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年關。

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

清晨起來的寒風中,祝口村裡飄蕩著淡淡的蒸饃香氣。

祝口村生產社大門前,一名婦女伸手拉回來想要去觸控大門門上大紅福字的小手。

“不要命了?忘了跟你說的,雷公一巴掌拍死小孩?”

婦女一句話,嚇得小屁孩趕緊縮到孃親身後。

大孩子老實了,女人才回手拍打拍打背後揹簍裡哭鬧的小孩子,仰頭看看村裡的方向,牽起來孩子的手邁步往村裡走。

寒風吹在臉上刀子割一樣的痛,一大兩小三口人在村裡七拐八繞,最終圍著曹安堂家的三間磚瓦房繞了好幾圈,瑟縮著離開,又回了村口生產社的院牆底下,找個背風的地蹲了下去。

小屁孩的頭縮在母親臂彎當中,凍得發青的嘴唇張了張:“娘,舅舅不在家嗎?”

“不知道。那可能都不是你舅家了。”

“那舅舅住哪?”

“不知道。可能都已經住地底下了。”

“地底下?地底下暖和嗎?有沒有吃的?娘你不是說舅舅住的地方不冷也不餓嗎,為啥還不去找?”

“閉嘴啊!再等等,等有人出來了,再問問。”

婦女一把捂住小屁孩的嘴,順勢回手扯下來背上的揹簍,蓋揹簍的小布單子將一大一小兩個孩子蓋在一起。

時間緩緩流逝,東邊太陽已經完全顯露出來,卻像個蒙上了層白紗的蛋黃,照不出半點影子在地上。

曹安猛從家裡出來,使勁裹了裹身上的大棉襖,拎著一小掛鞭炮朝生產社的方向走。

已經升級當爹的猛子,現如今也變得成熟穩重了許多,走路架勢也是像極了幾年前的曹安堂。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一路來到生產社大門前,拿鑰匙開門鎖,譁啦啦鎖鏈響動的清脆聲音當中,一聲顫巍巍的呼喚驚得曹安猛動作僵住。

“安堂?”

猛子迅速回頭,對面那婦女拉著孩子連連後退,在寒風中發抖。

她認錯了人。

可猛子仔仔細細一打量,記憶閘門開啟,那是怎麼都不會認錯的。

“綢子姐?你是綢子姐?”

“不是,不是,俺認錯人了。你別告訴徐老財,俺這就走。”

對面那婦女拉著孩子就跑。

曹安猛不能淡定了,一個箭步追過去。

“綢子姐,我是猛子啊!你不認識我啦?”

“猛子?”

婦女奔逃的腳步停下,驟然轉身,再度打量曹安猛。

猛子憨笑一聲:“綢子姐,你咋連我都不認識了。不是,你咋回來啦?這都多少年沒回來啦。別在外面了,看把孩子給凍的,趕緊進屋。”

“不進不進,俺不敢,俺沒回來,你可別告訴徐老財。”

“啥徐老財,徐老財早跑啦。綢子姐你說你一嫁出去那麼多年不回來,連咱村啥樣了都不知道。快進屋,我這就去喊安良哥他們。”

猛子敞開了生產社大門,卻也不管那綢子姐到底有沒有進屋了,扭頭往村裡跑。

咣咣幾聲敲開曹安良家的大門,拉著還有點懵的曹安良就往曹安儉家走。

“安良哥,綢子姐回來了。”

“綢子?她咋回來了?來找安堂的?她有那個臉嗎!六叔六嬸走的時候,咋沒見她回來。安堂娶媳婦兒的時候,咋也送信送不到她那去?”

曹安良吵吵嚷嚷著,等匯合了曹安儉,這曹安儉的態度也不比安良好哪去。

“猛子,我不想見她,給她趕走。當年六叔六嬸勒緊褲腰帶給她置辦嫁妝,好不容易嫁個好人家。她可倒好,一走就是十幾年。十幾年啊,六叔六嬸餓死的時候,她管過嗎?”

話是這麼說,可曹安儉還是和曹安良、猛子三人一起去了生產社那邊,見到了還在大門前瑟縮著不敢往裡邁一步的曹綢子——曹安堂的親大姐。

十幾年前,曹綢子風風光光嫁去了普連集鎮的張大莊村,嫁給了一戶富裕人家。猶記得那時候,祝口村全村都是恭喜曹安堂父母給大閨女找了個好婆家,連帶著自家日子也能好過起來。

誰能想得到,曹綢子這一嫁出去,那就是十幾年杳無音信。

當年曹安堂父母走的時候,曹興民老太爺還專門讓曹安儉去張大莊那送信的,可那時候的曹綢子硬是連門都沒給曹安儉開,硬生生把人趕走,始終沒回來過一趟。

到今天,突然回來了,還是拖家帶口的。

只看這母子三人凍的樣子,還有揹簍裡一歲多小孩餓得連哭都沒多大聲的狀態,誰猜不出來這曹綢子是遇上難事了。

“呵,地富不靈了是吧?有錢還吃不上飯了是吧?你家那張格民不是厲害著呢,當年不是說你和老曹家沒關係了嗎。你這時候回來幹啥。走走走,祝口村沒你這種喪良心的人!”

曹安儉看見曹綢子就是劈頭蓋臉的一通訓斥。

曹綢子嚇得低頭不敢說話,那大點小屁孩縮在孃親身後,使勁扯孃親的衣服角。

“娘,他是不是你說的雷公啊?”

“嘿?你個小兔崽子,說誰是雷公呢?是不是張格民的種?滾蛋滾蛋!張格民那種人也生不出來好玩意兒!”

曹安儉矛頭指向小孩,這讓曹安良看不下去了。

“安儉,行啦,你衝孩子來個什麼勁啊。”

“安良大哥,是我衝他們嗎。是他們……”

“行啦,你先一邊去,問清楚咋回事再說。”

曹安良一扒拉曹安儉,那曹安儉也只能悶哼一聲,往門堂底下小板凳上一坐,誰也不搭理。

曹安良這才看向前方,皺了皺眉頭,衝身邊曹安猛示意一下。

“猛子,去我家,讓你嫂子弄點熱湯熱饃來。”

猛子答應一聲就走。

到這時候,曹綢子總算是有點反應了,趕緊拉扯身邊的孩子。

“貴福,快,快叫舅舅。”

“舅舅?”

“對,這個是你安良舅舅,那個是你安儉舅舅。”

曹綢子指著前邊,讓小張貴福喊人。

可曹安良卻揮了揮手道:“別,別喊,我當不起你家孩子的舅舅。綢子妹子,以前的事咱不說,反正人在做天在看,你一個當閨女的嫁出去了,不管六叔六嬸死活,我們也說不著。你就說,你今個兒來是幹啥的。”

“安良大哥,俺,俺是來找安堂的。”

就這一句話,曹安良和曹安儉的臉色齊刷刷陰沉下去。

有些事情肯定能猜到的,曹綢子回來,不找親弟弟還能找誰。

找回來的原因也是顯而易見,曹綢子家過不下去了。

去年張大莊村那邊遭了災,收成不好,剛入冬的時候就開始斷糧了,全村上上下下餓著肚子,好幾次集體跑縣裡去申請救濟糧。結果,縣裡天天開大會,他們那邊也找不到真正管事的人,好不容易申請到了點救濟糧,這吃到年關上又沒了。

縣裡的救濟糧不發了,張大莊那邊各家各戶尋謀著活路。

曹綢子這才想起來自己還有個親兄弟,打算找曹安堂幫忙接濟點。

可十幾年都斷了聯絡,祝口村什麼樣子她都不知道了,又如何知道曹安堂的近況。

這才會在原來自家的位置轉了好幾圈,不敢相信以前的破土坯房變成了磚瓦房,又回了村口這邊。

事情說明白了。

曹綢子帶著倆孩子也吃上口熱乎飯了。

但曹家幾兄弟有些犯了難。

這畢竟是曹安堂的親大姐,說到底也是老曹家的人,管還是要管的,可誰來管?

最關鍵的是,曹安堂現在不在家啊。

“安堂說過啥時候回來沒?”

“呀,安堂走的時候都沒說一聲,要不是猛子機警看著安堂是讓那些當兵的給帶走的,咱都不知道。這都快過年了,還不回來,安堂那邊別有啥事吧。”

“不應該不應該,安堂以前也是當兵的,他們應該都是一起的,不至於出事。就是人不回來,這邊咋辦?”

三兄弟誰都沒了主意,再看著曹綢子那邊吃飽了之後,眼巴巴看過來的目光,更覺得心裡不是個滋味了。

最終還是曹安良拍拍大腿,震聲道:“不管咋樣,這馬上過年了,也不能讓人餓著肚子過年。先給他們點,把人送走了。猛子你再去鎮上找牛書記問問,安堂到底啥時候能回來。”

事情到這,算是有了個結果。

三家一家一小袋口糧拿出手,數不多,可能這麼平白給出來,也算是仁至義盡了。

曹綢子千恩萬謝著帶了孩子離開。

本是件幫了人的好事,但這三兄弟沒一個臉上有笑模樣的。

曹安儉嘆著氣不停搖頭。

“這算是開了頭了,讓她知道來這能過活,以後少不了還要來,到時候管還是不管?”

一句話問的曹安良啞然失聲。

曹安猛哀嘆一聲:“我去鎮上問問安堂哥的訊息吧。”

……

梁堤頭鎮。

年關前的鎮政府大院,往年這時候總會有大紅燈籠高高掛起來,可今年肅靜得連點過年氣氛都沒有。

牛記成坐在辦公室裡,左手一份報紙,右手一份檔案,面前菸灰缸裡滿滿的菸頭,整個人都好像憔悴了許多。

片刻之後,牛記成狠狠一拍桌子。

“小高,小高!”

隨著呼喊,鎮宣傳科小高快步奔跑過來,一推門迎上的就是牛記成怒氣衝衝的質問。

“這份檔案怎麼回事?哪發來的?連個抬頭和落款都沒有,公文通知什麼時候變成這樣了?”

“報告牛書記,這,這不是公文通知。”

小高顫顫巍巍的解釋,直接把牛記成給惹毛了。

“不是公文,你用公文紙打出來,還放在我辦公桌上,是幾個意思?這上面說的什麼鬼話啊!春節期間不準大肆慶祝、不準搞節慶禮儀、逐步廢除所有舊式過時風俗?怎麼個意思啊?讓我挨家挨戶下通知,過年時候不準吃餃子是嗎?”

牛記成拍的桌子震天響,嚇得小高頭不敢抬、話不敢說。

“說,這是哪來的!”

“報告牛書記,這是,這是王監督員寫的。”

“王?監督員?”

牛記成似乎是對這種怪異的稱謂充滿不解,連說話的語調都變了。

不等對面小高回答,屋外傳來一聲呼喊。

“就是我。”

話音未落,前梁堤頭鎮鎮小學校長、現梁堤頭鎮民主監督員王光宗,邁步進了門。

牛記成一看見這人,就滿肚子火蹭蹭蹭地往頭頂上冒,好歹是將這股火給壓下去,揮揮手示意小高出去把門關上,陰沉著臉直視王光宗。

“王光宗同志,這檔案是你擬的?”

“沒錯!”

“我想問問,你以什麼身份擬定通知?你知不知道一張公文紙價值多少,你這隨隨便便擬寫些東西,就用公文紙,這是極大的浪費!”

“牛記成同志,你這話可就不對了。我怎麼是隨便擬寫的,這可是我經過認真的調查研究之後,擬寫出來的梁堤頭鎮發展變革檔案。這都是經過我們整個縣民主監督小組討論之後的結果。你別看現在不是正式的公文檔案,但只要在梁堤頭鎮、莊寨鎮、普連集鎮等地成功實施之後,就會成為全縣的典型模範,到時候全縣實行,難道會沒有正式的檔案指示下發?”

王光宗說話搖頭晃腦。

牛記成閉著眼睛做深呼吸,實在不想看對方的嘴臉,就那麼悶哼一句:“王光宗,你們這個民主監督小組就研究出來個過春節不準節慶的結果?”

“沒錯!這是一次偉大的嘗試。正所謂新中國,那就要從頭到尾都是新的,舊的東西就應該摒棄。農曆年過年的風俗,那就是最大的陳舊事件,必須拋棄。縣裡的呂聯絡員都說了,歷代改革都是從曆法開始,舊曆廢除,改用新曆,當然沒必要再去過舊曆的新年。”

“哦?我聽你們這意思是要改朝換代啦?”

“對!從新中國建立的那一天開始就應該改,只是以前沒有提出來,那我們就提……”

“提你個大頭鬼!”

牛記成拍案而起。

“王光宗,你們還能不能幹點正事了?年都不讓過了,誰還過日子!”

“牛記成你這什麼態度。你敢否定我們民主監督員集體討論出來的決定?你是不是想破壞民主氣氛了?”

“你給我滾蛋!”

牛記成挺好脾氣的一人,這時候也忍受不了王光宗的拿腔拿調了,張口就罵,只罵的王光宗面紅耳赤。

“牛記成,你行,我記住你這次了。告訴你,今年的春節全鎮都不準搞任何節慶儀式,要不然沒你的好果子吃。對了,還有鎮小學的小食堂……”

“王光宗!”

牛記成一聲怒吼,向前邁步。

王光宗嚇得轉身拉開門,直接往外跑。

人是跑出去了,可聲音還往回傳。

“鎮小學的小食堂必須要有。教法文的老師不能和普通人一樣。”

這人一溜煙躥了出去。

剛進鎮政府大院門的曹安猛看著那老頭飛奔的速度,忍不住撓撓頭,只感嘆這麼大年紀的人了還能跑那麼快。

繼續往裡走,就感覺這鎮大院一點快過年的氣氛都沒有,擱著往年怎麼也得有小高他們到處給貼春聯掛福字了吧。

“哎,高長征同志!”

山東地邪,說誰來誰。

曹安猛抬頭看見前面匆匆走過的小高,大聲呼喚。

小高扭頭看過來,緊走兩步到近前。

“安猛同志你咋來了?是不是曹安堂有訊息了?他回家了嗎?”

小高一上來就這麼問,弄得曹安猛都不知道該怎麼接話了。

這一個多月,不光是祝口村村裡人到處問曹安堂的去向,從縣裡到鎮上,同樣有不少人到處問曹安堂一家子去了哪。

鎮上的牛記成是真把曹安堂的安危放在心上,最開始的時候聽曹安猛來報告說曹安堂一家子讓軍車給接走了,預感事情重大直接去了縣裡,找不到於慶年彙報這事,就先讓周棟幫忙查。後來於慶年回來了,也知道了這事,同時也得到訊息說,田農和胡愛國兩人也是被處分之後全家失蹤,依舊是讓周棟去調查怎麼回事,但調查過程隱秘了許多。

而縣裡還有另外一撥人在找曹安堂,那就是呂自強,但呂自強什麼目的,怕是只有天知地知了。

一個多月過去,回到眼前,小高張嘴一問,曹安猛唯有無奈搖頭,等他們去了牛記成辦公室聊幾句,就變成三個人搖頭嘆息了。

“這以前從沒聽說過有啥事,還得把一家人都給帶走的。安猛同志你也別到處亂問了,這事恐怕不簡單,等我再去縣裡問問於書記,有了訊息第一時間就通知你。還有小高,你管好自己的嘴,別到處亂說給自己惹麻煩。”

牛記成幾番囑託交代,送走了兩個年輕同志,便直接去縣裡。

而此時的縣城縣大院,月底的生產總結大會正在進行。

新任曹縣普連集鎮生產負責人張恆站在小會議室的圓桌旁,舉著稿紙,大聲誦讀上個月的全鎮生產發展成績。

作為這兩個月來被安排進全縣工作隊伍中的五十多名典型知識青年代表之一,能夠以鄉鎮生產負責人身份出現在這的,就只有他張恆一個人。

年紀輕輕,就能立於眾多經驗豐富老同志之間,還是以非黨內人士的身份站在這裡,他也有足夠的資本去驕傲了。

尤其是別人還只能監督和建議的時候,他已然可以指揮一個鄉鎮的生產工作,這在以前就是完全不敢想象的事情。

而這一切,都要感謝呂自強的提攜。

所以,當張恆做完彙報之後,第一時間抬頭去看的,不是於慶年,而是呂自強。

彷彿只要得到了呂自強的讚許目光,那便是他最大的榮耀。

如此明顯的舉動,在場誰看不出來,這簡直就是呂自強對於慶年指揮地位進行衝擊的一個典型表現。

眾人不由自主看向於慶年,就想看看於書記面對這種“挑釁”的時候,會如何反應。

可事實是,呂自強喧賓奪主一般說些誇獎張恆的話時,於慶年始終閉目養神,完全把主動權交給呂自強了似的。

等呂自強說夠了,也誇獎完了,張恆那邊開心的感謝,內心驕傲的感覺逐漸冷卻了,兩人終於也看向於慶年之後。

於慶年看都不看張恆一眼,揮手朝生產處李玉示意一下。

“李玉同志,你也來說說普連集鎮上個月的生產發現情況吧。”

這話一出,其他鄉鎮生產負責人全都臉色微變,同樣一個鎮的生產發展情況報告,要讓兩個人念出來,這要是有點不一樣的地方,那錯誤會出在誰身上?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