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都觀。

西廂茶室。

吳關與一名小道士對面而坐。

小道士正是清淼道人的弟子。師傅死後他無處可去,好在玄都觀香火旺盛,不在乎多他一個吃飯的,好心的道長便任他留下居住。

吳關登門時,小道士剛做完晚課,已睡下了。

觀內執事招呼他起來,說有貴人,小道士心裡不免犯怵。

上次貴人來訪,他死了師傅,據說師傅的屍首已被挖了出來,這兩天就要抬回玄都觀,想想就是一身雞皮疙瘩。

極不情願地隨執事到了西廂茶室,見到吳關,小道士大大松了一口氣。

他迎上前去,拉住吳關的手道:“你也從牢獄出來了嗎?過得可好?”

問完了話,想到吳關是以“貴客”身份來到玄都觀的,自然過得很好,至少比自己好出許多——小道士有些尷尬。

吳關的熱情立即緩解了尷尬,他也拉住了小道士的手,讓他坐下,並對立在一旁的執事道:“我們的談話,不方便旁人聽到。”

執事立馬退了出去,臨出門還道:“貴人有什麼吩咐,開門支使一聲即可。”

“多謝。”

待執事離開,吳關忙轉向小道士道:“上次我借用你的衣服,蹀躞中有幾樣東西,你簡單介紹過。”

“那個啊……”小道士摸向腰間蹀躞上掛著的皮袋,道:“送您那只能將字變大的水晶片兒,好用嗎?”

“好用。”敷衍一句,吳關切入了正題,“我記得你還有一小瓶膠水,你說那膠質地細膩,粘而不連,是易容專用的,你還說清淼道人有製作人皮面具的手藝,你偷偷學會了……你這些話,能信幾分?”

小道士感覺不妙,沒正面回答,而是問道:“怎麼了?”

吳關怕惹麻煩,沒敢將秦王扯出來,只拿自己舉例道:“假設……假設我需要變成另外一個人的模樣,且今夜就得變,你能做到嗎?”

小道士扶額道:“揮刀自宮可能更快一點,真的。”

吳關:……

小道士:“還能直接變成女的呢,真的。”

吳關的拳頭攥緊,鬆開,攥緊,再鬆開。

是我太好說話,以至於這孩子在我面前這麼皮的嗎?

吳關深吸一口氣,壓下無奈道:“你是壓根不懂,純粹吹牛,還是懂點,但沒把握。”

“我確見過師傅幫人易容,僅一次,那之後,師傅再沒用過這門手藝,他也不準我問……我倒是偷偷在自己臉上試過幾次,有一次還真整得跟師傅樣貌有七八分像……”

“你是說,你,一個小孩兒,易容之後跟一個老頭有七八分像。”

“七八分應該有的吧,”小道士一邊思索一邊道:“若我懂些丹青之法,就更有把握了。”

吳關反應了一會兒,才明白,丹青之法就是繪畫的意思。

他一把拉住了小道士的手腕道:“就你了,長安城裡最好的畫師給你打下手,總可以吧?不僅畫師,還可找一位擅長描畫妝容的女子,集三家所長分工合作嘛。”

說話間,他已拉著小道士出了屋子。

玄都觀執事一見吳關,臉上立即堆起了笑。

吳關搶在他的恭維話出口之前,道:“這人我要帶走用用,明天送回。”

“沒問題,沒問題。”執事在前頭引路,直將兩人引到玄都觀正門口。

小道士哀怨地看著執事,彷彿在看一個人牙子,而他自己正是被拐賣的可憐孩童。

吳關所乘的是一輛十分華麗的馬車,此車由皇帝賞賜李神通,是正兒八經的皇家車輦,入夜戒嚴後,乘此車在長安街道馳騁,巡街兵卒通常不敢過問。

此車李神通沒坐幾次,倒是他的倒黴兒子李孝節常常乘坐招搖。

這回借給吳關,以規避戒嚴帶來的種種不便,也算物盡其用。

看著車內華麗的裝飾,小道士低聲問道:“咱們這是去哪兒啊?”

吳關猶豫了一下,還是決定別嚇唬這孩子。他含蓄道:“你只需知道,幹好了這件事,報酬你這輩子都吃不完,要是運氣好,說不定還能混個道教神童的名聲,名利雙收。”

“騙人的吧?”小道士搖頭道:“咱倆一同坐牢時你對我挺好,我也念著你的好,所以……真不用說得這麼天花亂墜,哪怕沒有報酬,我也會幫你啊,只要……你別嫌我手藝差就行了。”

嗯,主動降低心理預期,挺好。

夜晚的長安,街面開闊無人,馬車行得快極了,不足半個時辰,吳關就將小道士接進了清河王的別院。

兩人回來時,同樣匆匆被接來的畫師剛畫好一副太子像。

吳關向秦王引見了小道士,當然,他隱瞞了秦王的身份。

吳關指著秦王道:“你需將眼前這位貴人,變成畫像上的模樣。”

小道士的目光在秦王和那畫像之間逡巡了好幾圈,道:“有幾分像啊。”

親兄弟,自然是像的。但沒人接他的話。

“那……我就盡力一試吧。”小道士道。

得了句準話兒,一屋子人揪起的心多少放下了些,秦王妃率先對小道士道:“描畫妝容我還算擅長,若有用得到我的地方,小友儘管吩咐便是。”

小道士已完全沉迷於研究規劃易容之法了,有些不耐煩地“嗯”了一聲,自始至終他都沒看長孫氏一眼。

吳關默默向長孫氏拱手,代為賠罪,長孫氏連連擺手,毫不在意。

小道士自腰間皮袋內掏出一個小瓶,和一根指甲蓋寬的竹篾。

他開啟小瓶,將竹篾探入瓶內,取出少許膠質,一邊往秦王臉上塗塗抹抹,一邊跟畫師商量道:“畫像上這位,臉頰更寬些,尤其顴骨處,我在這裡塗一層厚膠,以求相似。”

畫師點頭,又道:“可是畫像上這位,眼睛要大一些。”

小道士又往秦王眼皮上薄薄地塗了一層膠質,道:“將眼皮向上粘,你看,眼睛變大了,這樣像了嗎?”

……

兩人有商有量地在秦王臉上動作著,反觀秦王,不僅被人就長相評頭論足,還要忍住膠質糊在臉上的悶熱。

近兩個時辰後,當李世民看到銅鏡裡的自己——那張臉經小道士細心雕琢,又經畫師在膠質上描畫膚色,最後由長孫氏修飾細節,已跟畫像上別無二致了。

“像,太像了。”

李世民覺得兩個時辰的煎熬值了。他端過燭臺,上下左右地打量著自己的臉。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小道士忙提醒道:“離火遠些,這膠質怕熱,而且……無論貴人要用這張臉做什麼,還是從速吧,天熱,這些膠恐怕撐不了太久。”

李世民放下燭臺,大手一揮,對一眾文臣武將道:“整裝,咱們出發!”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