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潛的突然到來,而且還直接就插隊站在了丁大全後面,這裡本來是一群參知政事的位置,因此透過皇帝這隨便一句,吳潛回京之後的位置定然不會太低,至少也是一個參知政事或者是樞密副使等職務。

不過驚訝歸驚訝,但實際上吳潛要回京的訊息早已在京師流傳開來。

而且吳潛上奏的兩道奏書也早已在朝堂披露出來。

有人在佩服吳潛的同時,也有不少人嗤之以鼻,認為是吳潛想藉機發揮想再次當宰相。

但不管怎麼說,吳潛的身份和爵位都擺在明處,光是一個從一品的開國公都會將站在朝堂之上大部分人壓的喘不過氣來,眼下朝堂之上除他之外,就只有丁大全和程元鳳兩個正一品而已。

其實在宋朝,官員的品階已經名存實亡了,只是一個領工資的級別,因為宋朝當官和別的朝代都不一樣,當官了有工資,但不一定有職務,許多都是只拿工資不幹活兒,而官職分離導致的就是品階只能代表你的地位,並不代表你的權勢。

二品基本上就是職務官員能夠爬到的最高品階了。

再往上的從一品和正一品除開左右丞相和樞密使之外都是加官,比如三公和三師中的司徒、司空、司馬和太師、太傅、太保、少師、少傅、少保等職都是正一品,這些官職都是虛職,並無實權,死後可能會被追封王爵。

而像太子太師、太子太保、太子太傅、嗣王、郡王、國公等為從一品。

無論是正一品還是從一品,若是當不上丞相或者樞密使,大部分都是掛了以後追封的,連工資都不用發。

因此即便是吳潛插隊站在了丁大全後面,被擠後退的一群執政官員也不敢有什麼埋怨,只能捏著鼻子認了,因為所有的參知政事這些副相,最高也就正二品。

像丁大全,從品級和職務上來說要比吳潛高,但在爵位上又差了一截,吳潛是國公,而丁大全只不過是一個郡公,若是一些重要場合,吳潛站他前面他同樣也只能捏鼻子認了。

等朝堂之上慢慢安靜下來之後,還沒來得急等身邊的太監喊有事早奏無事退朝的口號,趙昀自己先開口了。

“諸位愛卿,蒙古入侵,四川和荊山兩路軍務緊急,若有緊急軍報可先奏來!”

朝堂之上一陣安靜,丁大全站出來拱手說:“回陛下,昨日和今日尚無軍報傳來!”

皇帝微微點頭之後轉頭看向吳潛,“前些日崇國公上書分析蒙古大軍形勢,句句切中要害,後又上書請調前線親自與蒙古人作戰,崇國公如此忠心體國,令朕感動,特意召崇國公進京商討軍務,方才朕與崇國公在垂拱殿商討一番,崇國公再提一個大膽推測,此次蒙古入侵,不是兩路,而是三路!”

“三路?”

“第三路在何處?”

“是啊,目前軍報通傳,只有蒙哥親自率領的十萬精銳進攻四川,還有塔察爾的東路進攻荊山?”

“正是,這第三路到底在何方?”

皇帝話音未落,朝堂之上隨即響起一陣騷動和討論。

“崇國公,不知陛下所說的第三路蒙軍眼下在何處,您何不說出來與我等解惑?”丁大全轉過頭皮笑肉不笑的看著吳潛。

“正是,還請崇國公解惑!”平日逢迎丁大全的一群官員都異口同聲的開口。

“既然諸位愛卿都不知道,那就請崇國公再解釋一遍吧!”趙昀擺手。

“臣遵旨!”吳潛站了出來從懷裡掏出一張圖紙展開對著丁大全和程元鳳還有幾位參知政事。

“諸位請看,這便是我對蒙軍當前進攻勢態的推測,西路是蒙哥率領的十萬大軍,東路是塔察爾率領的五萬大軍,還有一路是攻佔大理的蒙軍,老夫推測他們會繞道貴州和廣南西路從越城嶺方向突破攻擊沅潭諸州……”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張圖紙是吳潛根據趙頎那張粗略的地圖重新繪製的,因此地圖上標註的各處州府縣城和駐軍更加清晰,對蒙軍三路大軍的進攻方向也用箭頭畫的更加明確。

因此在吳潛的指點和解釋下,圍過來觀看的一群官員幾乎一眼就能看的清晰明白。

“諸位同僚,蒙軍這次三路大軍同時進攻,目的就是將我大宋一口吞下,而根據我的推測,這次抵抗蒙古的最重要的位置並非荊襄,而是鄂州……”

“鄂州?”一群看著地圖的官員全都面面相覷。

“崇國公,你說蒙古人主攻的目標是鄂州,但鄂州無論距離荊山還是四川都很遠,至於你說的第三路蒙軍眼下還毫無動靜,若是朝堂按照你的推測進行部署防禦,將重兵屯於鄂州,定然會造成兩淮和荊襄兵力空虛,一旦蒙古人不進攻鄂州,那麼此後造成的局面誰能負責?”丁大全很不屑的說。

“是啊,崇國公,您這個推測看起來有些牽強,若是蒙哥攻下四川,必然會出兵攻打陝州和荊州,然後圍困襄陽,而塔察爾這一路蒙軍,在我看來不過是佯攻而已,只為牽制兩淮的兵力,以此減小對荊襄一線的支援!”有人附和說。

就連一貫與吳潛關係很好的程元鳳都疑惑不解的低聲說:“履齋,你這推斷是不是太過武斷了?”

吳潛滿臉憂色的搖頭說:“我知道諸位並不太相信,但我以為這個推測才是最準確的,蒙古人來勢洶洶,妄圖一鼓作氣吞併我大宋,而眼下我大宋的格局諸位都知道,嶺南諸地貧瘠,而淮北早已陷落,淮南因為蒙古人年年襲擾也民生荒廢,如今只剩下江南之地還算富庶,也是我們徵稅徵糧的主要區域,而鄂州就是江南大門,一旦鄂州失守,南方再無任何屏障,蒙軍可以長驅直入進逼臨安……”

“老夫一把老骨頭了,本來在慶元府也過的逍遙自在,若是沒有半分把握豈會上書自請羞辱,本來我很想與諸位打一個賭,最遲明年開春,蒙軍必然大舉進犯鄂州,但軍國大事非是兒戲,因此以國運為賭注,老夫賭不起,諸位也賭不起,此次得陛下召喚入京,我希望能去調任荊襄或者四川與蒙軍作戰,不過陛下憐惜我年歲已高,而我也的確有些擔心身體出現意外耽誤了軍務和戰事,因此我自請調往鄂州駐守,還請陛下應允!”吳潛說完對著趙昀拱手。

趙昀看著丁大全:“丁丞相以為如何?”

丁大全在心中思忖片刻之後說:“陛下,崇國公的推測微臣不敢苟同,眼下前線吃緊,糧草軍械軍餉都必須優先運往四川和荊山兩處,崇國公想去鄂州微臣不反對,但微臣以為,朝廷不能向鄂州增兵,同時也沒有多餘的糧草軍械和軍餉供應!”

“左相說的不錯,眼下前線軍情緊急,一切運轉都以四川和荊山兩線為主,其他地方的供應只能削減或者延後!”有計省官員站出來頂帖。

“是啊,如今財政運轉困難,軍餉籌措不及會導致前線將士士氣低落,實在沒有多餘的財力去供應鄂州!”

“正是,蒙古人的進攻剛剛開始,駐守大理的蒙軍也毫無動靜,若是大張旗鼓的去佈防鄂州削弱前線供應,怕是正中蒙古人下懷!”

“崇國公怕是有些老糊塗了!”

丁大全說完之後,朝堂之上一陣的竊竊私語,大部分都是懷疑吳潛的推測,其中許多明確表示反對。

吳潛瞬間臉色難看至極。

“崇國公的推測朕還是覺得很有道理,但就像諸位愛卿所說,蒙古人來勢洶洶,前線戰事緊張,朕也以為不能輕易分兵,鄂州之事稍後再議,崇國公就留在京師,暫籤樞密院事,為抵抗蒙古人的進攻出謀劃策!”

“陛下……”吳潛噗通就跪在朝堂之上,“陛下,老臣並非危言聳聽,鄂州佈防千萬不能鬆懈啊,還請陛下三思!”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