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猶豫不決時,宮外又傳來沉重而急促的腳步聲,司禮監掌印黃錦滿頭大汗神情焦灼,畢恭畢敬的身軀微微下彎,捧著一份奏摺,邁著喜人的小碎步,一路小跑向這邊過來,邊跑邊大叫。

“稟陛下,南京千里加急奏摺,魏國公徐鵬舉有要事上奏......”

來不及擦汗,氣喘吁吁的黃錦雙手託著奏章恭謹地送到嘉靖帝面前,而後退到一旁,才騰出空擦擦汗.........

嘉靖一愣,苦澀笑笑,一個整日沉溺於聲色犬馬的老頭能有多大屁事?興師動眾不說,還好意思千里加急?生怕別人不知道你幹了件好事似的?

嘉靖漫不經心地翻閱著奏摺,奏摺不長,一目十行,越看越臉色越悲慼,到最後竟不能自持,啪的一聲,將奏摺摔在條案上,不由龍顏大怒,本就寒霜滿布的臉面此時更加冷酷了。

“大膽趙文華,竟敢欺……欺……誣陷忠臣良將.......”嘉靖沉痛不已,積怒一下,聲音透著被深深愚弄的韻味:“....嚴閣老,你推薦的好啊!”

說完,把奏摺狠狠甩給嚴嵩。

嚴嵩錯愕不已,黑鍋年年有,今年何其多?怎麼什麼事都能找上自己?看老大一副被猥褻過的傷心欲絕模樣,嚴嵩惴惴不安欲哭無淚,這又是哪個不省心的貨惹出了麻煩?自己識人用人的水平有那麼差勁?除了一個胡宗憲,其餘都是一群蠢貨……

也不敢再緋腹,趕緊起身離座,抖抖嗖嗖捧起那份奏章,呆愣半晌,終於看明白了----老大的怒火很有道理,再老實的人也忍不住啊!

此時他終於明白嘉靖怒火的由來了。

一向不怎麼參與朝政的魏國公徐鵬舉,竟然親自上奏‘徽州事件’始末,將整個來龍去脈交代得一清二楚,尤其此事還涉及到了徐婉--魏國公的孫女。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嘉靖是越看越怒,嚴嵩卻越看越震驚,到最後竟有些哭笑不得,無形中生出了些許淒涼的感覺,這都什麼尼瑪水平?誣陷曹邦輔也就夠了,還順帶免費贈送一個魏國公孫女,自己幾斤幾兩都搞不清楚,還自詡專注誣陷事業多少多少年?有這麼辦事的嗎?簡直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偷雞不成反蝕把米,擦屁股不成沾了一手屎……

魏國公世代守備南京,其忠心毋庸置疑,歷代帝王信任有加

。尤其到了徐鵬舉這代,隆恩浩蕩無以復加,說句僭越的話,他的話相當於金玉良言,不容人不相信。

優秀的心腹是怎麼煉成的呢?

嚴嵩冷汗訕訕,剛才自己的一隻腳已踏入了鬼門關口,還好自己靈機一動察覺了嘉靖意圖,及時懸崖勒馬才沒有釀成大禍。趙文華這個乾兒子……蠢貨闖下滔天大禍,差點把自己也撩進去,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哎!事已至此,說再多的也沒用了。

嚴嵩不再言語,也不自辯,戰戰兢兢,一揖到底,突然全身叩拜在地,嗚嗚大哭起來,陷入無盡的悲痛中,年邁的身軀隨著震顫不斷上下浮動,令人不勝唏噓........

看著嚴嵩老邁體衰的悽慘樣,嘉靖猶豫片刻,心中終是不忍,長嘆一口氣,冰冷之色消減了不少,慘白的面容也慢慢恢復血色,微微笑道:“嚴閣老為國操勞,日理萬機,每日經手之事沒有一千也有八百,偶有疏漏也在所難免,可以理解的。嚴閣老不必自責,起來吧!朕說的都是氣話,呵呵!”

猛地聞聽此言,嚴嵩身軀微微一震,一股暖流霎時湧上心頭,再次叩首後,站起身來已是老淚縱橫。

“老臣謝陛下不罪之恩,肝腦塗地……”

嘉靖面帶笑容,輕輕擺擺手,和顏悅色道:“嚴閣老,你的忠心朕是知道的,不說那些無用的話了……”

彷彿又想起了什麼,嘉靖語氣一頓,隨即補充道:“……傳旨:趙文華代朕祭海,行事圓滿深得朕意,雖有過錯,但念在尚未釀成大禍……哎!讓他回來吧!”

“老臣代趙文華謝過不罪之恩,今後定當嚴加管教,不使其再犯錯誤。”嚴嵩再次離座叩首。

嘉靖含笑不語,目視廳外,陷入沉思中。

徐階面如止水,看不出一絲表情,心中卻翻起了滔天醋意,嚴嵩深得聖心,根基牢不可破,與他的爭鬥恐怕難上加難了。

作為大明王朝最絕頂聰明的帝王,雖然專注羽化飛昇事業數十年,深居內宮別院不行朝事,但嘉靖對朝政大局的把控可以說是獨一無二的。自始至終,還從沒有人敢於忤逆他的決斷,往往嘉靖的一句話,就能決定一個人、一件事的好與壞,就連權勢滔天的大紅人-首輔嚴嵩也不例外。因此,當嘉靖金口一開,赦免曹邦輔、趙文華、張明遠的旨意

便成了最終定局。

西苑君臣議事結束了,趙文華之所以能在當朝聖眷頗隆的魏國公參劾之下安然無恙,不是因為趙文華代天子祭海有功,也不是因為趙文華多麼受寵,而是因為內閣首輔嚴嵩多年逢迎聖心的關係。

大明王朝到了嘉靖這一代,前期還能勵精圖治,創下了‘大明中興’煌煌盛世。而到了後期,隨著嘉靖帝私慾爆棚,開始逐漸疏於朝政,雖然也能控制朝局發展,但王朝災禍橫生、外敵入侵愈烈、百業調弊難為……樁樁件件都需要錢糧支撐,加之嘉靖煉丹修道耗費巨大,此時非需要一個‘治世能臣’收拾殘局不可。

俗話說:亂世須用猛藥。

當然,這個能臣也必須是個猛人,否則不可能完成任務。徐階、高拱等之流是忠臣,但自詡清流的他們肯定不會施重典治世,更不能為嘉靖帶來額外的效益收支,算不上能臣。而嚴嵩不一樣,同為讀書人,在朝為官多年,他早就看穿了朝局,揣摩透了嘉靖的脾性,若想贏得老大的歡心,就必須滿足他的私慾。

因此,二十餘年首輔生涯,嚴嵩施重典治亂世,任用無數循吏,不計後果拆東牆補西牆,補了一個又一個窟窿,雖不乏多行奸佞惡事,但總得來說,大明王朝在他的治理下也算能勉強支撐。尤其是滿足了嘉靖帝對錢財的渴望,算是兩者兼顧,此舉也更加贏得嘉靖的信任。

說嚴嵩是奸臣,沒錯,殘害忠良大逆不道的事他做的多了;說他是忠臣,也沒錯,東南抗倭果斷啟用胡宗憲扭轉大局,也是他能識人用人。

可以說,只要嘉靖在,嚴嵩就倒不了;嘉靖離不開嚴嵩,嚴嵩更離不開嘉靖。

像趙文華誣陷忠臣這件事,在私慾得到極大滿足情況下的嘉靖看來,根本不值得一提,輕輕責罵一句嚴嵩,點撥一下也就行了,沒必要深入追究,若不然,南倭北靼的錢糧何以支撐?尤其是,羽化昇仙的後勤保障工作誰來做?靠徐階之流,想都別想。

或許飲鴆止渴式的重典治亂世做法被世人詬病,或許嚴嵩內心也常常自責,但誰讓他碰上這麼一位控制欲極強的奇葩帝王呢?千秋百年後,是功是過,已無暇考慮了,任由後人評論吧!

所以,趙文華的小命其實是嚴嵩拿沾滿了血腥的面子換來的。

..............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