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賞了我們兩個小丫頭一人一隻項圈,一對絹花,還有一盒胭脂。姐姐們是一人一套首飾,還有胭脂粉兒呢。”

廚房裡打雜的小丫頭一臉羨慕。

清枝很是驕傲的道:“秦嬸,粥好了沒,姑娘昨兒趕回來祭祖,一宿未睡,吃了粥好回去睡會兒,辰正要與公子去祭祖呢。”她撓了撓頭皮,“要是姑娘能帶我去就好了,聽說山裡的墓山好大呢。”

秦嬸聽說秦春蘭也得了賞,笑微微地提了一壺熱水給清枝,又道:“粥一會兒就好,我讓丫頭一會兒送過去。”

“有勞秦嬸,我回去了。”

她提著熱水壺,健步如飛地往捧珠閣跑。

清枝回來,給月穎倒水,做得熟絡,鄉下小姑娘懂事得早,有的三四歲就學會看灶火,月穎坐在暖榻上泡著腳,一臉舒坦狀。

院門外,一個稚嫩的童音道:“稟姑娘,我們是廚房的丫頭,給姑娘送晨食來了。”

春蘭喝了聲:“進來!”

兩個小姑娘一個提著一個食盒,走到八仙桌前,小心地擺起飯菜,不敢多瞧。

月穎道:“秋菱,賞她們一人一對絹花罷。”

秋菱應了一聲,啟開首飾盒子,拿出兩對粉色絹花,兩小姑娘笑著接過,放過月穎,問:“一會兒是姐姐們將碗盤送回去,還是我們這來取。”

春蘭道:“不用你們取,我會送過去。”

“有勞春蘭姐姐。”

春蘭得了賞賜,正想去秦嬸與各處顯擺一番,繡房那邊肯定是要去一趟的。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月穎在一樓偏廳小榻上睡著,秋燕給她掖了被子,清竹立在花廳裡,清枝已經去翠嬤嬤那兒接受教導。

春蘭低聲道:“今兒不是我們幾個在,你不去學規矩?”

清竹道:“我和清枝有了新名字,她們越發眼紅。那個領頭的,就是從林西鎮過來的唐果兒,竟自己給自己取了個叫清葉的名字,昨兒尋了我們兩一天的錯處,翠嬤嬤又寵著她,說她將我們教得好,她打起人來就更兇了。”

春蘭低低笑道:“你原是怕捱打才躲著不去?”

“我和清枝得了賞,她又要眼紅了,肯定還要尋錯處,我才不要去。”

“你不去,你想幹嘛?”

“我想陪姑娘去墓園祭祖。”

“你一個三等小丫頭,姑娘出門帶你了,我們幾個大丫頭是做什麼的?規矩都沒學好,就學會搶功,還不去學你的規矩。”

可這會兒,她已經遲到了,現在過去,肯定受罰。

春蘭道:“姑娘出手大方,你不學好規矩,回頭翠嬤嬤提了清葉上來,把你換下去。”

清竹愣了片刻,與被換下去相比,捱打捱罵好像並不可怕,一轉身就奔了出去。

春蘭輕哼道:“小丫頭一個,還敢搶我的差。”

因廚房的小丫頭送了一回晨食就得了賞,各得一對漂亮絹花,其他受訓的小丫頭眼睛瞧得溜圓。

待看到捧珠閣的小丫頭過來,小丫頭們更眼饞得緊,一個個盯著她們脖子上的銀項圈眼直。

原就是鄉下來的,這種東西在鄉下莊戶人家可是稀罕物,給新媳婦添還差不多,哪有女孩兒們得的理。

翠嬤嬤照常讓小丫頭演示兩遍走路、坐姿,再是端茶遞水、服侍飯菜的動作。

秋燕進了院子,頓道行禮,“稟翠嬤嬤,姑娘說悶了,想傳一個口齒伶俐的丫頭過去說趣聞趣事提神解乏。”

翠嬤嬤看著這十幾個從六歲到十二歲不等的小丫頭,“清葉,你去罷!”

清葉立時福身行禮,“謝嬤嬤!”

她在唐家莊時,那就是出名的伶俐人兒,還不得把姑娘哄得高高興興的,說不得自己也能得賞。

翠嬤嬤選清葉,是因清葉是林西鎮人,來自唐家莊,是蘇家三房唐氏的孃家莊子,肯定知道不少蘇家的醜聞醜事。

月穎睡了一個時辰,再無睡意,可又覺得不能閒著,春蘭就想到了這個主意解悶,以前在知府老爺家,夫人、姑娘就連姨娘也經常這樣做。

清葉進了捧珠閣,小心地邁入花廳,抬頭望了一眼月穎,又快速地垂眸。“小婢清葉,給姑娘請安!姑娘萬福!”

月穎笑道:“聽說你最是伶俐的,給我說說你們鄉下的趣事,說好了有賞。”

清葉腦海快速運轉,“姑娘想聽有趣的事,還真這麼一樁,不過這是兩月前的事,話說林西鎮有個叫靠山莊的。”

月穎故作不懂,道:“這莊子名不都是叫李家莊、王家村這樣的,有叫靠山莊的?”

她想知道蘇家事,離開數月,也不知他們過得如何,即便不喜,可多了曉一些也是好的。

清葉道:“有的,有的,靠山莊就在林西鎮,旁邊有何家莊、古柳村、胡家莊,翻兩座山就到林西鎮。他們到縣城趕集,是從後山官道上過來。”

春蘭輕啐道:“讓你說趣事,你扯這麼遠作甚。”

心下頗是不瞞,一臉戒備。

清葉想了片刻,立馬道:“靠山莊有戶姓蘇的莊戶人家,當家男人是個老秀才,生了三個兒子……”

她儘量把故事說得生動有趣,想著能得賞,可不得學做說書人那樣,每到年節,就會有說書人、賣藝人走鄉竄村地挨著莊子表演,還有耍獅子的,就連鎮上也會請戲班子,一到過年節,在鎮上搭戲臺,周圍村子的男女老少都會瞧戲,最是熱鬧。

原是給月穎講的,秋菱、春蘭幾個倒比她還聽得認真。

“那蘇五娘搶了蘇七娘的訂親信物,以為能嫁給燕大公子為少夫人,誰曾想到,快到縣城時,燕大公子的病突然就好了……”

秋燕內心湧汗,大公子壯得跟頭老虎似的,他會因風寒、水土不服病得快死,這種鬼話拿去哄別人罷。

他們兄妹自幼就進了帝月山莊習武學藝,照著父親的打算,他們長大了是做江湖訊息樓的探子。爹孃給他們生了一個健康的身子,卻沒有給他們機靈的腦袋,層層挑選,沒考上探子,也只能做過會武功的野路子。

清葉講得繪聲繪色,燕大公子如果發現被人冒充了,還發現那訂親信物是假的,就跟她親眼瞧見的,直把燕大公子誇成了天上神仙,“燕大公子拿著寶劍,就那麼嗖嗖一揮,你們猜怎的?”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