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妹,等一等,你剛才說什麼來著?”王進水突然想到了一些什麼,心中一動。

“說到大學老師如何兼職賺錢,這是現在很正常的社會現象啊。怎麼啦?”妹妹感到大哥的話問得有些奇怪。

“哥問的是最後一句的幾個名詞。”王進水把身子往前傾了傾。

“高階、大氣、上檔次。我們學校的流行詞。”王燕用手指頭點著,點一次說一個字,慢慢地吐出這幾個字。

“高階、大氣、上檔次;高階、大氣、上檔次。”王進水一遍又一遍地念著這幾個字,有些痴了。

“哥,你怎麼啦?”妹妹看著王進水的樣子,眼睛迷茫地盯著天花板,用手在王進水的眼前晃了幾晃,也不見哥有什麼反應,有些慌了。

“沒什麼,哥得上床休息一會兒,累了,腿也有點兒痛,等一會弟弟回來,我們兄妹三人再聊。”王進水一跛一跛地拄著柺杖回到自個的房間。

名稱代表著旗號,旗號響亮,跟從的人就多,旗號不響,不可能有大的發展,從古至今都是如此。所以,才有劉邦的打著為義帝發喪的旗號廣收民心,有曹操的挾天子而令諸侯。爭天下如此,商品推銷也一樣。如果牆紙的名稱隨便地搞一下,比方說給個名字叫阿狗牆紙,無論質量多好,保證沒有一個人願意化錢購買。

飛翔牆紙,這個名稱合適嗎?以中國人的傳統而論,這是一個不錯的名字,乘風而起,直達九天。可是,現在的時代不一樣了,社會上的普遍常識是中國是發展中國家,西方是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撇開社會制度方面的因素不論,從經濟與科技論,中國人自個已經認清現實,至少,在目前確實是技不如人,要趕超上他們,至少也得幾十年的時間。三年趕英,五年超美是一句夢話,現在,國人的夢已經醒來,不再自欺欺人。可糾枉必然過正,一旦發現自個落後,立馬認為自個什麼東西都不如人家。對於商品名稱而言,用中文命名的,少人問津,帶個洋字型的,立即受人追捧。

商標用洋字譯音,代表著高階大氣上檔次,容易推向市場。我們現在是經商,為什麼不這樣幹呢?企業搞兩個商標,一個是原商標,走群眾路線,一個來個譯音的洋商標,迎合城裡人的口味。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以回憶者的眼光科普一下知識,商標法透過的時間是1982年8月,在這之前,你喜歡給商品命名為什麼就是什麼,沒有人會跟你打官司,而那時的時間點是1982年6月底,還是屬於你自個可以自由地給商品命名的時代,商標法的宣傳更是沒有開始。弟弟是開印刷廠的,更是方便,想在牆紙上印上什麼,開個模子立馬就可以給印上去。

弟弟回來了,與妹妹的火車票都已買好。

“哥,你有什麼事,我們四人合計合計。”弟弟把弟媳也叫了過來,對於牆紙什麼的,弟媳常到省城的賓館去看圖樣,然後照片拍回來仿製,也有些心得。

“我們的廣告都已經打到省城,仿製國內別的廠家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偷師學藝總不是光榮的事。我想,我們一起商量一下兩件事,一件是牆紙的設計,我們要有我們自個的樣式;一件是商標的名稱,我們得打響自個的商標名。”王進水把自個的設想告訴了大家。

“明天,弟弟到妹妹的學校裡請老師設計牆紙,我們多給錢都可以,得跟老師說清楚,給我們的牆紙底稿不能再給別人,最好是叫他們寫一張宣告,籤個字。”

這是王進水從國外學來的招式,國內,沒有商標法也沒有專利法,暫時還沒人這麼做,如果說有,就如同個人籤的生死狀。有字在手總比沒字在手好,誰能保證將來的事會怎麼樣呢?

“這個老師肯定不會同意的,他們怕的是簽字了,接私活的事萬一被學校知道,影響他們的前程。現在的培訓什麼的全是私下裡幹的,人人都在幹,學校也知道,但誰也不會去說穿,可簽字留證據就不一樣了。”妹妹說出了自個瞭解的情況。

“不簽字有幾個擔心,萬一產品熱銷,我們被人家仿了是其中的一個;萬一老師設計的東西是抄別人的我們被別人告了怎麼辦?國外,這樣的官司常有,企業現在還小,不會出現這種情況,可我們已經進軍省臺了,誰知道幾年後我們會不會進軍中央臺呢,到時出現這樣的結果,是很有可能的。”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可人家說的也是實情,繞不過這道彎。

“或者說,我們成立一個設計組,妹妹,你自個當組長,老師們當顧問,根據設計稿多少支傳給他們顧問費,不用他們簽字,就說免費參謀一下,我們自個記賬吧。”王飛翔提出自個的折中方案。

“這事先這樣吧,我們另外搞個什麼能對外打得響的商標名稱呢?”王進水開始第二項的討論。

“搞個外國譯聲是好,可是,我們的村民們看不懂啊,哥,另外,我們還打過民族品牌的大旗,媒體都採訪過的。”王飛翔提舉出前段時間的例子。

“這個好辦,企業名稱不改,商標可以搞兩個,飛翔商標保留,另外再搞一個,哥已仔細想過這個問題了,低檔的與最高檔的用飛翔商標,一個普通色一個金色,中檔的用譯名商標,人家來檢查也能通得過。”總有一天,中國人會有錢的,名聲響亮了我們要用回自個的中文商標的,乾脆,最高檔的用金色系,作為民族品牌。

觀點得到弟弟與妹妹的認可,可是,怎麼個先擇一個響亮的譯名呢?

“我看,把中文意譯成英文,再取英文的中文發音諧音,這樣不會有官司。人家說起來,我們可以響亮地回答,這是民族品牌走向國際化。如果挑了個現成的洋品牌譯成中文,說不定那一天他們進軍到了中國,就會引起一場官司。”王進水進一步給出自個的設想。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