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帳中,赫連青山看著慕容克遠去的背影,將一封本來寫好準備讓慕容克帶給他父親的書信點燃,看著它燒成灰燼。

暗道一聲,好險,這要拿出去未來隱患就大了。

圓滿完成父親所交待任務的慕容克點齊一萬幽雲州軍士,帶著對這一場戰事的美好記憶,興沖沖地直奔幽雲州幽雲城而去。

赫連青山留下五千幽雲州軍士處理未盡事項,好整以暇地領著剩餘三萬人,帶著備好的乾糧,追上了徵北軍的步伐。

將近一月前,南征失敗的北淵大軍,也曾這般灰溜溜地返回故土。

那時候,志得意滿的黃大興和杜若言領著兩萬人遙遙墜在對方身後,彷彿趕羊迴圈的牧民,目送著敵人遠去,一路收復失地。

如今輪到他們膽戰心驚地看著身後的追兵,頹喪向前。

赫連青山默默地控制著整個隊伍的前行速度,不近也不遠。

只要大端徵北軍試圖要帶走戰利品,他就會作勢佯攻。

一來二去,黃大興和杜若言也明白了那個意思,埋著頭跑路。

不僅沒帶什麼戰利品,甚至為了加快行軍速度,還扔下了許多輜重。

兩支軍隊就這樣默默過了雄州。

殤陽關前,黃大興果斷轉身列陣,杜若言領著一小隊人,去城中帶兵接應。

赫連青山勒馬停步,心頭暗歎,已知事不可為。

這兩個人雖說兵敗,卻也真當得起一個名將之稱。

目送著徵北軍殘兵退回殤陽關中,將數百名北淵人質留在了城門口。

似乎是一種無聲的感謝或者說報答。

“送君千里,終須一別麼?”

赫連青山冷笑一聲。

那些被俘獲的人質連忙朝著自家軍隊衝來。

當中不乏各城的城主、守將等大人物。

更有一個小小驚喜藏在其中。

赫連青山看著被親衛帶到面前的那個賊眉鼠眼的漢子,笑著道:“你就是哈古?”

“帖木達大人帳下小臣哈古,拜見大將軍。”

哈古直接行起了大禮。

赫連青山眼神一凝,聲音驟冷,“我只聽說過陛下之臣,何來旁人之臣!”

哈古嚇得伏跪在地,磕頭如搗蒜,“大將軍恕罪大將軍恕罪。末將無心之失,無心之失。”

赫連青山像是有些心灰意冷,“我也知道,這些事情哪兒是一天兩天能改得過來的。起來吧!”

哈古戰戰兢兢地起身,只聽見赫連青山又道:“陛下對這些邊城防衛安排的旨意很快就會下來,你這個守將肯定是做不成了。不過此番相逢是緣,我帶你去長生城見個人。”

哈古心頭一喜,若是能攀上赫連大將軍這跟高枝,那可比跟著帖木達大人好多了啊!

連忙感謝一番,然後問道:“不知大將軍想帶末將去見誰?”

赫連青山看著他,面帶微笑,“吳提。”

哈古腦袋一歪,暈了過去,股間滲出一股黃液。

------------------

天京城似乎永遠都是那般安定,因為那裡有著高聳的城牆,有著完備的防禦,有著長安劍仙;

也似乎永遠都那般繁華,只因那裡有一座皇宮,於是就有令人趨之若鶩的權力和利益。

這些權力和利益匯聚的最核心,就是大端王朝的永定皇帝,楊灝。

最近他的日子過得很是不錯,心情也很好。

隨著朱綠鎮大戰的落幕,這場南北國戰註定是以大端的勝利而告終。

更令他沒想到的是,雄心勃勃的薛律竟然還因此賠上了自己的性命。

這讓楊灝又記起那封國書,看著那句“提兵百萬雲水上”,開懷大笑。

關於那場戰事,明面上的封賞早已賜下,居頭功的韓飛龍一步跨過兩人,封威遠侯、驃騎大將軍。

在大將軍胡律光老朽不堪的情況下,韓飛龍成為事實上的大端軍方第一人。

飛龍在天,勢不可擋。

暗地裡的賞賜,楊灝也沒有忘記。

對於屈尊為韓飛龍護衛的青衣閣主秦璃,楊灝此番給予了足夠的尊重。

在慣常的丹藥、財寶之外,不僅送上了自己親筆題寫的“青衣閣”牌匾,事實上放棄了對青衣閣的滲透,准許其將清音閣改回青衣閣。

而且在離青衣閣宗門不遠處賜下了一座山頭,交由青衣閣自行使用。

兩位曾經的四聖,如今的合道境高手,也收到了來自陛下的關懷。

金銀財寶、虛銜爵位,更關鍵是,還有一大堆的美婢。

北堂望和南宮霖捻鬚微笑,為陛下的貼心感到溫暖。

同時,楊灝還給二人送去了一道口諭,准許二人建立自己的江湖勢力,但前提條件是......

口諭上沒說,但大家都懂。

這就像是一場豐收,人人皆可笑逐顏開。

虎夏街,向來沒什麼閒人敢來瞎晃悠,因為這條不大的街上,有一座衙門。

大端兵部衙門。

所以當兵部衙門口臺階下的守衛聽見那些鬧哄哄的聲音,也壓根沒往心裡去。

更是壓根沒想到,這幫人居然敢就這麼拐進了虎夏街!

頓時有一個持槍守衛快步上前,伸手一指,點向那幫大多是些年輕人的隊伍。

“幹什麼的!不知道這裡是兵部衙門嗎?滾蛋!”

說到最後,配上瀟灑的一揮手,是獨屬於這些權貴重地的盛氣凌人。

人群頓時為之一滯,只一瞬之後,便猛地爆發出一陣更大的怒吼。

“找的就是你們這幫廢物!”

“北淵蠻子騎在我們腦門撒尿你不管,在自己人面前耀武揚威!”

“你這麼厲害,怎麼不見你去西北趕北淵蠻子啊!”

伴隨著這些怒吼,人群一湧而上,那個守衛還來不及反應,就被一腳踹翻在地,承受著來自社會民眾的毒打。

門口剩下幾個守衛見勢不妙,立刻躲進了大門內,將大門緊緊關上。

憤怒的民眾拍打著大門,嘭嘭嘭的響聲,是民意沸騰的聲音。

看來,也不是所有人都將西北遺忘了。

兵部的官員皆出了自己的公房,呆呆地看著大門處。

耳中的聲音似有些虛幻,這可是兵部啊!

也有一些人聽清了那些喊叫,默然無語,然後瞥一眼正中大堂背後的方向,長長一嘆,轉身回了桌旁。

大堂背後的那間屋子裡,年事已高的兵部尚書譚倫看了一眼面帶焦急的兵部侍郎鄭玄,輕輕揮了揮手,“該忙啥忙啥去!”

他輕輕捋著鬍子,搖了搖頭,露出一絲看不清是苦澀還是嘲諷的笑容。

“駕!駕!駕!”

一匹快馬衝到了虎夏街上,

馬上一身紅衣背插兩支三角小旗的騎手看著衙門外烏泱泱的人群,先是一愣,旋即斷喝道:“六百裡軍情加急!速速讓路!”

有人下意識就要如先前一般先是張口怒罵,再是動手毒打,好在身邊也有那沒被熱血沖垮頭腦之人,連忙扯了扯袖子。

六百裡軍情加急是什麼意思,總歸還是有懂行的。

人群還真就乖乖讓開了道路,讓那個紅衣信使進入了大門。

然後繼續拍打著重新關好的大門,再次開罵。

不論何時,分寸都很重要。

拿捏好了分寸,就出不了大事。

眼看紅衣信使才剛進去不到半柱香的功夫,兵部大門便被人猛地從中拉開。

一個老頭身著官服,站在門內。

不知有誰喊了一聲,“這就是那尚書老兒!”

人群頓時朝裡一擠,就要逾越那道界限,闖入衙門之中。

兵部尚書譚倫鬚髮皆白,身材已經漸漸縮水了些。

但獨身一人,面對這洶湧人群,竟一步不讓。

沉聲喝道:“現有緊急軍情送達,本官需面呈陛下,誰敢阻攔!若誤軍機,以叛國論處!”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他圓瞪著雙眼,“現在,讓路!”

吼完這一聲,他便邁步前行,眼前眾人似不存在一般。

人群被這股氣勢一攝,呆呆地分開,目送老尚書走出衙門,登上匆匆趕來候在一旁的馬車,朝著皇宮中疾馳而去。

眾人你看我,我看你,似乎又覺得今天這一鬧騰好像不是那個味道。

不知誰帶頭,人群就這麼悄無聲息地散去。

人群邊上,王四娃子端著個破碗,百無聊賴地打了個哈欠。

皇宮中,御書房。

除開和荀憂的單獨議事,楊灝基本不會帶旁人去那處偏殿,大多都是在御書房中。

此刻他坐在御書房的軟塌上,面前坐著的,是頭髮油亮,腦門突出的衛紅衣。

衛紅衣兩片厚嘴唇上下翻飛,“回陛下,對那個跑堂小二的審問已經完畢,他的確只是個人言語,並無他人指使。”

楊灝默不吭聲,衛紅衣心頭一涼,咬著牙道:“和宗人府一起聯合審問,晉王那邊也沒有後續線索。”

楊灝繼續默不吭聲,深秋時節,衛紅衣的汗一顆顆留下,“進宮之前,司聞曹已有情報,可能會有一些年輕學子和一些閒漢前往兵部衙門示威,為的是西北軍情,陛下您看?”

等待的每一瞬都是痛苦的,好在楊灝終於開口了。

楊灝嘴角輕輕一扯,兩撇修剪得精緻的鬍子跟著一動,冷哼一聲,“一群蠢貨,鼠目寸光!”

“不必管他們,成不了什麼事。如今無非就是在挑動我們的耐心而已。”

聽了楊灝的吩咐,衛紅衣連忙應下,接著跟楊灝彙報了些別的情況就準備退下。

忽然,一個宦官匆匆跑到門口,低聲通傳道:“陛下,兵部尚書譚大人求見。”

楊灝笑了笑,“這個譚倫,一把年紀了,還這般沉不住氣,真是的,讓他進來吧。”

他又看著衛紅衣,“你也先別走,一塊聽聽。”

譚倫匆匆走進,微微詫異地看了一眼衛紅衣,然後識趣地低下了頭,連忙拜倒,“臣兵部尚書譚倫拜見陛下!”

楊灝笑著擺了擺手,“行啦!事情朕都知道了,多大點事兒,有什麼好慌張的!平身。”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