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得最快的速度調查一下,木材廠的樟樹哪裡來的,你想一想看,一棵樟樹,樹身就這麼一根,而樹冠卻很大很大,所有樹枝加起來起碼是樹冠的二倍,當木材沒什麼用,當我們提取樟腦的原料絕對是一等一的,木材廠兩天發一車樟樹到外地,那麼,在它的來源地,樹冠原料一天就有兩車被浪費了當成了柴火,這個數量有多大?”從木材廠回來後,王進水又一次召開領導層會議。樟腦的產量決定於原料,解決了原料來源,一切都有了依靠。一天三十噸,一個月就有九百噸的樹枝,足夠供應廠裡生產的需要了。這比依靠村民一擔一擔地送進來可靠得多。

“我在試車期間已問過運樟樹過來的司機了,主要是兩個林場,一個是苗遼林場,本縣的,一個是蒼山林場,就隔壁縣的,距離這裡四十多公里。”李西金確實是個有心人,在王進水想到的同時,他也一樣地想到了,將來的路將怎麼走。

苗遼林場?王進水心中一顫,多少青春的回憶,當年,就是在這個林場裡,認了洪錦田洪老為師,所以,才有了現在這些奇遇般的經歷。當地政策,接班之前得先到農村裡鍛練三年,就這麼著,王進水被分到了苗遼農場,從事閥木工作。

不過,關於樟樹林的記憶倒是不多,有點印象的就是每個村的村口都有幾顆大樟樹,夏天一到,大家都坐在樹下乘涼,不記得林場裡每一片山區裡有大片大片的樟樹林了,不過林場太大,總共三百多平方公里,自個的活動區域也就十幾公裡的範圍,沒看到也是十分正常的事。

打聽下來,苗遼林場的場長鄭愛民還是初中的同學,上任剛一年,接的是父親的班。老同學之間好說話。

“明天你上林場來玩一下,我們一起打野豬去,廢樟樹枝?你自個派車派人,拾到的全歸你自個。這還要什麼錢啊,老同學嘛。”林場是國營的,還沒有商業概念,每年國家給的護林費一項省下來,日子過的就很滋潤了,國家給二元一畝,林場給村民是一元五一畝,幾百平方公里的山林,要扶育的每年都是幾十萬畝的,這一塊省下來得有幾十萬左右的錢,林場職工不到百人。加上山高地廣,平時在林區裡種些瓜果蔬菜,挖個魚塘什麼的,多了許多額外的收收,私下裡在深山搞了個小水電,世外桃園般的日子。

因為要運木材出去,林場的機耕路造得倒是不錯的,拖拉機能夠輕鬆地開進去,王進水帶著弟弟王飛翔兩人開著拖拉機來到林場入口,鄭愛民早已開著個吉普車在山口等候,七轉八轉,轉到了樟樹培植區,已被砍掉很多了,可沒砍的更多,一望無際的,不知有多少萬畝,地下全是樟樹枝。因為樟樹中的樟腦有驅蟲的效果,所以,不易腐爛,大部分完好地留在地下。

“樟樹種植區林場裡總共有七塊地塊,這是其中最小的一塊,距離縣城近,又有魚塘,所以,先帶你們到這裡看一看。”鄭愛民指著滿地的樟樹枝說,“你們要,民工費用自個付,給林場職工幾包香菸錢,儘管運去就是。”

“同學交情歸交情,錢還是要給的,這樣,你們共七個林區,一個林區就算一萬吧,每月結算一次,老同學你給林場的職工們買一包煙抽。每次來運時,我們還得要他們帶個路什麼的,那個煙錢我看著給。”王進水繞著這塊樟樹林足足走了三小時,還沒到盡頭,地上全是枯枝,上好的提取樟腦的原料,這一塊地估計都得有上千噸。

沒在林場呆過的人不清楚山林的概念,一座小小的山峰,一算面積都是上百畝的,一畝地的枯枝隨便一撈就會是好幾拖拉機。捆得好的話,一拖拉機可以拉三噸的枯枝。

“這太多了,不過,聽說老同學現在辦了個廠,有錢,那麼我就卻之不恭,替所有林場的職工謝過你了。”鄭愛民提起了魚杆說,“我們現在去甩兩杆,回來吃晚飯,晚飯後再一起打野豬。打了野豬明天再談正事。”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還有什麼正事可談?都說好價格了,估計今天不陪他玩好,明天的合同就不會簽字。

釣魚練的是一個耐心,不過,人工塘,魚多,還是比較容易上釣的。打野豬這活可真的幹不了,王家兄弟雖然也在林場呆過,可從沒摸過獵槍。可是,為了樟樹枝的合同,只能舍命陪君子了。

在山林裡跟著跑,發現打野豬比想象的要簡單,野豬的領土意識很強,白天看好他的活動軌跡。夜裡走過去,只人看到前面有綠色的亮光,拿手電照著,它就呆呆地不同了,走到只有五六米的距離,瞄準了轟的一槍,一切搞定。

“老野豬沒這麼好打,這次打中的準是豬仔。”鄭愛民一邊說一邊往前走,提起來一看,真的,只是一隻十幾斤重的小野豬。

就著野豬肉與魚肉喝了半夜的酒,鄭愛民場長在合同上簽上了字。

“明天,你們儘管組織拖拉機來運,只是有一點一定要注意,除了樟樹枯枝外,其它的樹不能拿,萬一被人認為到林場偷樹,老同學的面子就沒了。”鄭場長吩咐了一下護林員,叫陪著運貨。

一塊林區,三十輛拖拉機足足送了十天,每天三到四車,共一千車左右,足足二千多噸,場地都堆滿了。

其它幾個林區也抓緊運吧,誰知到了哪一天一想不對,又不給我了呢,王進水吩咐拖拉機手沒日沒夜地開工,運到當場把運費結算,一天也不拖延。

三個多月,近二萬噸的樟樹枝堆滿場地,王進水看著心裡樂開了花,七萬元加拖拉機費,就拿下近一年的原料,省卻了多少的心事,以前,每天都得計算,萬一天氣不好,村民沒人去砍樟樹怎麼辦,我們不就得停產了。並且,因為時間急,有時候在質量上就無法把關了,一些比較比較狡猾的村民會把其它雜木夾到樟樹枝中,一不小心也會被投入到反應釜中,導致蒸出的樟腦收率降低,產量偏小,有了庫存,不用等米下鍋,把關的時間就比較充足。

“你看,我們庫存足著呢,不在乎你的一擔兩擔。”只要質檢員這一句話一出,這麼一來,農民再把樟樹枝運過來,就不敢作假,價格上也不敢討價還價。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