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大元叔放心,我相信天下還是有人會主持公道,水哥兒只要好好讀書,將來的考取功名也是必然,如果有人從中作梗,我不會饒他!”趙頎臉上露出笑容。

“哈哈哈哈,趙頎,我倒要看看到時候你如何不饒我,我呂光平今天就把話撂在這裡,希望過幾天不要哭著來求我娶阿蓮,你們小龍灣海港的事不要以為開局順利就能修好,我們走!”呂光平轉身。

“大元哥!”二麻子等人瞬間臉色蒼白的跳起來。

“讓他們走!”楊大元握緊拳頭額頭青筋直冒。

呂光平大笑著坐上馬車,一群家僕也趕緊都一瘸一拐的抬上花轎跟上,就連同來的阿蓮的父母和媒婆也都嚇的爬上另一輛馬車,自始至終一句話都沒有說過。

看著呂家二少爺帶著一群人遠去,所有人都微微松了一口氣,緊握的刀槍棍棒也都放了下來,就連一直膽戰心驚守在窯洞門口的劉太爺和張太婆小竹等幾個老弱病殘也都放下了手中的掃帚和棍棒。

“頎哥兒,怎麼辦,恐怕呂光平會安排人去工地搗亂!”二麻子急切的走到趙頎面前說。

“這個樑子已經結下了,害怕有什麼用,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如此囂張跋扈欺男霸女,他呂家怕是蹦躂不了多久了!”趙頎氣定神閒的安慰。

“小頎說這話什麼意思?”楊大元回頭滿臉疑惑的問。

“大元叔不要擔心,呂家雖然有丁大全撐腰,但如今朝堂動盪不安,丁大全自身難保,哪裡有閒心來管呂家娶一個女人,所以我們也不必要怕他,不過所謂閻王好見,小鬼難纏,大家平日還是小心一些,今天這件事就這樣吧,二麻哥帶大家先回工地!”

“那阿貴這個王八蛋怎麼辦?”二毛狠狠一腳將阿貴踹到中間說。

所有人的眼光都落在了阿貴身上。

“這事……這事真的不怪我,我真的沒拿二少爺五百貫錢,我只是不喜歡阿……阿蓮……”面對刀槍棍棒環伺的一群昔日的同村玩伴,阿貴此時嚇的雙腿哆嗦舌頭打結。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啪~”楊大元一個大嘴巴抽在阿貴臉上,一改平日的成熟穩重,雙眼通紅的盯著阿貴,“阿蓮多好一個女人,竟讓你糟踐了,竟然還敢賣老婆,把他捆起來,去找楊三爺過來,就說今日我楊大元要用村規處置這個吃裡扒外的狗東西!”

“好!”一個年輕人拔腿就往村頭跑去。

“大元哥繞我這一次,我是被二少爺逼的,我也沒辦法啊!”一聽要村規伺候,阿貴嚇的腿一軟噗通一聲就跪在了地上磕頭求饒。

有宋一朝,傳統世家門閥統統崩潰,取而代之的是大量寒門士族崛起之後形成的村規族約。

而且封建文明形成的皇權不下鄉的傳統在宋朝最為明顯。

所有的鄉村都靠民俗鄉約和當地的大家族治理,甚至從唐朝後期開始,已經取消了鎮這個級別的行政規劃,不再設定秦漢時期的鄉亭官吏,秦漢時期管理鄉鎮的遊繳嗇夫等正規職能部門全都取消,只留下了村正裡正這些名義上的職務,實際上都由當地的大戶人家和德高望重的人擔任,依靠村規、族規、鄉約等方式進行地方自治。

而這個傳統一直延續到新中國,農村從法律上來說一直都還是屬於自治狀態,用村民自治法給予承認,農村選舉當地政府都無權干涉。

因此在農村,遇到虐待老小、偷盜搶劫、不事耕作、打架鬧事、通姦偷人等非刑事案件和傷風敗俗的事,一般都不會報官,而是由鄉村德高望重的人透過村規鄉約甚至族約家法處置了。

而處置結果自然也五花八門,偷盜者斷指砍手,打人者被吊起來打的皮開肉綻,而最為嚴重的是女人不守婦道通姦偷人,這種事一旦被發現,全村都會出動,坐木馬浸豬籠甚至沉塘,不管如何殘忍,在這種女人地位低下的封建時代,很少有人會去為婦女伸張正義。

而若是有謀害親夫這種事發生,無論結局如何,女人都會被重判。

當然,也不能說絕對沒有,但處置的結果往往也並非是為女人伸張正義,而只是純粹的一種官場之上的鬥爭。

清朝有個著名的楊乃武與小白菜的案例,是慈禧太后過問之後才平反的,該案前後延續數年,而該案之中牽連倒臺的大小官員上百人,可以說是清朝影響最大牽連最廣的一樁命案。

而在宋朝,同樣還有兩個和女人有關的案件影響非常深刻。

影響最大的便是北宋時期登州的阿雲案。

因為涉及到阿雲謀害親夫未遂(實際上只用刀砍斷了一個小指頭),地方州官、朝廷審刑院、大理寺、刑部、中書省、樞密院、臺諫、御史,還有王安石、司馬光兩位大佬甚至當朝皇帝宋神宗,都被捲入這場案件之中下不來臺,光是因為這個案件,前前後後不斷因為量刑問題推勘、翻案、複審、再審等持續十六年之久,從地方到朝堂牽連其中的官員數百人,而為了案件的爭吵,宋神宗數次下旨都被中書和臺諫駁回,弄得皇帝最後都差點兒當了縮頭烏龜,而為了最後將這個將朝廷攪的混亂不堪的案件徹底壓制下去,宋神宗將一大批官員貶出朝堂才算消停下來,然而這個消停也只是暫時的消停,等到王安石革新失敗司馬光復起之後,又把這個案件拿出來重審,堅持要把阿雲處死,而這已經是案發十六年之後,阿雲早就已經重新嫁人,兒女都一大群了。

當然,阿雲最後的結局沒有史書考證,但民間說阿雲最後還是被保守的司馬光殺了。

阿雲案牽連如此之廣影響如此之大,而前後數次翻案重審持續十數年之久,其中原因很多,最重要的有兩條,一是大宋的律法和審訊機構健全,對於死刑判的很慎重。二就是其實也是新黨舊黨之間的官場傾軋,是王安石和司馬光這兩個死對頭在其中不斷角力爭鬥的結果,其實這些朝廷大員和州縣法官,並沒有多少人真正去關心阿雲的死活。

(阿雲案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好好瞭解一下,非常有深度,特別是對於瞭解大宋的司法制度和朝廷架構有非常好的作用,這個案件幾乎將整個大宋的司法體系和司法過程展露無疑,比之清朝的楊乃武和小白菜全靠青天大老爺開恩的翻案完全不同,因為在這個案件中,皇帝的旨意都不太管用,全都是在討論倫理道德和法律。)

而除開阿雲案之外,還有另一個阿迎案,涉及到當時的宰相陳執中家的婢女迎兒慘死,因此審訊定案也是一波三折,本來看似並不複雜的一個案件,前後審理超過兩年,而且臺諫御史輪番彈劾,雖然大理寺最後沒有定罪,但陳執中還是因為這件事被罷職,同時還有一大群官員因為此事致仕丟了官職。

而所有能夠讓官府審訊的案件,一律都和刑案有關。

而無關刑案的,很多時間其實都由當地族規鄉約代勞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