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海劍池的門派駐地,其實並不是在山頂、而是坐落於群山的環抱當中。而方才敲擊警鐘之人,便是負責看管前山的‘警戒哨’!他們在翠竹的掩護之下搭起了一座小竹樓,負責瞭望山門附近的動向。從他們那個位置向下看去,正好能看見止劍石附近的那塊空地。

雖然因為距離很遠、根本看不清楚來者的面目,但至少也能看見衣服的大致顏色與款式;如今這一個站著一個躺下,分明就是山門遇襲;所以那位當值的‘哨兵’、便毫不猶豫地敲響了掛在竹樓之上的銅鐘示警……

沈歸當年在鍛體煉氣的時候,採取的是不停與十四進行‘模擬實戰’的方式;而這些竹海劍池弟子,修行方式則更加簡單的多——跑山!

蜀南多山地,道路本就崎嶇陡峭,再加上隱藏在泥土裡的竹根與碎石根本數不勝數,所以用這個方式來修行的話,不但能有效的增強體魄,還能鍛鍊瞬間的危機反應、與自體的重心步伐的細微調控能力。

鍾聲響了沒過多久,那些遮天蔽日的翠竹就開始細微地搖晃起來;沒過多久,山路的入口處就開始出現了一個個手執寶劍,身穿劍池弟子服飾之人。

在這些人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雖然每個人的服飾看起來都差不太多,但手中的佩劍樣式卻五花八門。因為在竹海劍池中,為了便於‘管理’、所以都會依照輩分發放不同款式的統一服飾;但佩劍的檔次,卻是完全依照個人的經濟能力而定的。

不過最讓沈歸感到奇怪的是,以往那些武道名宿,之所以大多都選擇在風景如畫的名山大川開宗立派,除了因為環境宜人,風景雅緻的原因之外;也是因為通常這種地方,距離人群密集的城鎮相對較遠,所以對於門下弟子的修身養性、避世煉心也是有著不小的益處。

不過出現在沈歸面前的這十幾位劍池弟子,雖然五官、身材、年齡都各不相同,但是卻個頂個的都統一地透出一股‘猥瑣’!就連其中兩位年輕的女俠,看在沈歸的眼裡,也察覺到了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別瞧這兩位女俠的年紀都不算大,模樣也還算清雅秀麗;但無論是臉上的神情還是整體氣質,卻與那些最底層的市井潑婦們如出一轍!沈歸雖然一隻都在盡力避免以貌取人,但他也真的相信‘面由心生’一說。至少同向比較一下的話,玄嶽山的小老道、以及南泉禪宗的大和尚,都不會有如此濃郁的‘煙火氣息’。

也不知道在這竹海劍池的駐地當中,是不是開了若干間茶寮、酒肆、賭博場子、秦樓楚館等等娛樂設施;要不然到底是什麼‘課餘活動’,能把這些位隱居在深山老林裡避世修行的俠客門徒,給傳染成了這副模樣呢?

明顯是人群之中領頭的一位劍池門徒,年紀大概在三十歲上下;他腰間斜挎一柄金鑲玉吞口的連鞘長劍;身穿制式的劍池弟子服。雖然衣著與旁邊人看似別無二致,但如果仔細觀察他的袖口衣襟等細微之處,也能發現一道道美侖美奐的精工暗紋刺繡。

單憑他這副燒包的模樣,想必應該是家道殷實的少爺坯子……

待此人站穩身形之後,先是上下掃了一眼沈歸,發現他並沒有逃走的意向之後,這才踱著步子、走到了昏厥在血泊之中的那位守山弟子身前……

他先是觀察了地上血液流淌的方向,又調整了一下自己的位置之後,便朝著身後的那群同門隨意地擺了擺手;不肖說話,便立刻有一位五旬上下的老劍客走上前來,雙膝跪在地上先把那位同門師弟翻過了身子;又伸手翻了翻對方的眼皮、再伸二指探了探鼻息頸脈,這才轉過頭去,對那個富家公子頗為殷勤地‘報告’了一句:

“死不了!”

這位富家公子哥,可能是被地上瀰漫的血腥氣給衝了頭,擰著眉頭掏出了一方蠶絲手帕,放在鼻子下面深深嗅了一口薰香之氣:

“抬回去!丟人現眼的東西!”

沈歸抱著肩膀,聽著對方那口字正腔圓的官話,一時之間也摸不清楚對方到底是哪裡人士;只知道他應該出身不凡,還是劍池三代弟子當中出挑的‘領袖人物’……

此人再次深吸了兩口蠶絲手帕,隨後才抬起頭來,看著沈歸語氣冷淡地問道……

“人是你傷的?”

“不錯。”

“你是來挑我竹海劍池招牌的?”

“不是。”

這男子聽完了沈歸的答案之後,便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隨後竟然踱著步子,慢悠悠地繞著沈歸來回走了幾圈,突然‘撲哧’一聲樂了出來:

“方才還只當你是個人物字號呢,沒想到竟然連中衣都是棉的,感情就是個渾充門面的窮鬼啊!這樣吧,既然你不想和我竹海劍池為敵,那麼本公子現在給你兩條路選:要麼,你就剁下剛才傷我師弟的那根‘狗爪子’賠罪,我就當沒這麼回事,任你自行離開;要麼,我便親自出手,把你的肚子一劍劈開,順便看看你這小子的膽子,到底長了多大一個!”

此人的話說的雖然狠辣,但沈歸卻連一句沒聽進去;卻唯獨對他這副‘好眼神’,產生了些許的敬佩之意!

此時正值冬春交替的時節,蜀南氣候又陰冷潮溼,所以沈歸為了防止被林間露水打溼衣物,今日特意在外面披了一件蓑衣。但這位富家子弟的眼神竟然尖銳到了僅憑他露出來些許衣角,就能夠判斷沈歸中衣的材質與價值,再由此推導出沈歸只是個‘渾充門面的窮鬼’,看來此人不是生在一個家財萬貫的豪商世家、便是一位見慣了大場面的官家子弟……

儘管他的判斷,全都是自以為是的想法而已……

“嗯……那就有勞您親自動手了!我也想瞧瞧我這肚子裡面,到底長出了多大的一副膽子!”

最近的一段時間,沈歸還真是流年不利!別瞧他這一身能耐,

已經得到了白文衍親自認定為‘凡人頂峰’;但與他剛從太白山腳下進入奉京城的時候,好像也沒什麼區別。從之前的念衡大和尚、到沒什麼大人樣的‘前任師孃’、好像只要隨便蹦出來一個‘老江湖’、收拾自己的時候都彷彿不費吹灰之力!

有誰見過這麼窩囊的頂尖高手?又有誰當過這麼委屈的王爺呢?

本身就裝了一肚子委屈、滿腦子牢騷的沈歸,方才把那位守山弟子‘開了瓢’之後,就沒再妄想此事還有善了的可能性!反正打都打了,莫不如索性就把你們這些自以為是的狗東西,全都給‘一勺燴’了;暫時先甭管那根鎮龍釘借不借的出來了,先讓我先痛快痛快再說!

所有的老江湖在教育後輩子侄的時候,都會首先告訴他一點:行走江湖,最實用的能力並非是本身功力的深淺,而是所謂的‘江湖經驗’。那麼到底什麼才是江湖經驗呢?

這江湖經驗,要分為兩個方面來講。

首先,明面上的江湖經驗,指的是其實是如何待人接物、尊重禮法規矩之類的行業內部守則。甭管這些規矩與守則、實際應用起來是對是錯,是迂腐還是靈活,它都代表著一個小範圍內的互相認同感。也許就是因為一個禮數不到、或者一句話聽不懂,就會被人排斥在‘圈子’以外了。

當熟練掌握並且遵守了這些規矩禮數,再學會了滿口的春典黑話之後,也就自然會被江湖同道所接納了;當兩隻腳都踏入了江湖道之後,就該跟隨前輩師長學習行走江湖之時、與那些門外漢接觸與交往的竅門與法則了……等到學有所成、真正的成為了‘裡外精通’的老江湖之後,年紀也就差不多到了可以為別人傳授江湖經驗的時候了!雖然,這時候從自己嘴裡說出來的套詞,與多年以前,那些前輩師長們的教導的臺詞都是一模一樣的……

但有些事如果只是聽別人說的話,即便已經真的聽進心裡去了,也完全起不到任何的警醒作用。人吶,不親自摔上一跤,是永遠都不知道疼的!

而這暗裡的江湖經驗,指的就是與敵人比鬥過招的時候、那些小心思與小伎倆了。武功路數,其實說到底都是大同小異的;無非就是‘以快打慢’還是‘以力破敵’;是‘防守反擊’還是‘爭奪先手’等等。這些個戰鬥風格上的差異,只是由於每個人的身體條件和行為習慣不同而已;根本談不上什麼高與底,強與弱的區別。

這也是沈歸為什麼明明有著一身深厚的功力、實戰經驗也足夠豐厚,卻一直都佔不到優勢的根本原因了……

簡答的說法,就是他還不夠壞、也不夠‘鬼’!

當然,這種細枝末節的差異,只在同級別的對手之間才會產生決定性的效果;如果說起沈歸眼前這十幾位負責‘撩高’的劍池弟子,他連一點戒備的慾望都沒有……

這些人不光一個個眼高於頂,面貌猥瑣;而且單從呼吸頻率與下盤步伐來看,弱的簡直令人不可思議!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