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第二天起,張景華每日與明玉珍兄妹一起切磋武功,相處甚密。

明玉蓮對張景華仰慕已久,這次得著機會,天天粘著張景華形影不離。

她人長得漂亮,又善解人意,每天侍候得張景華極為開心。

這一天,張景華正與明玉珍兄妹在將軍府大廳中聊天,忽見守門親兵進來稟報,府外有一男一女求見,男的自稱是張士誠,女的叫張盈盈,說是找左護法有要事。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張景華一聽是張士誠兄妹,不由吃了一驚,自從潁州一別,自己與張氏兄妹已是兩年沒見,如今突然來沔陽見自己,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想到此他忙令守門親兵引張士兄妹進來。

守門親兵轉身出了大廳。

明玉珍聞言,不解地道:“賢弟,張舵主來沔陽找你,不知所為何事?”

張景華道:“我也不知道,等一會進來問問罷。”

明玉蓮一聽說張盈盈來了,心裡有點兒忐忑起來。張景華是她的意中人,和他相處的這些天,是自己一生中最快樂的日子,她生怕這種日子被人打破,把張景華從她身邊奪走。所以一聽同樣美貌的張盈盈來找張景華,心中不由地咯噔了一下子。

不一會兒,守門親兵帶著兩人進了大廳,張景華和明玉珍兄妹一看,正是張士誠和張盈盈,三人急忙起身相迎。

寒喧一陣之後,張景華笑道:“士誠兄,盈妹,你們怎麼到了沔陽了?”

張士誠聞言,臉現憂鬱之色,嘆道:“哎,一言難盡啊!”

張景華聽他這話音,知道有事兒,便道:“來來,坐下慢慢講!”

幾個人落座,張景華命人上了茶,便聽張士誠講了起來。

原來,兩年前張士誠自從從天馬鎮突圍回到泰州以後,又在家鄉白駒場做起了鹽商生意。

元朝的食鹽販賣方式有兩類:商運商銷和官運官銷。前者是鹽商買賣,後者是官府買賣。鹽商要想買賣食鹽,就必須向鹽運司購買販鹽執照——鹽引,有了鹽引才有資格販賣,否則就是販賣私鹽,被官府查到是要叛重罪的,輕者傾家蕩產,重者人頭落地。而官府為了盤剝鹽商,往往把鹽引賣得很貴,有的甚至超過了販鹽的利潤,逼得鹽商們生活頗為艱難。

張士誠原本家境還算比較富裕,可自從兩年前接到總舵到潁州舉事的指令後,便把所有的家產都投入到舉事上,以致於從潁州逃回來後生計都成了問題。

無奈之下,張士誠便把身上僅有的幾百兩銀子買了鹽引,又重操起了舊業。

由於官府對鹽商盤剝得厲害,兩年下來張士誠並沒賺到多少銀子,而且他慷慨仗義出手大方,經常接濟一些窮兄弟,一年到頭手中並沒剩多少銀子。

無奈之下,張士誠便讓自己的弟弟士信、士德、士義去白駒場做苦力,幫官府運鹽掙倆辛苦錢,自己和妹妹張盈盈及呂珍、李伯升四人繼續苦撐販鹽生意。在官府的盤剝下,張士誠實在活不下去,便決定在泰州發動舉事,他考慮到張景華武藝高強,便來沔陽請張景華前往泰州幫忙舉事。

張景華聽罷,決定隨張士誠兄妹前往泰州發動舉事,他先後協助張士誠攻戰了泰州、高郵等地,並擊敗了元朝丞相。

張景華幫助張士誠擊敗脫脫後,遊走於各地幫助平息紅巾軍內亂,最後幫助朱元璋建立大明。

為了防止攻高震主惹禍上身,張景華激流勇退隱居華山,自號“鐵冠道人”,成為華山派開山鼻主。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