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著幾塊石頭回到家,一來一去花了個把小時,此時太陽已經快要落山。

劉老頭兒去鎮上還沒回來,趙頎看看天色還早,把這幾天在呂家商行搬磚掙到的幾貫交子找出來塞進衣袋去鎮上。

上次請劉老頭兒修房子,花了四五天的時間,一文工錢都沒給,就吃了幾頓飯,雖然劉老頭兒不要錢,但這次又請他幫忙修復玻璃瓶,總得誠心表達一下謝意才行。

雖然對於這次修玻璃瓶趙頎把握很大,但若是讓他自己動手,必然會一塌糊塗,因為他只會說不會做,燒煤冶煉澆築樣樣不會,只有劉老頭兒這種專業的老窯工才行。

更何況劉老頭兒一旦知道了融化玻璃的方法,這個關鍵技術就不保不住了,劉老頭兒是劉家人,劉家在楊公鎮還算是一個不小的家族,涉及好幾門生意,製作的瓷器還能出口到高麗和日本,可能比不上呂家這種能去抱丁大全大腿的大商賈,但實力也不容小覷,至少在楊公鎮還有不小的影響力。

因此按照趙頎的想法,搞好和劉老頭兒的關係,然後用玻璃技術和劉家合作是以後比較好的選擇。

趙頎一路小跑,腦袋裡面反覆思量這件事的可行性。

十多分鍾後,趙頎來到鎮上找到一家賣酒的腳店。

所謂腳店,就是零售賣酒的地方,可以是酒樓,也可以是小飯店。

宋朝的酒是官營的,官辦的釀酒廠叫酒庫,各地還有專門的酒務,向大的酒樓批發酒麴,授權這些酒樓釀酒銷售,這些酒樓謂之正店,因此在宋朝只允許正店釀酒,民間不允許私自釀造,但百姓實際上也可以向正店買酒麴在家釀造,不過只允許自己喝,不允許銷售,一旦銷售被人舉報,就會被罰款甚至是判重刑。

而腳店沒有釀酒權,只能向正店批發售賣。

腳店之下還有一些跳著擔子走村串巷叫賣的酒郎,水滸傳中智取生辰綱中就有,白勝化妝成為挑擔買酒的酒郎,裡面放了一些蒙汗藥,直接把一群官兵麻翻弄走了生辰綱。

“小哥吃飯還是打酒?”一個青衣小帽肩膀上搭著一條手巾的小二殷勤的迎上來詢問。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酒多少錢一斤?”趙頎看著擺在進門處的兩口陶缸問。

“我們這是明州春風樓正店的春風醉,比紹興花雕還要好喝,平錢一百文,會子五百五十文!”小二一邊說一邊開啟酒缸的蓋子,裡面只剩下小半缸,顏色黃中帶紅,散發著一股濃烈的黃酒味道。

後世的黃酒品種不少,山西汾酒和紹興花雕趙頎都喝過,當然還有些地方都有各自的做法,味道也各自不同,湖北襄陽的黃酒也非常不錯。

“小哥不信可以品嚐一下!”店小二看趙頎一臉不信的樣子,趕緊用酒提子打了一小盞遞過來。

趙頎也沒客氣,接過來品嚐一下咂咂嘴笑著說:“酒還行,但要說比紹興酒還好就有些吹牛了,前幾天路過還聽你們喊會子五百錢,怎的今日又漲價了?”

店小二立刻苦著臉說:“會子一天一個價,我們也沒辦法,您要用銅錢,我還能饒您五文。”

“算了,還是會子吧,銅錢沒有!”趙頎也苦笑著掏出幾張會子,數了兩貫遞給店小二說,“幫忙打三斤!”

“您沒帶酒具,租用的話還得押一百錢!”店小二看著雙手空空而來的趙頎說。

“行,幫我裝夠分量,要是我發現缺斤少兩可不饒你!”

“您放心嘞,我們可是老店,童叟無欺,缺斤少兩我賠您十斤!”店小二收錢之後,找來一個酒壺把酒裝好遞給趙頎。

“小哥兒,這附近可有鐵匠鋪?”趙頎提上酒問。

“前面拐角過去就是鐵匠鋪!”小二指著前方說。

“多謝多謝!”

趙頎告辭離開,很快就找到了店小二所說的鐵匠鋪,因為隔老遠就已經聽見裡面叮叮噹噹打鐵的聲音。

“小哥要打什麼?”一個皮膚黝黑矮壯滿臉絡腮鬍子的中年男子正和幾個徒弟叮叮噹噹的敲打著一塊燒的通紅的鐵坯,看見趙頎過來便問。

“我想打一根長五尺,孔徑五分的鐵管,不知道能不能做?”

鐵匠鋪裡面爐火熊熊熱氣翻滾,一塊鐵條砸的火星子亂濺,趙頎也沒敢走進去,遠遠的站在外面大聲問。

“這麼長這麼細的鐵管有些難度,你什麼時候要?”鐵匠停下來問。

“不急,三天五天都行,多少錢?”趙頎說。

“不急用就好,三天後來拿吧,這種鐵管用澆築法更簡單……”鐵匠點點頭後突然臉上露出一絲詭異的神情看著趙頎說:“你莫非就是茅灣村的趙大郎?”

趙頎臉皮輕輕抽抽了一下乾笑著點頭說:“就是我!”

“哈哈,我叫楊大彪,是楊大元的族兄,比他大幾歲,以前見過你,前些天還聽說你被山神廟的泥像砸死後又活過來,然後就不傻了,我還不相信,看來你是真的不傻了,都是一個村的,就收你五十錢吧,工錢就算了!”

“多謝彪叔!”趙頎松了一口氣,趕緊掏出一張三百錢的會子遞過去,“錢不用找了,麻煩彪叔了!”

“也好,過幾天來拿就是!”楊大彪點點頭收起會子,掄起鐵錘繼續打鐵。

從楊公鎮回到破窯,太陽已經完全落山了,火燒雲把天邊映照的一片通紅。

小竹已經把飯菜都做好了。

一罐瓠子稀飯,幾個蔥香煎餅,一盤豬油炒的馬齒莧,還有一碟醬黃瓜。

看見趙頎回來,小竹趕緊把一張小竹桌搬到窯洞門口,把飯菜碗筷都擺好,蘇老太也杵著柺杖從房間出來,趙頎把酒放好之後蹲在池塘邊洗臉洗手入座,三個人就圍著小飯桌吃起來。

窮人家的飯菜都很簡單,基本沒啥油葷,而趙頎和小竹眼下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因此趙頎讓小竹儘量把飯菜的量做足,油水不夠數量來湊,終歸要吃飽才行。

而小竹跟著趙頎學了幾天做菜,廚藝大漲,雖然只是一些簡單的蔬菜,也還做的非常入味。

稀里嘩啦之間,趙頎接連吃了三大碗瓠子羹,等小竹和蘇老太也吃飽之後,剩下還有些飯菜就讓小竹裝好給劉老頭兒留下。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