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和尚看出張景華有心事,便道:“景華啊,有什麼事你就說吧,師父一概應允!”

張景華道:“徒兒離家已三載有餘,如今武功學成,我想回家為父母報仇!”

彭和尚點了點頭道:“為雙親報仇是一種孝道,既然你有此念,為師也不好阻攔。不過,報完仇後須儘快回山,為師費盡心血培養你成才,是希望你能擔當起白蓮教重任,你回來後為師便向韓、劉兩位教主舉薦你,委你一個重要職務乾乾。”

張景華拱手答應道:“徒兒謹遵師命!”

彭瑩玉滿意地點了點頭,囑咐道:“另外,師父要叮囑你幾句話,希望你牢記在心,以免將來在江湖上吃虧。”

張景華道:“請師父教誨,弟子洗耳恭聽!”

彭和尚道:“以你現在的武功,在江湖上已是頂尖高手,目前江湖上活躍著的各大門派沒一個人是你的對手,不過有幾個世外高人你要注意一下,碰到他們一定要小心,否則必吃暴虧!”

張景華不解地道:“師父,何為世外高人?”

彭和尚道:“所謂世外高人就是近年來在江湖上消聲匿跡的頂級高手,也許是辭世了,也許是隱居了,沒人知道他們的蹤跡,其中有五人武功在為師之上,恐怕你也不是他們的對手!”

張景華道:“都是哪五人?”

彭和尚道:“這第一位便是武當派的邋遢仙人張三丰,此人現已九十多歲,整年遊歷名山大川,行蹤飄忽不定,有人說他已經逝世,有人說他還活著,究竟是死是活沒人說得清楚,你若是遇到他,要格外恭敬小心,切不可冒犯!”

張景華點頭道:“是!”

彭和尚道:“這第二位便是你的大師伯——少林派前任掌門圓通大師,五年前他突然給寺內主持留了個歸隱字箋,從此不知去向,少林寺只好對外宣稱他已圓寂,由我二師兄圓衝繼任了方丈,你若遇到此人,可向他說明是我的弟子,必然會受到他的照顧!”

張景華點頭道:“弟子記住了!“

彭和尚又道:“這第三位便是五毒門的門主五毒真人殷道成,此人雖名為五毒門的掌門,但實際上常年不在門中,而是把門中事務交給兩位師弟喬道清、溫道華打理,自己隱居漠北天山修煉武功。此人心狠手辣脾氣暴躁,以一手五毒陰風掌名聞天下,五年前在嵩山群雄大會上與邋遢仙人張三丰打了個平手,從此回到天山潛心修煉,據說是等有朝一日再找張三丰決戰。你若遇到他,須遠避之!”

張景華點頭道:“弟子明白。”

彭和尚接著道:“這第四位和第五位分別叫做子虛先生和烏有先生,實際上他們是親兄弟,目前也有八十多歲。兩人的武功比較特別,叫做‘鴛鴦劍’,各使一把寶劍,合起來威力無窮,連張三丰、殷道成和你師伯圓通大師都懼怕三分,但一分開就失去了威力,估計為師就能打得過他們。這兩人常年一塊兒闖蕩江湖,性格怪異,行蹤不定,你若遇到,最好不要招惹他們!”

張景華點頭道:“弟子謹記在心!”

彭和尚見事情交代完畢,便擺了擺手道:“你去收拾一下罷,明日啟程下山!”

張景華點頭道:“是!”言畢轉身退出大殿。

第二天,張景華辭別了師父和六位師兄下了山。

下山後的第一件事兒,便是要到臥龍莊去看望敏敏帖木兒。

這三年來,他無時無刻不在思念著敏敏帖木兒,只是師父教規森嚴,不允許他踏出山門一步。如今學成下山,他自由了,便想要往臥龍莊去看看心上人。

他正要前往,忽然又停住,心中暗道:“這樣不太妥當啊,父母深仇未報,就先去顧兒女私情,這也太不合天理倫常了!”

想到此他狠了狠心,暗道:“罷罷,先報了家仇再去找敏敏罷,反正她人在臥龍莊也不會丟!”

拿定主意,他進鎮買了匹快馬,騎著往南而去。

張景華騎馬行至潁州城南,前面出現了一片密林。但見這片密林古木參天遮雲蔽日十分茂盛。

張景華看看馬兒有點兒乏,便想到林中歇歇腳,順便折點樹葉喂喂馬。

剛到林邊,便聽見林中傳出一陣喊殺聲和兵器撞擊聲。張景華覺得奇怪,心中暗道:“何人在這荒郊野外廝鬥?”

出於好奇,他決定進林中去看看。

現在的張景華可非昔日能比,現在他一身絕世武功,再也不用擔心被人打傷或丟掉性命。

於是他騎著馬循聲馳去。

進入林中,張景華發現在一塊空地上,二十幾個官兵正圍著一個三十歲左右的漢子廝殺。那漢子身材高大膚色稍黑,濃眉大眼相貌堂堂。只見他手使雙劍閃展騰挪,二十幾名官兵硬是沒傷著他一根毫毛!

張景華暗嘆:“看功夫這也是一條好漢!”

他不知道那漢子是何來歷,也不知官兵為何要追殺他,但他敢肯定,這年頭兒被官兵追殺的一定是好人!

那漢子與官兵大戰了數十回合,漸漸有點兒體力不支,一時險象環生。

這時,旁邊督戰的官兵百戶照準漢子後心就是一箭,那羽箭掛著風聲呼嘯而出。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張驚華一看不妙,右手往兜囊中一摸,揚手打出了一枚銀針。

銀針在內力的驅使下閃著白光射向羽箭,只聞“啪”的一聲,羽箭被折為兩段兒掉落地上。

百戶大吃一驚,又取出一支羽箭準備射出!

張景華暗罵:“還沒完了!”揚手又發出一枚銀針。

這枚銀針不是奔著羽箭去的,而是直奔百戶咽喉!

只見一道白光閃過,百戶大叫一聲倒地而亡,喉結處只留下一個針頭大的血點!

眾官兵見頭目倒地身亡,頓時大亂,被那漢子接連刺死幾個,剩餘的見頭目死得蹊蹺,一時膽戰心驚,提著兵刃落荒而逃,很快就跑了個精光!

那漢子已看到了張景華,知道是他救了自己,便還劍入鞘,來到馬前拱手致謝:“多謝救命之恩,請問兄弟尊姓大名!”

張景華翻身下馬,笑著還禮道:“在下台州人張景華,請問兄臺如何稱呼?”

那漢子道:“在下隨州人明玉珍!”

張景華不解地道:“明兄為何遭官兵追殺?”

明玉珍道:“說起話長啊,來,咱們坐下細談!”

兩人在大樹下坐下,明玉珍講述了事情的經過。

原來,兩年前隨州鬧饑荒,明玉珍逃荒到潁州,憑藉著一身武功做起了劫富濟貧的行當。官府對其恨之入骨,必欲除之而後快。一隊官兵發現了他的行蹤,一路跟蹤到這片林子廝殺起來。

明玉珍講述完,見張景華英姿颯爽武藝高強,甚是喜愛,便想與之結為兄弟。

張景華敬重明玉珍是條好漢,便欣然答應下來。

當下兩人在林中插木為香結為兄弟,明玉珍年長為兄,張景華年幼為弟。

結拜完畢,明玉珍道:“眼下朝廷腐敗,民不聊生,我準備回湖廣一帶聯絡豪傑舉旗反元,賢弟不如隨我同去,你我兄弟共謀一番大事業!”

張景華因為要回鄉報仇便婉言謝絕了明玉珍的邀請,明玉珍也不好強求,當下兄弟二人依依惜別。

張景華辭別明玉珍,折了些樹葉餵飽馬匹,騎上馬星夜兼程奔台州而去。他暗暗發誓,此行一定將昔日仇人斬盡殺絕!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