋的事情。

雲落接著道:“雁總管已經返回北淵,我和諸位長輩的意思是同意,畢竟在自己的地盤上,至少能多些防備。”

蔣琰眉頭微皺,“既然如此,朝廷這樣做的目的在何處?”

烏先生接過話頭,“對此,我們也經過了數次討論,得出的結論是楊灝和荀憂的重心應該是在後招上,卻沒想到北淵乾脆地答應了下來,而雁總管此行又讓他們挑撥離間之計破滅,偷雞不成蝕把米。”

蔣琰眉頭皺得更深。

“我們也知道這樣的猜想著實有些簡單和想當然了,但是,問題在於,我們實在想不出還有什麼地方楊灝可以做手腳的。”符臨也開口說道。

“我也想不到,但這的確是一種很被動的感覺。”

蔣琰仔細琢磨一番,發現自己也一時想不到大端能夠從什麼地方入手之後,無奈地嘆息道。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初春的夜晚還是有些微涼,唯一沒有境界傍身的烏有道緊了緊蓋在輪椅上的毯子。

雲落倒是平靜,該來的總會來。

目光從三位長輩的臉上掃過,雲落開口,“如果沒有異議,咱們就先如此回覆。接下來如果有情況,咱們再隨時商議。”

其餘三人點頭同意,此事便就此定下。

接下來的時間裡,蔣琰主要負責整個晉地的政務重建和民生恢復,烏先生還是協助符臨一起統領軍隊,佈置對大端的軍事防務。

而五宗大會籌辦的任務,自然而然落在了雲落的頭上,由他聯絡李稚川和苦蓮,一起開始籌備。

漫長的商議即將結束之際,蔣琰忽然開口,“楚國那邊如何了?”

符臨微笑,“我相信我師弟。”

“繡虎先生的確大才。”蔣琰也認可地點頭,“但以一國之地,抗衡整個大端,對面還是韓飛龍,難吶!”

烏有道神色凝重,“如今三國連成一線,割據半壁江山,才有這番氣象,但只要任意喪失一國之地,這局勢便會瞬間糜爛,從戰略上徹底崩潰。”

“我其實一直比較擔心。”蔣琰望著符臨。

在錦城的那段時間,蔣琰和符臨相交甚多,故而有些不合時宜的話,也能夠說得出口。

符臨苦笑道:“我們好像只能乾著急?”

蔣琰嘆了口氣,“是的。”

“還好有個雲夢宗,能夠多點騰挪空間。”符臨的思緒飛到了那片雲夢大澤。

“但願。而

且,很快就沒多少作用了。”蔣琰目光悠遠,望著天邊。

----------------------

長沙城,楚王宮,燈火明亮。

一個美貌女子靜靜坐在寢宮的軟榻上,身邊數位俏麗婢女在一旁安靜站著,等候差遣。

她們溫順乖巧地低著頭,瞄向軟榻的目光中滿是羨慕。

這個忽然成為楚王妃的女子,或許在不久的將來還有可能成為一朝皇后。

陳迎夏默默起身,拖著長長的裙襬,來到宮門口。

“王妃,天涼了,披件外衣吧。”

一個宮女手中拿著一件絲袍,關切地詢問道。

陳迎夏聽著這個稱呼,仍舊覺得有些恍然。

那個豫章郡外不入流的小山門中的女子,曾經費盡心思只為巴結鬱南一個堂弟的那個女子,如今搖身一變,已經成了掌控三國之地的楚王正妃?

而帶來這一切的,是那位驚為天人的墨先生,還是自己那一場遲來的醒悟?

“王妃?”

身旁的宮女稍微提高了一絲嗓門,提醒道。

“哦,好。”

陳迎夏這才聽見,身上多了份溫暖,她望著遠方,心中卻莫名有些不安。

九嶺關外,楚國軍隊正在紮營於此。

明日,就將強攻九嶺關,打下這座據點,就能將戰火對長沙城的威脅解除,同時威逼豫章郡。

戰鬥部署早已完成,此刻的中軍大帳中,卻亮著燈火。

楊洵坐在上方,陰沉著臉,看著手中的信紙。

一陣微風掀起軍帳的簾幕,一個帶著面具的男子悄然走入。

在瞧見此人的一瞬間,楊洵面上的陰沉便慢慢化作了羞愧。

“殿下,朝露門出事了?”

周墨在一旁坐下,淡淡開口。

“墨先生怎知?”楊洵滿臉驚訝,旋即苦笑道:“以墨先生之智慧豈有猜不到之理,楊洵悔不聽墨先生之言啊!”

面具遮蓋了周墨的神情,但語氣卻仍舊淡定,“具體怎麼說的?”

“韓飛龍說,讓我們撤兵,一月之後,將王妃之父送來,如若不然,就將以朝露門上下祭旗。”

楊洵一邊說著,一邊起身將手中的信紙遞給周墨。

早在當初冊封王妃之前,周墨就曾提醒過楊洵,要儘快將身處豫章的朝露門上下接來長沙,千萬不得有失。

楊洵也照辦了,卻沒太過上心。

之前世子驟然身亡,楚王妃傷心病逝,向來不好女色的楚王楊洵瞬間成了孤家寡人。

納陳迎夏為王妃就是為了繫結與周墨以及蜀國、晉國那些龐大勢力之間的關係,同時生個兒子繼承大業,對陳迎夏的父親並無重視,於是便隨便派了個屬官悄悄前去。

誰知此人竟被大端收買,一直磨磨蹭蹭,終於到了這圖窮匕見的一天。

“若不顧此事,大端便會拿此做文章,殿下就會成為薄情寡性之人,影響很不好說。可若是真就撤軍,從戰略上來說,是難以接受的,也會有人覺得殿下優柔寡斷,不能成大事。”周墨看著楊洵,雙目如電,似要探尋楊洵內心最深處的念頭,“那麼殿下自己是個什麼意思?”

楊洵沉吟許久,無奈道:“撤軍吧!”

“殿下不用顧忌我的感受,以自己的判斷為重。”周墨不動聲色地道。

“撤軍!”

“一個月後,五宗大會剛剛落下帷幕,屆時雲夢宗的義勇營可就指望不上了,我軍會喪失一大利器。”

“撤軍!”楊洵咬牙一拍!面前的桌子也被震得一晃。

周墨輕輕一笑,“既然如此,楚王殿下不必擔憂,此事交給我吧。”

楊洵愕然,隨後大喜,起身朝著周墨深深一拜。

周墨上前將其扶住,“好人當有好報,不論何種利益,總有些東西是不能被捨棄的。”

楊洵抬頭,對上週墨燦若星辰的目光。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