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同性戀在她的世界有古以來就頗為盛行,至於女女同性戀,李寧只是稍微查下百度都知道,女同性戀在中國古代是相當普遍的,並被當時的人們所容忍,人們甚至認為女子的同性戀關係是閨閣中必然存在的習俗,當它導致為了愛情的自我犧牲或獻身行為時,還會受到人們的讚揚。

清代著名才子李漁曾就此題材創作過一部名叫《憐香伴》的戲劇,講述了佳人愛慕佳人的愛情故事,曹語花美貌與體香異於常人,而崔箋雲詩才與謀略並重,二人以詩會友漸生情愫,種下情根,誓作來世夫妻。

李寧猜測古代男人之所以覺得拉拉好,是因為這樣可以坐享齊人之福,並且不會出現後宮失火的事情,多好啊。

古代真的有不少男人娶納一對啦啦,嘖嘖。

果然女孩子的愛情就不算出軌嘛,並且男人被戴綠帽還戴的很爽,爽到自己往自己頭上戴咳咳。

李寧八卦了兩句,又深深的看了一眼一看見自己眼睛就發亮的姑娘。

清代的女同性戀情形可謂至為激烈,《粵遊小志》記載:“廣州女子多以拜盟結姊妹,名金蘭會,女出嫁後,歸家恆不返夫家,若促之過甚,則眾姊妹相約自盡。盡十餘年風氣又復一變,則竟以姊妹花為連理枝矣,且二女同居,必有一女儼若藁砧者。”

金蘭會的女子又稱自梳女,凡是締結金蘭契的女子,一切婚約均屬無效,男家不得強娶,她們誓不肯和男子婚嫁,即使被迫嫁人也不會住在夫家和丈夫同寢。

而結盟的二女則會同居,隨後成雙結對、誓不相負,臨終前還會選擇嗣女繼承雙方財產,死後也會被埋在一起。

李寧看了之後歎為觀止,由一瞬間甚至覺得同性戀也不錯,好像背叛的可能性還比較小。

所謂的同性戀者是只會對同性產生愛情和**的人,準確來說即“身心性別一致的人只喜歡身心性別一致的同性”,愛上一個人的最基本條件就是對方必須是同性,然後才有可能產生愛情。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也就是說,這可能是天生的。

性取向是一個複雜的問題,各種性取向並無優劣之分。關於性取向的產生有很多種理論,絕大多數科學家、心理學家、醫學專家認為性取向是先天決定的,美利堅心理學協會發表的一篇科學文獻表明:長期的實驗記錄證明,同性戀是無法被“矯正”的,性取向無法改變。

許多研究人員早已得出了較為一致的看法:同性戀有深厚的生物醫學基礎,同性戀者的性取向是由同性戀基因決定的,無法透過後天改變,不是一種選擇,也不是自己可以控制的。

需要區分一件事那就是跨性別者不屬於同性戀。

同性戀群體中有些人很異性化,要是TA們不說,甚至可能都看不出來TA們真實的生理性別。

具體表現為:男性髮型不定,喜歡化妝、穿女裝;女性理男式髮型、裹胸、穿男裝。

這些人是跨性別者,而不是同性戀。

雖然同性戀者和這些跨性別者的愛慕物件皆為同性,但同性戀者沒有性別認同障礙,他/她們認可,甚至喜愛自己的性別,不會用異性視角去和同性談情說愛,不存在將形象裝扮往異性靠攏的需求,也不存在想要變為異性和模仿異性的想法。

李寧那位女性追求者就曾經對她說過,“親愛的不必為我的舉動感到困擾,我只是為你的優秀而產生仰慕之情,愛情從來無關性別的。”

老實說,李寧還蠻喜歡那位追求者的,不要誤解,她只是當做朋友的那種喜歡和欣賞。

她從小到大,不管是對男人還是女人都沒有興趣,要不是她還有正常的生理慾望咳咳,她都以為自己是性冷淡呢。

不過她那位追求者曾經說過她是一個很嗯自我,強勢的大女人,隱性的。

李寧。。。

她有點冤枉,她分明善於聽取別人的意見,做事溫和好嘛。

在她的世界,同性戀被許多國家接受。其實同性戀不僅僅指同性戀,還有雙性戀。人類是高階情感動物,性取向的多樣化是人類多元化發展的一種具體表現。

古代還比較開放一點,到近現代反而十分苛責,一度把同性戀當做精神病的一種,試做妖魔。

不過在李寧穿越前同性戀的處境已經相對好了許多,年輕一代普遍能接受,公開出櫃的更是不在少數。

嗯,李寧只是想說,看這姑娘有點這個跡象的樣子,要真的是這樣,李寧就該考慮,怎麼不動聲色的掐掉這點未萌芽的愛戀。

不歧視同性戀,不代表它就是同性戀啊。

準確的說是,她沒有興趣談戀愛,所以,不能霍霍小姑娘。

李寧看起來沒有什麼別的色彩,不過說起話來,就嘴毒了不少。

大家萍水相逢,何必曾相識是不是。

把小姑娘氣走了,時間一走,就啥都忘記了。

終於見到了李棠說的要是,李寧發現,這慘狀,比小姑涼口裡說的還要略微慘一點。

血腥味吸引不少野獸來啃咬屍體,直接被李寧趕走了。

李寧有些嫌棄的看這地上七零八落的妖獸屍體,完全不打算自己動手。

於是靈力的作用體現出來了。

把木靈氣化作一根木枝,這邊戳戳,那邊翻一翻,然後從一隻妖獸身體裡翻出戳起一個袋子。

確實過眼神,是儲物袋來著。

直接用水靈力沖刷一遍,然後才看著靈力把這個儲物袋倒出來。

誰知道這裡面有裝什麼奇奇怪怪的東西,還不如在外面就地看完了事,李寧其實和李棠一個看法,不怎麼稀罕這些東西。

還別說,東西挺多挺雜的。

李寧把東西翻了翻,最後找到了一塊血步,暗紅色的,看著就透出一種不祥的氣息,這個應該就是這次的感染源頭了。

是從其他病人身上帶來的吧。

李寧冷笑,渣渣就是渣渣,下作的手段。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