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皆以收集江湖隱秘為使命。

而歷代,每一位,都有著自身獨特的身份,用以輔助自身收集情報。

例如我,就是以說書人的身份行走世間。

而武帝時代的,則加入了小明王麾下的青龍會之中,成為了四管之一。

而這人皇之祭,與天子之祭,正是我於一本古籍之中,所探尋到的驚天大秘。

本以為,這隱秘會隨著我直至死去。

卻不曾想,這驚天大秘,竟有朝一日,從浩瀚古史之中走出,將在我眼皮子低下,再次重演。”

望向身後的大漢,心中一嘆,這就在歷代所收集的隱秘之中,都算的上是絕無僅有的驚天大秘。

竟然,只換了一個人的命。

都說人命無價。

可賣命買命之人之事,多如浩瀚煙海。

若不是是在自家店裡出事,他不願讓這隱居之地置身江湖紛擾,再加上種種考量。

,絕不願將如此大秘,和盤托出。

眼神波動,傳音入密道:“世人皆頌秦皇武帝,一為武祖,一為武帝。

前者遂古之初,傳下武道。

而後者披荊斬棘,開創新武,欲使天下蒼生,人人如龍。

可浩瀚人道,綿延無盡。

武道的的確確是秦皇之時現世。

可武道之前,人族無有偉力在身,如何縱橫蠻荒,傳下香火?

這個世界,從沒有這麼簡單。”

媚赤行挑了挑眉頭,有些煩躁的說道:“本座是想聽這次封禪,陛下的天子之祭,與人皇之祭,究竟有何區別,不是聽你來講故事的。”

微微一笑,輕聲說道:“妖龍王莫急。

這天子之祭與人皇之祭的區別,與我所說的上古往事,有著很大的關係。”

言罷,清了清嗓子。

可惜手中並無醒木,也無清茶。

若不然,以說書人為外皮掩飾的,真真與酒樓之中的尋常說書先生,一般無二。

眼見此狀,媚赤行不耐的心情,也稍稍平靜。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

若是自己是那位高居天下至高之處的陛下。

自己對賣主求榮之人,絕不會有再多一分的信任。

現在自己對於那位陛下而言,還算是有用之人,所以那位陛下會將他們封為八部天龍王。

可是一旦玉宇澄清,山河重整之後。

想都不用想,就是狡兔死走狗烹之舉。

不僅他們,就連那位給了那位陛下翻盤之力的大人,都不可能獨善其身。

帝王心性,不過如此。

那位的心中,不僅僅不允許天下蒼生,人人如龍的新武。

就連門派之間,代代相傳的舊武,這位陛下都不想留下。

這次是焚書坑武。

下一步就是先誅少林,再滅武當。

天下皆是凡夫俗子,民智再被掌控。

明皇鎖死所有上升渠道,再證無缺天人,就可萬萬世永坐天下之主!

若是此時,能夠知曉那位的一些隱秘,說不定,在將來的那場大屠殺之中,還能夠把自己摘出去。

至於之後是做狗還是做人,都無所謂。

只要能夠活下去,一切都無所謂。

瞥了媚赤行一眼,見慣人心的他,不難猜出其內心在想什麼。

若不然,掌管天下諸多隱秘,為何他偏偏以這一大秘,來做以交換。

“相傳,這方世界,在秦皇立下武道之前。

曾有諸般大道現世。

那傳說之中的諸天仙神,也如同凡人一般行走於世間。

彼時的九州,比之此時,天高萬萬丈,地厚億萬裡。

神魔妖佛,各居其位。

彼時的世界之中,如今的武道天人,隨處可見。

哪怕是天人之上的絕代仙神,也不乏其蹤。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如今世界之中天地靈氣暴漲,練神大宗師屢見不鮮,與其說是世界的晉升,不如說是世界的復甦。

復甦至,遠古之時,人人生而先天道體,一氣自足,乃至生而神聖,壽元無盡的古老洪荒。”

隨時傳音入密,眼神之中,卻滿是嚮往。

人人生而長生,無需為壽元桎梏而煩憂,那樣的大世,對任何凡人而言,皆是莫大的誘惑。

雖然是練神大宗師,肉身早已超凡脫俗,可距離壽元無盡的神魔之境,差的又豈是一點半點。

心中激盪,可想而知。

心中有風雷,目光之中,神光閃爍,傳音入密道:“而人族,在這樣的大世之中,本應當是卑微如泥土。

凡人豈可與神魔爭輝?

可我人族先賢,偏偏就在先天神聖,洪荒異種之中,生生地將人道大勢,託舉而起。

天地之間,人族永為天地主角。

百二十年前,天道意志復甦,降臨天下第一小明王張無忌之身。

從而使得張無忌能夠在彼時的世界之中,突破天人之境而滯留此界,成就陸地天人。

那時的天道意志,欲行天道壓倒人道之舉。

武帝之所以能夠逆天而行,勝過天人至境的天道無忌,也有一部分,是因為此事。

人族永為天地主角。

人道永為萬道之首。

天道欲要壓倒人道,自然要受到人道的阻擊。

彼時天穹之上,有諸多遊俠兒親眼所見,煌煌人道,凝聚成型。

我一脈的隱秘之中,也曾經記錄了此事。

是燧人氏鑽木取火,文明就此而生。

是有巢氏折枝築巢,人族遂有領地之念。

是緇衣氏取蠶吐絲,遂有禮儀羞恥。

三祖之後,又有三皇。

天皇伏羲,與天地合,創出先天八卦,人道誕生,與諸天萬道並立。

地皇神農,食五穀精,區分毒物藥草,人族遂可休養生息,徐徐壯大。

人皇軒轅,執軒轅劍,斬九黎異種,魔神蚩尤,統合人族,高舉人道於諸天之上,神魔見證。

這些古史,本應被人族銘記。

可卻失落浩瀚歲月長河之中。

若非武帝與人道合,怕是再無人知曉,我人族先賢,篳路藍縷。

明皇也好,武帝也罷,若無三祖三皇,哪來武道盛世。

而天道人道之爭,卻絕不僅僅只有百二十年前那一場。

世人皆說武帝乃是秦皇隔代傳承。

古籍之中,那位踐行人道,與天道交徵者,正是秦皇。”

深吸一口氣。

將這壓在心中多年的大秘吐出。

怎一個酣暢淋漓可以形容。

他卻沒有望見。

這客棧二樓之上。

玄袍玄甲,君臣二人,皆是眉頭緊皺。

練神的傳音入密,如何能夠擋住無缺天人的意念。

這方世界,也有靈氣復甦。

不僅僅是世界背景近乎源界九州,就連底蘊,也如此深不可測嗎?

武帝之界,到底有多少秘密。

君臣二人心中百轉千回,傳音入密,卻越發激揚。

“在武道立世之前。

雖然古籍中未有記載上古人族,修持何等超凡偉力。

可是毋庸置疑的是,人族彼時,賴以人道大勢,已然在萬族之中獨佔鰲頭。

人道大勢,乃人皇軒轅氏之時,徹底凝聚。

故而,此後人族諸領袖,皆以人皇自稱。

人皇者,人族之皇。

以人族利益為先,乃人道執掌者。

甚至於,人皇之威,幾可與天帝比擬。

人皇之位格,甚至可以冊封山川湖海之正神。

已然以人道,干預執掌天地諸般權柄的天道。

赫赫神威,不可一世。

三皇之後,五帝稱皇。

五帝最後一位,人皇大禹,在一場大變之中,以家天下取代公天下。

人皇皆由大禹子孫傳承。

雖然人皇不再任人唯賢。

可人皇終究還是人族之皇,無有外力干涉。

此後上古兩朝,大夏大商,皆為人皇。

這一切,直至大商末代人行,人皇帝辛之時。

人皇帝辛,千古未有之雄主。

在世之時,壓服鬼方諸蠻夷,古籍記載,鬼方等族。

雖有人族之貌,卻是人身之中,承載各族血脈。

乃是各族攝於人道大勢,行曲線救國之法,以血脈混雜之法,以鬼方等族蠻夷,消耗人族底蘊。

自大夏之時起,以鬼方為首的諸化外蠻夷,皆是人族大患。

可人皇帝辛,登臨人皇之中,痛擊鬼方,將諸族觸手,八方蠻夷,五胡之祖,痛擊三千裡。

帝辛末年,帝辛率大商主力,追殺入鬼方祖地。

若是能夠一舉功成,人族斬斷諸族觸手。

人道大勢,將更上一層樓。

可就在人皇帝辛,直入鬼方祖地之時。

鬼方祖地之中,卻有諸天神魔降世。

彼時神魔,皆乃先天神聖,天地權柄化生的強者。

人道更進一步,天道俯首,人皇本就能夠冊封山川湖海正神,若是更進一步,天神都能冊封,天道都要俯首,哪還先天神聖的容身之處。

利益對沖之下,諸天神魔,自當出手。

可人族身後,自有大能對抗先天神聖之首,天帝。

其餘雜牌神魔,怎麼能夠與人皇帝辛抗衡?

可就在此時,大商冊封的八百路諸侯之首,西伯侯姬發,卻率眾突入大商都城朝歌。

人族之身,不會受到人道大運針對。

神魔難入的朝歌城,姬發一把大火,焚燒殆盡。

身處鬼方之內的人皇帝辛,在人道反噬之下,身受重創。

好一個人皇帝辛,哪怕是此時,依舊可以從容斬盡鬼方首領,異族高階戰力。

那一戰之後,鬼方沒落,化外蠻夷數百年未有入侵人族。

人皇帝辛回返。

質詢姬發。

姬發卻以其父姬昌創下後天八卦,立下封道臺。

以諸侯之人道氣運,勾連天地。

在天地見證之下,發下大誓。

若斬殺人皇帝辛,執掌人族,甘願俯首天道之下,自降位格,削人皇九九位格,化為九五,尊天道化身天帝為父,自稱天子。

替天帝,守禦萬民。

天道有感,降下無窮偉力。

第一位天子,與人皇帝辛一戰。

斬殺鬼方首領,人族內耗,重重枷鎖之下。

天子姬發,牧野一戰,斬首人皇帝辛。

自此之後,人道隱沒,君權神授。

八百年神周,悠然展開。”

雙眼赤紅,傳音入密都斷去,怒聲道:“直至東周之時。

神魔欲要更進一步,徹底將人族化作掌中萬物。

諸天神聖下界。

傳下道統,欲要徹底斷去人族之根。

失卻人族自身超凡力量,轉修神聖之道,永遠無法突破這些道統的桎梏。

這些道統,便是諸子百家!

當然,諸天神聖之中,也有傾向人族之神聖。

也有神聖下界,只為傳道。

在這百家爭鳴的時代之中,秦皇傲然出世。

雜糅百家精粹於一身。

在人族過往超凡,前路已斷的情況之下,創下武道。

並在人間,成就天人果位。

而後,帝政奮六世之餘烈,橫掃六國,將天下再次一統。

帝政焚書坑儒,將諸子百家道統抹去,只餘下武道一爐。

唯有武道,沒有神聖留下的陷阱,蘊藏無限可能。

而後,帝政在泰山封禪,舉行失落已久的人皇大典。

成為了人族,最後一位人皇。

人皇之力,可以操控人道。

浩然人道,再次出世。

帝政,借人道之勢,絕地天通。

天上神魔,再難下界。

諸天神魔,再也難以操控人間人族。

天道借神聖之手,欲要壓倒人道。

人道失落已久,無法再與天爭輝,帝政壯士斷腕。

雖然天地有缺,靈氣衰落。

可人族的命運,再次握在了人族,而不是先天神聖的手中。

武祖嬴政,人皇嬴政,反噬而死,世間再無人有資格封禪人皇。

可如今,那位明皇陛下,卻要在泰山再次封禪!!!”

望向媚赤行,一字一頓的說道:“媚赤行,那位明皇,不是要接續人道,成為新的人皇。

因為當世除了武帝,無人有資格封人皇。

他是要連地天通,成為新的天子,讓人族俯首稱臣!!

人族脊樑,無人能斷!

武帝沒有歸來,難不成我等,就眼睜睜的看著人族領袖,自稱天之子,跪拜神聖?”

媚赤行一言不發。

二樓之上,黑衣少年,悵然起身。

“敢操盤人族之神聖,政勢必斬!

只恨不能生於商周,與人皇帝辛並肩作戰。

最後一位人皇,當是帝辛。

周文武王,實乃人族大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