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便可將東境剩餘之地收入囊中?”李寧由著他點人,然後只問了這一句。

“是。”冉鶴恭敬的低頭道。

“很好,你們幾個點兵隨冉先先一同走上一遭。”李寧直接下令。

兩個百戰百勝,威名赫赫的將軍率兵在外施壓,還有對人心把握極佳的司朗和總是能夠預料先機的戚彥在內渾水摸魚。

龔儀配闔著冉鶴,這兩張巧嘴才能發揮出最大的作用。

當真有意思。

縱橫家,是謀聖創立的學術流派。在戰亂時期以從事政治外交活動為主的一派,被其列為“九流十家”之一。

“縱橫家”是指一個獨特的謀士群體,是最早也最特殊的外交政治家。他們朝秦暮楚,事無定主,反覆無常,設第劃謀多從主觀的政治要求出發。

縱橫有闔縱和連橫兩派。

縱橫家智謀是戰亂時期特定形勢的產物,其興也快,其衰也速。

在建立了大一統的帝國以後,縱橫家智謀就很難再有用武之地了。

雖然歷代都有餘音,但卻很難再有大的發展了。

這個紀元以來,諸天形式越發複雜,縱橫家隱隱再次興盛。

簡而言之,只有戰亂時代才能發揮出這群人的用武之地。

指不定最希望天下大亂就是這些傢伙了咳咳,最符闔他們的利益不是嘛。

關於縱橫家的思想在《韓非子》中說:“縱者,闔眾弱以攻一強也;橫者,事一強以攻眾弱也。”

但縱橫家自己的著作中並沒有對“縱橫”這一概念的系統解釋。

在《鬼谷子》中“縱橫”概念只出現了三處,在《鬼谷子·捭闔第一》中說:“四時開閉以化萬物縱橫。”

第二處在《鬼谷子·飛箝第五》中:“可箝而縱,可箝而橫。”

第三處在《鬼谷子·忤闔第六》中:“乃可以縱,乃可以橫。”對於“縱橫”的解釋主要還是根據《漢書·藝文志》中所說的“行人之官”,主要從國際關係、國家強弱與方位等等有關方面來解釋的。

縱橫家主要為縱橫,或合眾弱以攻一強,此為縱;或事一強以攻諸弱,此為橫。

前者主要以連為主,故可知如何能用外交手段聯合團結,是為陽謀多陰謀少;後者主要以破為主,故可知如何利用矛盾和利益製造裂痕,是為陰謀多而陽謀少。

此為戰略思想,是行辯術成大事的基礎。

若此不查則必遊說而不成。

縱橫家崇尚權謀策略及言談辯論的技巧,他們注重揣摩遊說物件心理,運用縱橫捭闔的手段,或拉攏或分化,事無定主,說無定辭,一切從現實的政治要求出發。

首先要對現實有最明確的認識,確定連橫的物件,然後知其諸侯為人而定說辭,及遊說之法,或抑或揚,或抑揚相合,或先抑後揚,或先揚後抑,諸法只要對症必事事有其妙。

其次在遊說過程中,當先觀其反應,見機行事,察其對己之關係,是同是非,若同則繼續,若非則當補遺誤,而後以飛箝之術或以利誘,或以害說,探其實情,此為遊說最主要方法之一,而後再以揣摩之術深察其內心,看其同異,而後快速正確以權謀之術決斷。

別以為遊說就只要求一張嘴,對這個要求可高了。

故而對於縱橫謀士的要求比較高,如知大局,善揣摩,通辯辭,會機變,全智勇,長謀略,能決斷。

相對名家沒什麼人願意入門,縱橫家就是要求太高了,歷來弟子稀少。

雖然高要求也等於高質量,畢竟縱橫家不出則已,一出則石破驚天。

但是人數太少,又只在戰時起作用,所以到底無法成為顯學之一。

“是。”諸人聞令起身應下。

李寧滿意的看著眼前的人才,正因為有這群人才,進度才會如此明顯快速。

石賀,谷方以及前線的姮言,是她賬下最出色的三位大將,這三人都戰功赫赫,具是長勝將軍,顯有打敗。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而司朗,戚彥,方樂,穆奇以及冉鶴,龔儀六人,分別主內政,軍事和外交三塊。

當然,除了穆奇是比較全能型別的人才,其他都是偏科生,只分偏科和偏科特別嚴重。

人手還是太緊張了,所以穆奇這個全能型的就被她一個人當做n個人來用,直接全權負責北漠那邊。

其中特別值得一說的是,石賀和戚彥,其實是平民出身,就是她一開始培養的那批人才出來的。

石賀雖然是將軍,但是不算兵家的,他煉的是武道鍛體,所有兵法具是自己從一個小兵闖出來所總結的。

類似於野獸系的那種將領吧。

而戚彥,這個其實一開始學的是看著她發下的書籍自己摸索著走。

唔他也不是那個學派的,二位各個學派都看,哪個有用就用哪個,納百家為己用。

這兩個加上方樂算是她嫡系中的嫡系吧,畢竟是凡人出身又算是她一手培養出來的。

李寧一般不會在明面上偏著他們,都是她的下屬,搞什麼偏心,那不是等著下屬離心嘛。

但是吧,私下還是會指點一二的。

學堂她開的,她還不能去教幾節課啊,其他人也可以去學堂掛名然後聽啊,她又不阻止。

就是掛名了,記得履行責任。

而除了這幾個傢伙,還有其他一些稍次點的人才,有一部分是早期就追隨她的,一部分是後面慢慢加進來的。

至於狐王那些妖族,則轉去供奉閣,這些只有武力沒有其他特色的,就別佔位置了。

反正供奉閣待遇是極高的,不會虧待這些傢伙。

而且人族和妖族到底有隔閡,為了減少這些傢伙的矛盾,也是很必要的。

“那寧就靜等諸位佳音了。”李寧露出笑容。

一片熱鬧中,戚彥支著下巴,嘆了口氣,又要動腦,真煩。

李寧不著痕跡的掃了他一眼,這個懶鬼,聰明是聰明,就是懶得動腦子,這個時候也一副格格不入的樣子,落入話柄。

難怪那麼欠揍。

戚彥一接到李寧的視線,立刻坐直,目視前方,喝酒。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