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錢了領錢了……”

隨著二麻子和幾個同伴提著幾個口袋從商行出來,人群瞬間爆發出一陣熱鬧和喧囂一起圍了上去。

“頎哥兒,快來領工錢,等會兒去船上操小娘子!”李貴喜滋滋的捏著幾張紙幣出來衝著趙頎嚷嚷。

“頎哥兒今天怕是操不動了!”有人大聲說。

“哈哈哈哈……”人群爆發出一股快活的大笑。

很快工錢發完,一群幫工也都三三兩兩結伴散去,有人往茅灣村的方向而去,但大部分人卻都往附近張燈結綵傳來歌舞聲音的勾欄而去。

“頎哥兒,這是你今天的工錢!”二麻子把幾張會子和幾枚零散的銅錢塞進趙頎手中,趙頎翻看了一下,一張五百文的,一張兩百文的,一張三百文的,合計一貫,剩下還有七枚銅錢。

按照眼下會子和銅錢的比值,大約是五比一,加上幾枚銅錢,折算下差不多就兩百文銅錢。

這個收入應該還算不錯,剛才聽一些路過的民工說話,有些一天只能掙百十文錢,可見楊大元的確很照顧他,倉庫搬貨不用擔心風吹雨淋,而且也不像在碼頭和貨船上搬貨的工人,一不小心就會失足掉進海里。

“走吧,跟我們去看小娘子跳舞!”二麻子一把摟住趙頎的肩頭笑著說。

“走走,頎哥兒肯定還沒去過,今天帶你去見識一番!”二毛和幾個年輕人也一起笑著圍上來拉扯趙頎的胳膊。

“我餓了,要回去吃飯!”趙頎掙扎幾下。

“吃飯還不簡單,那邊有賣饅頭的,我們先去撲幾個充飢!”二麻子轉頭一看四周,不遠處有個推車賣小吃的,因此摟著趙頎就走過去。

“李老倌兒,今天有啥餡兒的饅頭!”一群人擁著趙頎走到小吃攤前面嚷嚷。

“蟹黃的,酸豆的,薺菜的,豬肉的,鹹菜的,每天不都是一樣,買還是撲!”

一個五十來歲帶著草帽的半拉子老頭兒笑著趕緊打招呼,同時將推車上的蒸籠蓋揭開,幾籠熱氣騰騰的麵點就呈現在所有人面前。

所謂饅頭,就是後世的包子,裡面有餡兒,而後世的饅頭,眼下叫炊餅。

包子也有,不過是用菜葉包裹後蒸熟的飯糰,飯糰之中還會拌一些肉糜瓜果大棗紅豆等。

趙頎雖然對宋朝的食物有所耳聞,但從未見過,眼下這小吃攤上包子饅頭都有,還有一種麵皮包裹像蒸餃一樣的食物,想來和蒸餃也能沒啥區別。

“自然是撲了,我們五個人,撲五個豬肉餡兒的!”二麻子掏出錢袋笑著說。

“好嘞!”攤主笑著把一個小竹籮遞過來,二麻子數了五枚銅錢攥在手心搖晃了幾下,然後還對著拳頭吹了一口氣,然後大叫一聲撲,撒手將五枚錢丟在了竹籮裡面。

“籲~~”圍觀的二毛等人都一起發出噓聲。

攤主隨手就把五枚銅錢收走之後笑著說:“沒中,要不要再來?”

二麻子臉皮抽抽一下,再次掏出五枚錢點頭說:“自然還要撲,再不中就吃酸豆餡兒的!”

“撲~”二麻子再次重複先前的動作,撒手五枚銅錢落在竹籮裡面。

“籲~~”這次幾個人又一起發出噓聲。

明顯二麻子第二次賭包子又失敗了。

趙頎一直聽說宋朝人好賭,水滸傳中賭博的場景出現過不少,眼下看來果然如此,二麻子這些人竟然買個包子都要賭。

雖然他還沒太搞懂這賭饅頭的賠率,但應該不低,鎮上一個炊餅,也就是白面饅頭都要五文錢,包子再便宜至少也要八文十文,一個肉包子估計不會低於十文,相對於普通人的收入來說,絕對不算便宜。

就像趙頎,累死累活一天收入二百文,也堪堪只夠買二十個包子。

不過在古代,糧食一直都是最重要的戰略物資,宋朝農業發達,但人口多地方狹窄,糧食即便是不算太缺也一直不便宜,畢竟吃飯是最基礎的生活需求,所謂盛世,也不過能夠讓百姓吃飽不鬧事而已。

因此普通百姓掙到的錢,大部分也都開支在食物上。

碼頭上幫工,一個強壯勞動力一天所得也不過一兩百文錢,若是不種田的話,估計也勉強只夠一個五口的家庭吃飽而已。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若是按照豬肉包子十錢一個算的話,二麻子用五錢賭五個包子,攤主差不多是一賠十的賠率,自然也很有吸引力。

但賭博這種事,賠率越高自然贏的可能性也就越小,自古亦然。

“還來不來?”攤主樂呵呵的把五枚銅錢再次收進自己的腰包。

而兩次失敗之後,二麻子臉皮漲紅的猶豫一下之後悻悻擺手,掏出一張面額兩百文的會子丟給攤主,攤主則笑的合不攏嘴,給二麻子和趙頎每人用葫蘆葉包了一個包子遞過來,也沒找錢便將會子塞進自己的衣袋裡面。

“晦氣,走吧!”二麻子狠狠的咬著包子帶著趙頎等人離開。

按照銅錢和會子之間的兌換關係,兩百錢的會子買了五個酸菜餡兒的包子,一個算下來就是四十錢,折算成銅錢差不多就是八錢。

而二麻子還賭了兩次,攤主白得了額外的十錢,多賺了不少,點頭哈腰送一群人離開,一張老臉笑的跟一朵花似的。

“歐哈喲,#¥@%……”

就在一群人走到附近一個掛著燈籠和和彩布裝飾的妓院門口的時候,幾個穿著和服畫著白麵臉譜搖著小摺扇的日本女子正圍著幾個衣飾看起來很整齊的文士嘻嘻哈哈的說話。

“她們在幹啥?”趙頎懵逼而又好奇的問。

“哈哈,頎哥兒沒見過吧,她們要借種咧,你若是穿的整齊些,再長的高大白淨一些,她們也會圍上來!”二麻子樂呵呵的用袖子擦著嘴巴說。

“借種?”趙頎更加懵逼。

“就是如此,這些倭國女人每隔一段時間就會來幾船,船就停在海港附近,只要看見白淨俊俏些的讀書人,她們便會圍上來要求借種,聽說倭人的船上佈置的豪華奢侈,只要去了就能服侍的腿軟腳軟,甚至有時候還會給錢,不過因為長的醜陋而且臉畫的跟鬼一樣,去的人不多,聽說這些女人只要懷孕都會歡呼慶祝,然後被送回倭國供養起來……”

趙頎:……

二麻子等人常年混跡在碼頭,對海港的事門清,對這種事似乎也司空見慣。

但趙頎卻嘴巴張大半天合不攏。

雖然他研究過一段時間的宋朝歷史,但主要集中在一些大的歷史事件和書畫瓷器這一塊兒,真的不知道還有這種離奇的事情。

日本人竟然千里迢迢的跑到中國來花錢找男人配種。

由此可見,日本果然是一個很變態的民族。

“我還聽說這些倭國娘們都是什麼大名和將軍的女兒甚至妻妾,就像我們大宋的郡王大官家的女人,真不要臉,竟然幹這種事,呸~”一個年輕人對著幾個日本女人吐口水。

“你呸啥,又不是你家親戚,只是你操不上而已,吃不著葡萄說葡萄酸,走吧,去勾欄看小娘子跳舞!”二麻子撇嘴,然後幾個人都一路扭頭雙眼冒光的看著幾個日本女人離開,其中一個還喉結一聳一聳的,明顯想法很不純潔。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