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國家的發展離不開科技的進步,一個國家的穩定離不開軍隊的建設帝國的繁榮昌盛是需要帝國的子民們共同努力創造的!”
——《帝國皇帝於新山閱兵前講話》
“現如今,我們還是先和凌雲寨的人交涉一下,看看對方到底是什麼意思,如果真要打,我們也好歹能有所準備!”唐向東作為家主,必須要有主見,所以他選擇了一言堂,“文英,帶幾個族人去凌雲寨探探那凌軒的口風!”
“啊,父親,這不行,孩兒這幾天睏乏不已,頭疼不已,恐不能行呀!”唐文英一聽到父親要讓自己去和凌雲寨接觸,連忙拒絕。
開玩笑,凌雲寨可是連燕山嶺都能攻破的地方,他這小胳膊小腿的哪能是對方的對手,他唐文英是君子,君子豈能立於危牆之下?
唐文英就是一個十足的軟蛋,或者說是偽君子一個,講大道理頭頭是道,但是一做實事就秒慫,卻又裝的跟天下少了他就不能轉的樣子,一副十足的我為了唐門好的樣子。
他的弟弟唐文博早就看不慣他的這個偽君子哥哥了,雖然他們是一母同胞,但是不知道為什麼,自己是如此的剛正不阿,而自己的哥哥確實一個懦弱的軟蛋。
如果不是看到自己的父親臉色不對,唐文博恨不得直接懟上去。但是最後想了想,還是算了吧,現在的父親正在氣頭上,他還是不要觸父親的黴頭了。
不過不觸黴頭並不代表著他對這個哥哥就沒有氣了,狠狠地瞪了一眼唐文英,他自告奮勇的站了出去:“父親,讓孩子去吧!孩兒倒想看看這凌雲寨到底有多厲害!”
唐向東一臉失望的看著自己的大兒子,他知道自己的大兒子有點爛泥扶不上牆,但是完全沒有想到會是這樣的情景,這不是爛泥扶不上牆,這簡直就是扶不起的阿斗,誰都救不了的那種。
都是一母同胞,為什麼差距就這麼大呢?唐向東實在想不明白,但是這卻並不妨礙他做決定“那好吧,文博,你要小心一點如果有什麼不對,就立刻回來。”
只是唐向東完全沒有想到唐文博此去居然再也沒有回來,甚至還帶著整個唐門都投靠了凌雲寨,這是他完全沒有想到的。直到最後唐向東回憶起這件事情的時候都有點兒惋惜,但是更多的卻是慶幸!慶幸通通出派出的是二兒子唐文博如果派出去的是大兒子唐文英的話,估計他們也就沒有機會加入凌雲寨,更沒有機會成為帝國開過重臣。
收到命令,唐文博立刻點齊了自己的幾個親信,便直奔凌雲寨的大營而去。
其實唐文博對於這次的交涉並不抱太大的希望,從凌雲寨對燕山嶺的斬盡殺絕來看,他們想要滅掉唐門的可能性是極大的。
但是為了他們的未來,他還是想要去試一試。或許就能有轉機了,不過他明白這個轉機應該很小,甚至是沒有。
帶他走進連雲寨的大營的時候,他忽然發現,凌雲寨的士兵是如此的優秀,因為他們到的時候是在中午時分,所以正巧趕上了凌雲寨的午餐時間,看著凌雲寨的士兵們排著整齊的佇列一個個打飯,在看著那有不少肉片的飯菜和撲鼻的香味,讓唐文博頓時感覺到饞蟲都被勾上來了。
再看看帶他們進入營區的兩個士兵,並沒有對他們喝罵,反而是很和藹客氣的對他們引路,這讓他有了一種賓至如歸感覺,雖然此刻他是深處敵營。
雖然唐文博並不知道凌雲寨的戰鬥力到底有多強,畢竟距離凌雲寨打出那場驚天動地的戰鬥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月了。但是,從他們紀律嚴明的做派中,唐文博感覺到唐門的勝算並不大。
“歡迎唐門的人來我凌雲寨!”唐文博遠遠地就看到一個極為年輕人,那個年輕人站在遠處向他伸出了手。
唐文博不禁有一種深深的挫敗感,上次這個寨主年紀輕輕的時候,估計還在唐門中的學堂裡讀書,但是這位年輕人已經做到了凌雲寨的寨主身份。
“你好,你好鄙人唐文博,見過凌雲寨的寨主大人,在下替父親向寨主大人問好!”雖然唐文博有一種深深地挫敗感,但是禮不可廢,尤其是唐家這種書香門第更是如此。
“你好你好!”凌軒很開心的從對方握了手。
其實說真的,凌軒並沒有打算要進攻唐門,因為在他覺得唐門不僅擁有他所急需的兵員和人口,更有他急需的人才,因為他們本身就是書香門第所以他們的加入會讓凌雲寨以更少的時間來培育更多的人才,所以這才是他第二個把目標放在唐門的原因。
“不吃凌寨主此次前來我唐門所謂何事?”唐文博是武將,向來不喜歡彎彎繞所以一上來就直奔主題。
“是這樣的我想讓唐門歸順凌雲寨。剛才人進入凌雲寨的時候你也看到了,凌雲寨的戰鬥力量是遠遠超乎你的想象的,如果真的打起來,我敢保證唐門會全軍覆沒。”凌軒笑著跟唐文博說了。
“我他們雖然戰鬥力不如你們強,但是如果你們要強攻我唐門那麼我們也會讓你們付出慘重的代價。”他們不想了,想自己設計的城牆,他對於自己的設計很有信心,他相信它的設計在沒有中型工程器的幫助下,凌雲寨的人要攻破唐門的防禦工事,也要付出慘重的代價。
“什麼叫做付出慘重的代價?我不知道,但是如果反抗,唐門將為滿門皆斬。”凌軒餓狠狠的威脅道。
“如果我們兩個山寨戰爭爆發。,我唐門一定會盡全力的去防禦,但是為了我們兩家的和睦相處我們願意和凌雲寨坐下來好好談談?也許我們根本沒有打這一場仗的必要!”
“想要停下一場戰鬥的想法很簡單,那就是唐門全體歸順,凌雲寨不僅會保證你們的安全,還會讓你們說的孩童有書讀,但所有的老人有人贍養。”
凌軒和唐文博就雙方是議和還是投降上面一直都無法溝通完成,知道,最後看著外面漸漸暗下去的天色,他們不能不暫停了交涉,然後將唐文博送回了唐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