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劍奴,乃是華禹大陸的歷史上最負盛名的鑄劍大師之一;而且他們夫妻更是繼干將、莫邪兩位上古先賢之後,冶煉鑄造路上當之無愧的第一高峰。

這位鑄劍大師早年的作品,全部都是按照傳統規格尺寸鑄造而成的典型華禹兵刃:比如說單清泉佩帶的那柄二指寬軟劍——瀟湘;古戒如今隨身佩帶的三尺寶劍——紫電;還有那一柄不知散落在哪個角落的長劍——青霜;以及刀疤男手裡那一柄沒有刀顎的古苗 刀——傾城等等……

而他在盛年時期、也就是徹底遁入魔道之前,鑄造出來的最後一把正統兵刃,就是如今掛在姜小樓姜三爺腰間的那一柄青芒神劍了!據說,正是這柄被竹海劍池當作鎮派之寶的三尺青芒劍,才會使得北海劍奴徹底對自己的冶煉天賦產生了懷疑。

無論他之前鍛造出了何等水平高超的神兵利器,他都自認為沒有脫離開干將莫邪夫婦的影子;而他也覺得自己窮盡一生的努力與心血,也終究無法突破這個看不見的束縛;所以從那以後,他便再也沒有鍛造過一把符合傳統規格的兵刃了。也正是憑著他之後那些怪模怪樣、用途不一的所謂兵刃,才讓天下習武之人都說這位北海劍奴為心魔所困,徹底淪為了魔道中人。

這三尺寶劍,就是名門正派;劍尖帶鉤,就是邪門歪道;類似這種分類方式雖然簡單粗暴的近乎於可笑,但憑著接受度更高,分辨起來更加容易,也就廣受武林人士推崇。從那之後,本來人人交口稱頌的北海劍奴,就變成了令人聞之色變的北海劍魔!

至於說如今握在沈歸手中的雌雄對劍——春雨、驚雷;就是北海劍魔夫婦二人此生的最後遺作。

不過據說這對夫婦的性格都非常孤僻,所以一直都過著離群索居的生活。據沈歸自己的猜測看來,之所以老叫花子伍乘風,能從他們夫妻二人手裡套出這麼多的神兵利器,可能是因為他們三人之間,同屬墨門遺脈的原因所致。

墨家弟子,一脈化三支。這楚墨遺脈當代的掌門人,便是沈歸的師傅——老叫花子伍乘風了;而擅長機關、冶煉、鍛造等等機巧技藝的秦墨遺脈、由於他們的獨門技術,對於戰爭與殺戮可以起到決定性的巨大作用;所以在這千百年間,秦墨門人也就遭受到了極大的衝擊與迫害。時至今日,所有人都認為秦墨一脈的傳人與弟子、早就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之中;但沈歸卻有一個令老乞丐聽完之後、都沉默不語、未置一詞的猜想……

他認為這位冶煉大師——北海劍奴,應該就是秦墨傳人、而且很有可能就是當時的秦墨門長!不過北海劍奴這一生無兒無女、又從未收徒;就連生爐子、拉風箱這種粗使活計,都是由劍奴夫人從旁代勞的。

所以也就是說,如果北海劍奴臨死之前,沒有給世人留下任何機關手稿與鑄造心得的話;那麼這秦墨一脈的傳承與文明,就真的已經徹底斷絕了。

至於說齊墨遺脈的分支、雖然弟子眾多,甚至就連沈歸的丈人公李登李齊元,都

可以視作齊墨當代傳人;不過由於秦墨身上的汙名過甚,所以飽受牽連的齊墨一脈,不得不改頭換面、成了北燕魯東路的儒林學派;也正是因為這個從善如流的變化,才使得齊墨一脈得以繁衍生息至今。

不過這樣的齊墨、到底還能不能算是墨門弟子呢?這個問題只怕就連他們自己、都已經說不清楚了。一個變了味的齊墨——儒林學派,已經無法肩負起傳承墨者精神的重任;而隨著北海劍奴夫婦的消逝,秦墨一脈的機巧與技藝,也統統化為;了一縷煙塵;至於說一師一徒傳承的楚墨,由於伍乘風與沈歸都還在世,所以建制可謂非常完整;但由於楚墨一脈歷來結構鬆散,流傳至今時今日,在華禹大陸上浩如煙海的江湖客、遊俠兒,也沒幾個人還記得有這麼一對師徒,是天下江湖人的總門長了!

所以對於墨者來說,現在的狀況如果說句日薄西山,都未免有些託大了。而伍乘風與他晚年收入門牆的弟子沈歸,就是墨家一脈的最後兩位守靈人。也不知道墨家的開山祖師,如果在天有靈的話,看到這門曾經興旺發達的諸學之首、落倒今天這個收場,心裡會是個什麼滋味兒呢?

正因為北海劍奴承襲了秦墨機關術與冶煉術的全部精要,所以他在被人稱之為北海劍魔創造出來的作品,個頂個都怪異的很。就比如說曾經令沈歸茶不思、飯不想的火器——墨雷,就是一種融合性的試驗作品,想法十分前衛、理念也非常先鋒;可沈歸手裡這一雙雌雄對劍,明明是他封爐的最後遺作,卻為何又回到了最初的原點呢?

春雨,劍長三尺八寸餘,比三尺長劍的規格還要長出許多;雖然劍身鋒利堅固、韌性十足,但無論用它耍出一套什麼門派的劍招,很容易就會傷及自身;而沈歸從李樂安哪裡借來此劍之後,除了發現偶爾會有光暈逸散之外,根本就沒有任何奇異之處。

驚雷,劍長二尺四寸餘,比長劍短、比匕首長,規格尺寸同樣非常彆扭。此劍通體烏黑、沒有一絲寒芒外洩,貌不驚人;而它的劍刃雖然極其鋒利,但劍身卻並無韌性可言,在華禹大陸的武器評價體系之中,就連稱之為上品武器的資格都沒有。

所以在沈歸得知這兩柄神兵,乃是一對雌雄雙劍之後,也感到頗為詫異。他本以為這是北海劍奴尋求突破失敗之後,想要返樸歸真、繼續仿照上古先賢文明於世的遺作——干將莫邪,仿造而成的一對象徵著摯情摯愛的雌雄對劍。因為按照風格來說,驚雷劍很像是魚腸、而春雨劍則很像是純鈞。但根據上古典籍記載,干將莫邪這對雌雄對劍,規格尺寸卻是相差不大的!

所以沈歸認為這對兒極度彆扭的雌雄劍,興許是北海劍奴已經放棄了自主創新的念頭,卻還放不下冶煉大家的這個名號,所以才較勁似的鍛造出了兩柄形式大於內容、又很難用肉眼看出彼此之間存在關係的仿冒品;但今日這一戰,沈歸卻親身感受到了這柄驚雷劍的奧妙之處!

原來這柄雄劍,被劍奴賜名驚雷的真正原因,並不在於它規格特殊、色彩黯淡,出手之時彷彿雨夜驚雷一般迅猛無

雙;而是它真正的功能,就是用來探聽敵人武器的“胡克盲點”,用於摧毀對方的兵刃之用;而敵人武器斷裂之後所發出的那一聲脆響、才是它被稱之為‘驚雷’的真正原因!

而且由於驚雷劍的材質極其特殊,不但可以反饋不同的聲音,還可以容納內家高手灌注的內息;並且一旦條件成熟,還能把無色無形的精純力量轉化為實體,以達到延長劍刃、無形中殺傷敵人的效果!也就是說,實際上這柄驚雷劍之所以規格短小,原因就在於它只是半把武器而已!一旦被內家高手灌注了符合劍身屬性的內息之後,這柄原本長度兩尺四寸有餘的短劍,驟然會延長到三尺有餘,只是對手看不到由精純內息組成的前半截氣刃罷了!

試想一下,像是驚雷這樣一柄神兵,或許在兩軍疆場之上算不上什麼威力無比的殺器;可如果用在兩位武道高手的生死對決之際呢?眼看著自己在纖毫之間擋下了對方的劍尖,卻被憑空多出那一段無色無形的氣刃、瞬間穿透了心房!這種猶如排山倒海一般襲來的驚愕與詫異,會不會像是正在熟睡的美夢之中,卻突然被午夜襲來的一道驚雷炸醒呢?

這柄上古神兵如果放在江湖人手中、如果內息的屬性不能與驚雷劍相融合、或是根本就對音律之道不清不楚的人,也就無法體會這柄神器的奧妙所在。從伍乘風到嶽海山,從嶽海山再到古戒,全都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最終與這柄實戰利器失之交臂。

可這樣一柄拼命神器,此時握在了聞名天下的愣頭青——沈歸手裡;待他日後把這柄短劍使用純熟之後,這江湖道上所有頂尖高手的末日,就算徹底到來了!

沈歸如今才剛剛體會到驚雷劍的功能性,面前又站著是敵非友的故人,自然無法沉下心來好好體會一下其中的奧妙。所以他故作胸有成竹一般、對正在連聲感慨的關北斗挑釁似的約起了戰:

“怎麼著老道?還有別的節目嗎?你家老四的爪子讓小爺捅了一個對穿,現在輪到你了?”

關北斗連連搖頭擺手地說道:

“你既然是回春聖手林思憂養大的孩子,自然也該清楚,我們這種地靈脈者,可是連半招武藝都練不會的。今日貧道前來,既是為了救我家七弟,也是為了救你沈歸一命………”

“用不著,沈爺我過的好著呢!要是沒你攪合的話,我現在都在秦淮河畔的頭等畫舫定居小半年了!趕緊說吧,我師孃到底是你們哥幾個誰害死的?”

“得,就知道貧道這份人情,從你小子這裡賣不出好來!”

說到這裡,關北斗從寬大的道袍之中取出了一塊布帛,上面寫滿了密密麻麻的蠅頭小楷。沈歸接過來一看,發現上面不但記載了烏爾熱陣亡的詳細過程,竟然還是諦聽探子傳遞訊息的母版真跡!

看來這關北斗不光算計自己,就連他們諦聽高層的拜把兄弟,他這個吃裡扒外老騙子、也是照賣不誤啊!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