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書怎麼看才能看得懂?王進水也迷茫,自個因為從事過塑膠擠出機的操作,知道其中的原理。而現在的這幫年輕人從沒接觸過,怎麼才能形象化,具體化理解操作概念?這是個頭痛的問題,因為第一次上講臺,比較膽卻,兩個小年青的講課雖然不精彩,但用影象的形式進行教學,這一點雖非異想天開,可也是可圈可點。

“請問一下,臺下的人員當中有誰會畫圖,請站出來報個名。”王進水注視著臺下。

“我會,我叫黃永平。”

“我也會,我叫王文松。”

停了一分鐘,沒人報名了,王進水繼續地問道:“那麼有誰會捏泥人什麼的?”

“我會。”過了好久,袁偉君站了起來。大家鬨堂大笑,捏泥人,這不是小孩子玩過家家時的玩意兒嗎,王進水是在捉弄他吧?

“安靜一下,剛才為什麼大家會聽懂?是因為楊勇與吳娟兩個用圖畫表示了枯燥的機械概念,讓內容形象化了。我找會畫畫的與會捏泥人的,是想把德國的說明書製成圖冊與實物模型,這樣的話,大家都能理解了。

圖畫大家都看到了,袁偉君,能不能用水泥現場給大家捏一個零件模型?”

這是童年時養成的興趣,袁偉君因是幹部子女,玩伴少,常在家裡一個人用麵粉和成團捏著各種東西玩,什麼兔子呀,山羊呀,桌子呀,凳子呀什麼的。聽說叫他捏模型後,早圈起了袖子,一付躍躍欲試的樣子。還別說,真有幾份天賦,根據說明書捏出的模型象模象樣的,大夥一看就明白。

他自個也後悔了,一開始就用這招教學,又怎麼會搞得這麼狼狽?

“現在,由他們五人組成教學小組,重新編寫教材。再轉授給大家。我看組長還是由袁偉君同志擔任,大家看怎麼樣?”

花花橋子人抬人,人家決定改過了,有些社會關系能維護還得去維護它,我們是為了把事情辦好的實幹家,而不是到處挑釁的戰神。

王進水與謝副縣長等碰了個頭,協商一下後作出這個決定。

能夠得到大家真心認同與尊重的感覺真好,袁偉君用木條、木板與水泥按10:2的比例製作出了塑鋼廠房的微縮模型,每一根柱每一根梁都微妙微肖。

“這樣吧,由袁老師作指導,大家每天針對模型組裝幾次,塑鋼運到後,我們自個組裝就不會生疏了。記住先後順序,每根梁上有安裝槽,不要上了柱子鋼板裝不上了。”安裝平面圖本來就是東方式的異想天開,由王進水設計的,所以,對於關鍵點一清二楚。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我看可以把每根管子編上號,那無論怎麼搞都不會弄錯了。”吳娟又出了個主意。

“這個主意不錯,值得表揚。”王進水含笑著回覆她。

“獎勵我什麼,一顆外國酒心巧克力?”小姑娘彎著脖子。

“向你們的許排長要吧,要多少給多少,叫他隨船運過來。”王進水刮了一下她的鼻子。

“運塑鋼的船明天就要進港了,三天後東西運到廠,這次沒準備,酒心巧克力下次補,每人一大包,我許排長說話算話。”許冠球老先生不失時機地接了一句話。

“這三天大家對著模型每天多練幾次,都說熟能生巧,到時大家好好地露一手,在不違紀的前提下,許排長多請幾次客,改善改善大家的伙食。”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打仗卻必需吃個飽飯。晚上我先小請一次。”許冠球也有趣,與趙支書混得熟了,把趙支書的口頭禪都學了去,黨國可不說革命的。

塑鋼材料到了,整整五集裝箱,近一百多噸,吳娟在車上清點並標上編號,再一根一根的扛下車去,每扛下一根就根據編號與模型對照後放到指定的位置,第一天下得有點慢,只下了二車不到些。第二天大家熟練了很多,並且管子越少,查詢越容易,到傍晚時已只剩下一車了。車間的地面上,架子連接起來,懂行的人可以清楚地看出幾間房幾道門。第三天,料下完的時候,車間的鐵皮瓦楞板牆體已經開始豎了起來。

“大生產呀麼嗬咳,加油幹呀麼嗬咳。”趙排長又用他那跑調十萬八千裡的嗓子吼了開來,聲音沙啞,可充滿穿透力。

王進水的日記裡寫道:8月6日,晴

第五集裝箱的料已經下完,在大生產的歌聲中,大家按照模型上的編碼一根一根地把料排在場地上,根據編碼清點,今天下料一千一十根,鐵皮面板270平方米,新工人們開始組裝,完成地面框架的搭建。

8月7日,晴

今天進度超出想象,四十個小夥子與十六個民工一起參加塑鋼房的搭建,搭積木一般,一天時間完成了除房頂外的所有建築部件的搭建,塑鋼鐵腳手架也搭建完成,原計劃五天完成的任務只用了一天,這得歸功於大家的努力,其中,袁偉君的模型與吳娟提出的給每根料編碼起到的作用特別的強。

8月8日,晴

考慮到上樑有較大的危險性,小組討論決定所有高空作業由趙支書的建築隊完成,所有新工人在地面把料組合成元件傳遞給民工,到傍晚時分,房頂主體結構搭建完成,明天開始封頂。省報記者與地方媒體共十一家到現場採訪。

德方漢若威工程師下飛機趕到現場,在接受採訪時連連豎起大拇指,誇獎工人的安裝速度,表示,原計劃要二十天的,今天是第一天趕到,結果發現他根本不必來,這是東方智慧引起的東方速度,東方奇蹟。

8月9日,陰

房頂瓦楞鐵皮安裝完畢,工人們開始安裝下水管、地漏等等輔助裝置,電工已經進場接上裝照明用電,為二十天後的機器進場作好了準備。

整個安裝過程中沒有一根鐵釘,很少量的螺絲,這在地方安裝史上絕對是第一次。漢若威工程師表示,全塑鋼作為主材料的生產車間,即使在德國,也從沒有人搞過,這在國內屬於首次,世界上是不是屬於首次,他回去後再去查核相關資料,如是的話可以申報凹尼斯世界紀錄。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