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仔細一想就發現,我的身體就如同我的鉛筆,我的錢包、我的電腦一樣,是我所擁有的一種東西,但並不是我本身。

注意,在我們說我本身的時候,並沒有使用我的本身這樣的詞彙,這說明此時我們意識到了這時所說的是真正的我。

不同的語言在這方面的表達意思也驚人的一致。

當我們靜靜的思考這一問題的時候,甚至就是現在,我們似乎感覺自己可以站在一種上帝的視角去操控自己的身體,就如同是第三人一樣,有時候我們覺得我們的身體就好比電腦遊戲中的人物一樣,是第三人,而我們也似乎在以一種第三人稱的視角命令自己的手臂抬起,手臂放下。

如果這一切並不是一種幻覺,也許就可以更加確信意識是具有獨立性的。

當我們死亡的時候,意識會離開身體,此時我們的身體無論從外部還是內部看起來都沒有任何的改變,唯一的不同就是生命的逝去,而生命可能就是我們的意識。

它只是離去,卻並沒有消失。就如同一塊壞掉的硬碟,它和一塊好的硬碟並沒有任何的區別和改變,唯一的變化是裡面的資訊不見了。

注意,資訊只是不見,並沒有消失,因為其是遵循資訊守恆定律的。

而我們的意識,又或者說是靈魂可能也是如此。

當然,對此,無論是科學還是修仙都很難講清楚,即便是李寧現在知道有輪迴,也扯不清。

“姐姐。”李安看見她,很是驚喜。

李寧瞬間把注意力轉回來,“來看看你,你侄子也來了。”

李安忍不住笑了笑,“阿澤也來啦,在哪呢,怎麼沒有一起帶過來。”

李寧忍不住攏了攏頭髮,“在和他爹說話呢。”

“啊!”李安懷疑自己聽錯了,“他爹。”

他下意識懵懂的說,然後下一刻就炸了,“那個男人!”

“是誰,我非要好好教訓他一頓不可。”李安怒氣衝衝道。

李寧瞅了瞅他,“你確定要教訓?”

“當然。”李安一副氣勢洶洶的樣子。

“在你師尊臥室呢,去吧。”李寧不動生色的說。

“姐,你別動,等我。”李安轉身就消失。

“嘖。”李寧露出一絲憐憫,可憐的娃,姐姐今天就教他什麼叫做人心險惡,教他個乖。

還沒有搞清楚是情之情,別衝動行事。

凡事冷靜三分鐘再做決定,衝動是魔鬼,學會控制自己情緒,泰山崩於前而不改色,依然談笑風生。

愈是大事大非面前愈要沉著冷靜,別自亂陣角,讓敵人有機可乘。

嘖年輕人啊,多經歷人情冷暖,世態炎涼自然會修煉成精了。

果然,不一會,李安就垂頭喪氣的走回來。

看起來就是被教訓了一頓。

“阿姐。”他有些哀怨的喊了一聲。

“有些事情不是用最快的速度做完就好,更不能做事情不經過大腦。

姐姐覺得你可以多培養自己的耐心。做任何事之前先考慮後果。想想這樣做會不會產生什麼不良影響。

如果感覺自己總還是很衝動的話,建議你要做這件事的時候先從1數到10。再深呼吸幾次。讓頭腦清醒後再決定。

當然也別有太大壓力,年輕人衝動挺正常的,畢竟年少輕狂嘛哈哈哈。”李寧戲謔道。

只見李安鼓著臉,氣呼呼的樣子,不一會又一副憂愁的模樣,欲言又止。

“阿姐,你和師尊。。。”它問的溫吞,李寧卻是半點不在意。

“露水姻緣罷了,放心,都有爽到,你不用介意。”

噗。李安聽了她這虎狼之言,臉都綠了,又惱又急。

“阿姐。”他有些崩潰的大喊。

唉。李寧又忍不住卷著髮尾,有個弟弟真煩,莫怪都說兔子不吃窩邊草,不是沒有道理的。

兔子不吃窩邊草的表層意思是兔子不吃自己窩旁的草。

但是,人們引用這句俗話,是取它“與鄰為善”的引申意。告誡人們,別在家門口上做壞事。也比喻壞人不在當地幹壞事。

要知道國人具有濃厚的鄉土情結,這種情結深深地扎在中國人的心中,影響著中國人的整個心靈世界。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鄉土情結,即對家鄉和故土所抱有的一種濃濃的深情,最大表現就是思歸。

先秦時期的詩歌總集《詩經》裡面就有很多思念家鄉的作品,如《魏風·陟岵》:“陟彼岵兮,瞻望父兮……;?陟彼屺兮,瞻望母兮……;陟彼岡兮,瞻望兄兮……”

作為傳統國人潛意識裡的一種心理狀態,鄉土情結大體上可以分為三類:

一,演變為歸隱情結的鄉土情結。擁有這類情結的人不滿或厭惡世俗的黑暗,萌生出回家歸隱的想法。這種情況促使人漸漸淡漠世俗中骯髒的生活而轉向去家鄉去尋求一片淨土,尋求自己靈魂的所在。這種情結已經被抽象化,家鄉在人的內心當中已不是那山、那水、那人,而是被昇華為靈魂的所在、生命的寄託。

例如陶淵明他的《歸田園居》: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後簷,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裡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閒。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

這首詩平淡醇美,細細品味,種種事物無不透露著詩人的歡喜之情和嚮往家鄉的歸隱情結,似乎詩人正掰著手指,如數家珍。

詩人的趣味,不在塵世的喧囂,而在鄉居的純靜,也就全在意想中了。

她的祖國是一個缺少宗教信仰的國家,但並不是說缺少宗教意識和宗教情結,無論是佛教、基督教、***教都是在宗教的信仰當中找尋一份寄託。

與此異曲同工的是,國人的這種鄉土情結也是在尋求一份寄託,可以說這種情結是一種宗教情結,它給人以安慰和滿足。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