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不是太草率了,人家第一次來認個門,結果出現這麼大的變化,心理上受得了嗎?”王進水擔心地說。

“怎麼草率了,大過年的,喜上加喜,又有這麼多國際友人與僑胞公證。”爸爸不知從那裡冒了出來。

因為會所的菜好,環境好,象戈培爾與漢若威及一些對中國風俗有興趣的外國人春節八天假期約好在這裡過個中國年,講的是個中國味。張燈結綵,舞獅與美食。

“到了那一天,我們給外賓免費,加上一些親朋好友,這事肯定給辦得倍有面子,讓我跟他爸說去,你們等著。”爸爸剛與高老聊得開心,感覺極有希望,借個理由跑出來向家人通報一下好消息。

“高老,難得兩個孩子情投意合,要不,我們把他們的親事定了?過年是件喜事,我們就喜上加喜吧。”見談得投機,爸爸王英直截了當地向高九畹的父親提了出來。老年人善於察言觀色,看到高老願意到這裡過年,就清楚這事的成功把握已是90%以上。

“接觸過一段時間,知道你家兒子的人品不錯,女兒託付給你們我心裡也放心,不過,還得到村裡轉一轉。”高老的回答讓王英有些摸不著頭腦。嫁女兒與村裡有什麼關係,還要轉一轉?既然人家這樣提出了,不答應不好,就陪著轉一圈吧。

高老笑咪咪地回來了,途中什麼也沒說,只是點一點頭。

訂婚作為僅次於結婚的重要環節之一,不僅是兩個人的事情,更是兩個家庭的結合。在兩個老人家的操作下,過年還有幾天的時候,訂婚進入了正式議程。

“親家,訂婚儀式就放在大年夜吧,大家一起熱鬧熱鬧,男方媒人我們打算請村支書與許冠球老先生,你看這樣行不?”王進水爸爸的回覆有些異想天開,中國人訂婚放在大年夜,這個選擇很少見,媒人到是中規中舉,二個德高望重的老先生,許老先生過年不回德國,在這裡與大家一起,樂得做個現成媒,王英與他一說,樂開了花。

“我們在這裡人生地不熟的,委託親家給找個現成媒?”高老想了一想,感到有些為難。

“女方媒人就請兩位國際友人戈培爾與漢若威擔任了,難得他們不遠萬里到這裡來。我試著去說一說?”外國友人擔任媒人,這個做法在那個年代極少見。為什麼會想到這個問題,是因為高九畹的一頭金髮,引起了王英的好奇心,一開始以為她是外國人,後來,細看一下眼球,是黑眼睛,不是藍眼睛,才知是中國人。

兒子喜歡熱鬧,化工研究院剛辦需要有宣傳的效果,王英雖然不喜歡兩個孩子冒險的性格,可是,對於什麼樣的宣傳有利於兒子的商業運作還是有幾份瞭解的,讓國際友人做現成媒,在事業上絕對是一件可以引起一定鬨動的事件,有國際友人背書,證明企業有合資的背景。

“這事就由親家打個招呼了,”女兒的金髮還有這一份國際範,高老聽了點頭答應。

“兒子啊,你跟你的兩個德國朋友商量一下,做個現成媒。”王英喜滋滋地把王進水叫到一邊,低聲地對他說道。

“哦,我們不久後有了一個中國的弟媳。正宗的中國式訂婚儀式是怎麼樣的?”聽到請求,兩位老朋友開心地笑了,零距離地瞭解中國的婚禮文化,是他們的夢想旅遊節目之一呢。

年夜飯前,訂婚儀式開始了,三聲炮仗聲催著客人們可以入席了,男方由媒人村支書擔任司儀拖長聲音高喊,“男方聘禮,禮金10001元,女方人才萬里挑一。”

底下響起哇的一片尖叫聲,當時的年收入不到五百,訂婚一般都是一百以內的,當然,王家有個牆紙廠與新辦的化工研究院,這個數額並不算大。

“男方首飾,鴿血紅寶石戒指一枚,耳環、手鐲、項鍊各一幅。”鴿血紅寶石戒指價格不菲,但村支書並不識貨,聲音裡沒有半絲的激動,也沒引起大家多少的尖叫。+

女方的訂婚裝是自個另時改裝的,雖然不如購買的精美,但別出心裁,讓大家見識到女方的心靈手巧。

又是三聲炮仗聲,表示介紹儀式結束,可以上熱菜了,廚房上了八道熱菜。

與正式的結婚相比,訂婚宴的菜式沒有特別的講究,代表著年年有餘的魚,百年好合的蓮子百合湯等幾道菜是必不可少的,反正一句話,菜名必得吉利。

“這麼多的禮金怎麼用?”高九畹的兩位女伴阿琴與阿滕很自然地成為本次訂婚宴中的伴姑,低聲地在高九畹耳邊耳語。

超過了一般人家太多,好象我愛財似的,其實,我愛的就是這個人,高九畹聽了心裡有點想法。低聲地把王進水叫到身邊,耳語了好一會兒,王進水連連點頭。

“還沒結婚呢,就這麼親熱,什麼悄悄話給大家說一說。”弟媳潘蓮打趣道。

“不是悄悄話,高九畹說,禮金歸她了,用途就由她支配,她想把禮金換成幼兒園的玩具,免費送給家裡窮的小朋友們。”王進水用目光徵求了高九畹的同意後,當眾向大家宣佈這個訊息。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拿自個的錢買玩具免費送人家?當時義工慈善之類的活動沒有興起,社會上雖然提倡學**,但也多是些用力所能及的體力幫助人家,拿錢造橋鋪路的也偶有所聞,但極少見到人家拿錢支助幼兒園的,飯桌上響起了嗡嗡聲。

“作為今天的媒人,我想有一件禮物送給這一對新人。”王進水與高九畹向戈培爾敬酒時,戈培爾樂不可支,舉杯喝完後高聲地向大家宣佈。

在訂婚的場合裡,媒人接受謝媒禮是習俗,倒過頭來送禮,這又是一件奇事,聽得老外用半準不準的中文說出這樣一句話,三席的人都安靜下來了,想聽一聽這個德國人送出的將會是什麼驚天的大禮。

“新郎剛剛成立了化工研究院,有三百畝的地還沒有建議,我要送給他們的訂婚禮物是一個中德雙方的合作項目。”工培爾學著村支書的樣子,拖長了尾音。

是什麼專案呢?大家都豎起了脖子。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