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蘇雲天趕到鎮上時,問了牙婆,才知長河縣的吳姓商人就在百里縣。說是這次過來是為了採購藥材的,立馬尋牙婆說合,讓他去百里縣城相看蘇初雲。

月穎見孫氏提著一籃子鴨蛋,手臂都酸,接過籃子提了一陣,孫氏生怕她提不穩甩了,走不到一里就搶著接過去。

牽涉到錢,孫氏對誰都不放心。

五十枚鴨蛋,一枚兩文錢,這可得一百文錢呢。

一百文錢又能買好些米麵糧食,但還是攢起來過日子的好。家裡那麼多口人,要將日子過好不易。

月穎輕聲道:“奶奶,待我們入了城,先賣帕子罷,我聽說城裡的絲線顏色多,想買些絲線回去。”

旁邊的婦人接嘴道:“這姑娘還會做繡活?”

“祖傳的女紅手藝,兒媳、孫媳們就靠這個賺點零碎銀錢貼補家用。”

“還是蘇家會教姑娘,這一個個就是不一樣,不愧是詩書門第。”

孫氏被捧得很是歡喜。

婦人道:“從繡坊、鋪子領帕料最不合算,一塊帕料就得五文錢,倒不如買錦緞回去,就買那種素白色的,繡什麼花樣都好看,一塊帕料攤下來只得三文字錢。繡得好了,無論是縣城還是府城,都能賣好價兒。”

因一路相熟的婦人四五個,說說話話就到縣城。

百里縣,是在鳳成祖皇帝時期新設的縣衙,早前這裡是森林,林中並沒有縣城、鄉鎮,可後來有了鳳凰湖、定陵,更多了三個鎮子。以百里縣為中心,周圍八個鎮子都歸入百里縣境內。

同行的婦人裡頭,也有一個要賣繡品的。

孫氏覺得自家的繡品好,一定要去價高的沈記繡坊。

因今兒逢集,來繡坊領繡品的人還真不少,外頭排起了五六人的隊伍,有年輕的婦人,還有一些清秀的姑娘。

同行的婦人道:“這裡只收一等、二等的繡品,常來這裡賣繡品的,幾乎都是二等繡品,沈記繡坊可是我們永樂府與蘇記繡坊齊名的大繡坊。”

“蘇記繡坊這幾年可不如沈記,家族大了,嫡支幾房為了爭蘇記織造坊鬧得不可開交。”

“家和萬事興,生意人最講究和氣生財。”

婦人姑娘們七嘴八舌地說了起來。

孫氏提著籃子,特意將自家孫女繡的帕子放在上頭,那上頭還有一句佳詞美句。這是月穎的說法,孫氏不懂詩詞,就覺得是自家男人寫的肯定好。

不多時,就輪到了孫氏。

櫃上的女管事卻目不轉睛地盯著月穎臉上的面紗,瞧了許久,也沒瞧出用的是什麼針法,“這面紗是你繡的?”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孫氏忙道:“這是我小孫女,自小跟她娘學家傳的女紅,打小就愛繡過花花草草什麼的。”

多說幾句好話,許自家的繡品能賣好價。

女管事將視線移到孫氏捧到櫃檯前的帕子上,這帕子的圖樣特別,沒有複雜的花色,清爽、雅緻,而上頭的詩詞亦繡得恰到好處,書法好,詩詞妙,都是挑了天下最出名的詩詞,有前晉時的,有本朝的,甚至還有些以前沒聽過的。

“這都是你繡的?”

“是!是……”

孫氏疊聲應著。

女管事翻到後頭,這風格完全不動,針腳細密,用針之法也俱不相同,“前面十五塊帕子是一個人繡的,這後面的帕子是另一個人繡的。”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