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最理想的給自己充電的機會。省級研究院的資料室裡,什麼樣的合成資料都有,王進水開始起早貪黑地貓在資料室裡讀各種期刊、出版物、研究報告之類,梳理著國內外有關化工合成方面的各種各樣的材料。

在查資料的第三天,同宿舍的盧貴平找來說:“值班室裡面有你的掛號信與一個大包裹,一定要本人簽字,快過去一下。”

王進水開啟掛號信一看,是家裡寄過的,整整六頁,信上寫道,勞動服務公司的工作進展得十分順利。第一個月就向合成廠裡面拿了一萬個箱子的印刷合同,弟弟很聰明,印出來的紙板箱質量得到廠裡面的高度認同,一致認為比原來採購的質量要好很多。印刷材料成本要比你離開家前那晚我們討論的結果還低,八個工人做了五千業務,扣除包括工資以內的所有成本後,沒想到,第一個月的利潤就有2800塊,相當於父親在廠裡五年多的總收入了。

廠裡經過討論決定,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裡,慢慢的把所有的印刷業務都轉給勞動服務公司,現在正在擴大生產招收新工人中。禮堂的場地正式簽下來了,還包括原來的村倉庫。

規模大了人工印來不及,加上工人水平不一樣,印出的紙箱有色差,有沒有印刷方面的機器,你在省城資訊靈,給我們打聽一下,我們計劃進一臺。進了機器後還得接三相電,供電所的人已經來過了,多虧潘主任打招呼,費用列入國家扶持待業青年的專項資金裡,不需要我們出錢。

飯店的生意也不錯,第一個月有300左右的利潤,咱家裡投資進去的錢全部都收回來了。

包裹裡面是一些土特產,老工人們送的,因為我們開了印刷廠後,他們的子女由待業青年變成了有正當工作。招工的訊息放出來,很多老工人都託關系叫我們照顧他們的子女。

在包裹裡我們夾了300塊錢,給你在省城做花銷,不要給家裡節省了,家裡的日子會蒸蒸日上的,機器的錢有關部門批覆,可以由工商銀行辦貸款的形式借給我們。

村裡給了我們二間地基,條件是替他們安排五個待業青年,正在動工造新房子中。現在,我們一家的面子大著呢,磚廠答應可以先賒賬,什麼時候有錢什麼時候再給,新年你回來就可以住上新房子了,裡面帶洗手間,潘蓮向大賓館裡仿的,全村第一家。

弟弟與潘蓮的感情很好,雙方家長商量後打算在今年年底把婚事辦了。你得空看看有什麼結婚需要的衣服手錶之類,到時候給他們買一些。不用擔心錢,到年底,我們家就是萬元戶了。

萬元戶,在當年是一個很時髦的名詞,代表著財富與地位。一個月就走上正軌,並且帶來了家族在社會上的地位的變化。真是想不到,王進水十分開心,沒了後顧之憂,可以好好放開手腳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了。

在化工研究院的圖書館裡,有著許多在其他地方難以找到的內部資料,還有大量國外的期刊。當年國家外匯極其短缺,能夠拿出來訂閱國外期刊的錢更是寥寥無幾,也只有這樣的學術機關才能訂閱這麼多各種類型的期刊。在資料室裡,王進水不時能夠見到一些外單位前來查閱資料的人員,據說,這也是需要達到一定級別的單位開具證明,研究院方面才會接待的。

資料室白天看資料的人很少,因為大多數人都有手頭的工作要處理,不可能跑到資料室來躲清靜。不過,到了晚上,人就多起來了,王進水碰上過幾個埋頭做翻譯的,一打聽,才知道他們是要翻譯一些專業文章拿到中文期刊上去發表,每篇譯稿能夠得到幾塊、十幾塊錢不等的稿酬……,並且,文章可以換職稱考評的積分。

王進水最早聽到有人這麼說的時候,不禁目瞪口呆。錢倒無所謂,家裡勞動服務公司走上正軌了,機關單位裡,最講究論資排輩,自個是初中文憑,要想開啟上升通道,這絕對是條捷徑。

“老弟,你現在是一個人吃飽了全家不餓,等你到我們這把歲數,就知道錢不夠花了。”一位看上去30來歲的幹部拍著王進水的肩膀,略帶些自嘲地說道。

“也不能完全這樣說。”另外一名翻譯者連忙表白道,“稿費什麼的,也不是主要原因。咱們國家封閉的時間太長了,很多實踐部門的同志都不瞭解國外的動態,我們利用業餘時間翻譯一些好文章出來,也是讓他們能夠開開眼界嘛。”

“對對,利公利私,一舉多得。”先前那位大嘴巴的仁兄趕緊附和道,大家私底下的聊天,沒準就會被哪個多嘴多舌的人傳到領導那裡去。利用業餘時間幹私活掙點外快不算什麼大錯,但公開宣揚就不合適了。如果加個冠冕堂皇的大帽子,事情就好聽了,領導也找不著理由來追究。

唱高調的那位翻譯者倒是注意到了王進水,他滿腹猜疑地看了半天,然後問道:“小老弟,你貴姓啊,怎麼稱呼?”

“我姓王,王進水。”王進水一邊說著,一邊在空白紙上寫著自己的名字。

“嗯嗯,好名字,好名字,腦子進水了,你父母一定是高階知識分子了,能夠給你取這麼有學問的一個名字。”那翻譯者帶著嘲笑的語氣說道。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王進水笑著自嘲著說道:“大哥你說笑了,腦子進水唄,生我時這不在宣傳大慶鐵人王進喜嗎。我父母是地道的小地方人,谷坦縣,你們沒聽說過。”

“谷坦來的?”那兩個人互相交換了一個眼神,心裡都踏實了。大院既包括了辦公區,也包括了宿舍區,經常有些職工的子女也會到資料室來看書。這二位見王進水年輕,擔心他是某位領導家的孩子,所以說話時加上了幾分謹慎。現在聽他說父母的確是普通人,那麼也就不足為慮了。

“小王,不錯啊,能夠看英文資料,怎麼,你父親是英語老師嗎?”大嘴巴仁兄恢復了大大咧咧的態度,他翻看了一下王進水正在看的雜誌名稱,隨口問道。

“不是,自學的。”王進水道。

“自學的?了不起呀。”?三個人就這樣認識了。那兩位也都是借調幹部,大嘴巴仁兄名叫呂思江,之前是化工廠的工程師;唱高調的那位名叫顧正康,是海鹽省某農藥廠的工程師。兩個人都是運動前的大學畢業生,學歷頗為不錯,在各自的單位也都是業務尖子,所以才會被借調上來工作。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