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類的討論,早就有過了。

總是有人問,真的有輪迴嗎?

輪迴後我還是我嗎?新的記憶,新的人格,新的人生,今世遭上輩子的惡果,來世享今生的福德,公平嗎?

有一個破船的比喻:一艘船,不斷的修修補補,今天換舵,明天換甲板,這樣一直修修停停,最後所有零件都不是當初的了,那麼這還是同一艘船嗎?

這個破船論又叫特修斯之船,亦稱為忒修斯悖論,是一種同一性的悖論。

假定某物體的構成要素被置換後,但它依舊是原來的物體嗎?

公元1世紀的時候普魯塔克提出一個問題:如果忒修斯的船上的木頭被逐漸替換,直到所有的木頭都不是原來的木頭,那這艘船還是原來的那艘船嗎?

因此這類問題現在被稱作“忒修斯之船”的問題。

有些哲學家認為是同一物體,有些哲學家認為不是。在此之前,也有許多名人都曾經討論過相似的問題。這個問題的有許多變種,如“祖父的舊斧頭”。

特修斯之船最為古老的思想實驗之一。它描述的是一艘可以在海上航行幾百年的船,歸功於不間斷的維修和替換部件。只要一塊木板腐爛了,它就會被替換掉,以此類推,直到所有的功能部件都不是最開始的那些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問題是,最終產生的這艘船是否還是原來的那艘特修斯之船,還是一艘完全不同的船?

如果不是原來的船,那麼在什麼時候它不再是原來的船了?

哲學家托馬斯後來對此進行了延伸,如果用特修斯之船上取下來的老部件來重新建造一艘新的船,那麼兩艘船中哪艘才是真正的特修斯之船?

這個輪點經常被用來討論一個物體是否僅僅等於其組成部件之和。

一個更現代的例子就是一個不斷發展的樂隊,直到某一階段樂隊成員中沒有任何一個原始成員。這個問題可以應用於各個領域。對於企業,在不斷併購和更換東家後仍然保持原來的名字。對於人體,人體不間斷的進行著新陳代謝和自我修復。

這個實驗的核心思想在於強迫人們去反思身份僅僅侷限在實際物體和現象中這一常識。

同樣試用於輪迴轉世,輪迴後一片空白的那個靈魂,還是輪迴前的我嗎?

如果記起前世的一些事情,那我到底又算誰等等諸如無解的問題。

某個大佬認為可以用描述物體的四因說解決這個問題。

構成材料是質料因,物質的設計和形式是形式因,形式因決定了物體是什麼。

基於形式因,忒修斯之船還是原來的船,因為雖然材料變了,但船的設計——形式因——沒有變。

從這個角度看赫拉克利特的河流問題,則兩次踏入的是同一條河流,因為河流的形式因沒有變。

事物的目的決定了其目的因。忒修斯之船的目的在神話中是裝載和運輸,在現實中的目的是證明和紀念忒修斯,雖然材料變了,但目的沒有變。

有人認為特修斯之船不斷更換部件,最後所有的部件都換了一遍。

在整個過程中,它顯然具有時空連續性,就好像你的身體不斷進行新陳代謝,但絲毫不影響其時空連續性;更換的船板和以前的船板有點區別,但差別不大,功能完全一樣,和整個船的複雜性比起來,這點差別可以忽略不計,整個船的結構基本沒有改變,即使有一些改變,也像你比幾年前變老了一點一樣,這點差別完全不影響同一性。因此忒修斯之船還是忒修斯之船,你就是把船板更換一千遍,它還是它自己——這根本不影響同一性。

而用換下來的船板和部件再組裝一艘船,結構一樣不一樣我不管,它和忒修斯之船沒有時空連續,因而那是另外一艘船。你叫它什麼都行,它不是特修斯之船。

當然如果用數學集合論來解釋,那特修斯之船是一個集合,船上的部件就是它的元素。

當更換部件時,集合中的元素發生了變化。例如原來船上的木板有木板A、木板B......一直到木板Y,它們都是“特修斯之船”這個集合的元素;假如把木板A換成木板Z,那麼“特修斯之船”這個集合的元素就變為木板B、C.....和Z。

也就是說,當我們更換部件時,“特修斯之船”的定義改變了。

這個道理就和一支足球隊,不斷有人加入又不斷有人退出,可它還是叫著原來的名字是相同的。

諸如的論點還有人們雖然同樣渡過相同的河,但流經身旁的水卻是不同的等。

這樣的問題,其實基本無解,全看個人想法。

即,你願意相信哪個說法,或者說你心裡希望是怎麼樣的說法,想要得到怎樣的慰藉罷了。

而李寧不認可輪迴,故而這就是一種手段。

就像她猜測為什麼一縷神魂轉世投胎後會誕生自己的意識,因為那絲神魂基本上都被重新組裝了。

當絕大部分的不屬於原來的自己時,自然就會誕生自己的意識,然後反抗要強迫自己的所謂主體。

可是,在主體眼裡他們是一個人,在輪迴後的那個意識眼裡,他們都不是一個意識了,又怎麼會是一個人呢?

總之李寧對六道輪迴報以十二萬分戒備,於是自己一手操辦了這個輪迴。

其實如果可以,她連經過輪迴都不想。

奈何六道輪迴作為官方唯一認可的投胎轉世的場所。

不經過六道輪迴,等同偷渡。

“等等。”李寧想到這,臉色突然有點陰晴不定,偷渡,也不是不行。

或者說,雖然特別難做到,但是不代表做不到。

至少,李寧有可以嘗試一次的本事。

不過偷渡這個事情,被抓包的話,那後果可是非常嚴重的。

從此,會上了六道輪迴的黑名單,還會被天道記一筆。

李寧必須考慮這個險值不值得冒。

有成功的可能嗎?

最後,李寧得出的結論是,可行。

並且可行性高達百分之二十。

五分之一呢!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