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繼續收購怡和控股,蘇一帆不置可否。

就目前盤面局勢,大機率講,蘇一帆已經不可能收購怡和控股。

與怡和控股的價格高低沒有關係,關鍵在於不確定性。

沒有絕對把握的事情,蘇一帆不想幹。

你妹,這不是瞎忙一場嗎?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盤局變了,蘇一帆必須跟著變化,逆水行舟絕對不行。

蘇一帆不是神仙,所有的事情都在他的掌控中。

華商財團提前一兩年收購怡和控股,這是他沒有預料到的。

此時,華商財團手裡已經掌控了不少籌碼,如果蘇一帆強行推進,不敢保證會不會出現他不希望見到的結果。

試想,蘇一帆舉牌怡和控股,凱瑟克家族也不會坐以待斃,增持股份在意料之中。

結果會怎樣,大概情況能想象出來。

假設蘇一帆舉牌怡和控股,持股比例必須超越凱瑟克家族持股數量,估計會在百分之二十幾的樣子。

問題在於,原來大股東凱瑟克家族必定會增持股份。

收購一方與反收購一方互相較勁,在雙方持股量相差不大的情況下,股價已經高企,繼續舉牌難度越來越大。

假設蘇一帆持股比例達到百分之二十六,凱瑟克家族持股比例是百分之二十五股份,那時候股價有可能見到六七十元價位。

由於題材的原因,投資者持股待漲,想要更多的吸納籌碼,變得難度大,而且價位高的令人難以承受。

此時,作為第三方華商財團必將成為此次收購大戰的白衣騎士,他們的角色就顯得特別重要。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若華商財團向凱瑟克家族傾斜,則蘇一帆必將成為失敗者。

反之,華商財團與蘇一帆聯合,凱瑟克家族將失去大股東地位。

問題在於,華商財團憑什麼站在蘇一帆一邊?

蘇一帆的新計劃,需要進一步完善,所以他只是告訴裘明翰:繼續保持觀望姿態,等待最佳時機。

好嘛,這是坐山觀虎鬥,讓華商財團與西門.凱瑟克廝殺。

或許蘇一帆想看到華商財團與凱瑟克家族,雙方鬥的精疲力竭,那時候再出手。

比如,自己當白衣騎士,以最小的代價,撈取最大利益。

裘明翰不是質疑自己的老闆,心中只有崇拜。

既然老闆選擇觀望,必定有他自己的打算。

正常情況下,怡*控股在七元錢到十元錢之間應該有一個相當過程,哪怕十元錢到二十元錢也不會太快,至少他操作的時候是這樣。

大資金操作某一隻股票,在沒有掌握足夠低廉籌碼的時候,沒有人傻乎乎的向上推升股價。

大資金考慮的不僅僅是當期價格低,還要儘量讓總成本降低,要反覆磨底,只有在掌握了相當的籌碼之後,他們才會發動總攻勢。

蘇一帆不是別人,他們在年前就已經涉足怡*系。

如果盤中有大資金提前介入,蘇一帆會在第一時間知道。

所以他很清楚,怡*控股盤中的大資金只不過剛剛入住而已。

但是,怡*控股股價突然就爆發了,七元多的股票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漲到了十八元之上,確實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令人驚奇的是,尾市竟然搶盤了,怎麼會這樣?

連蘇一帆也被弄的摸不著頭腦,這樣做的結果,必然導致成本超高。

今天十八元錢,明天就有可能進入二十多元區間,以後還怎麼操作?

是啊,就這麼短的時間,華商財團能吃進多少籌碼,我勒個去了。

蘇一帆不理解也就對了,他不是華商財團,哪裡知道其中的難處!

如果換成蘇一帆控盤,無疑他會認為已經失敗了。

股票操作成這樣,剛入手就開始大幅上升,豈不是雞肋!

當然,這不是說蘇一帆不願意怡*控股的價位高企。

他手裡握有大把的股票,當然希望股價越高越好,只是沒想到來的太快太早。

這其中發生了什麼?

蘇一帆不是當事者,他只能猜。

或許怡*控股方面太警惕了,或許另一方操作不謹慎,這才造成雙方對抗升級。

當然,他還不清楚易儒信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不錯,易儒信想插一腳賺點小錢,蘇一帆就把他打發到了怡*控股這只股票上。

哪裡會想到這個無心之舉,也是促使怡*控股提前爆發的原因之一。

根本原因在於,西門.凱瑟克在易通地產這只股票上失利,歸結於易氏家族強大的資金實力。

與易氏結仇,使得西門.凱瑟克擔憂,並嚴加防範。

西門.凱瑟克認定盤中大資金是易儒信所為,對方要採取報復行動。

所以,不能說李辦誠他們不小心,而是盤中多了易儒信這個攪屎棍。

再一個是因為西門.凱瑟克已經是驚弓之鳥,警惕性太高所致。

如果沒有易儒信加入戰團,相信李半誠他們也不會暴露的這麼早。

如果不是西門.凱瑟克隨時戒備,也不會注意到怡*控股盤面的變化,都是因果關係。

蘇一帆為何不讓易儒信進入置地集團,非要讓他去怡*控股攪和?

有些話他不會對易夢蝶明說,難說沒有其他目的。

這個目的是什麼?

估計就是讓怡*控股亂一點,越亂越好。

現在好了,西門.凱瑟克一方,易儒信算一方,再加上李嘉誠他們一方,三大勢力一番亂戰,這個局面夠糟糕的了。

好吧,總歸怡*控股是上漲了,也是自己期待的結果。

那麼,接下來的行動是不是又要修改一下了?

蘇一帆撇撇嘴,嘴角劃出一個弧度,意味深長。

今天怡*控股的強勁走勢,市場是什麼反應?

哪怕再遲鈍的投資者也能看明白,怡*控股盤中有大資金在拉昇股價。

這段時間資本市場變化令人眼花繚亂,剛剛還在被置地集團所吸引,因為易達投資舉牌了。

但是,一日遊的行情,這邊沒戲了。

轉眼間,怡*控股這邊又開始熱鬧,人們的目光毫無例外被吸引到這邊來了。

有些人還在猶豫,而有些人早已進去了。

在資本市場中,你永遠也不要指望投資者整齊劃一,每個人的風格各有不同。

入市的人,有自己的理由,不敢進的人也有理由。

的確,怡*控股的股價即將進入歷史高位區間。

關鍵是到現在為止,這只股票沒有任何利好訊息,反而還有潛在的利空消息。

一隻股票上漲總該有個理由吧?

你說怡*控股這樣上漲的理由是什麼,根本無厘頭嘛。

在這種情況下,市場中一些人謹慎也是有道理的。

市場上有各種分析,一些媒體也早就預測了,包括怡*控股在內的怡*系,今年效益肯定不如人意。

那麼,怡*控股這樣瘋漲為哪般?

君不見置地集團被人舉牌,也只有一日遊的行情,不就是因為基本面不支援嘛。

投資者心中有疑惑,不是沒有道理,市場中有這樣想法的人大有人在。

甚至有人認為這是市場大資金藉助置地集團訊息,利用資金優勢短抄。

好吧,就算大資金短抄,到了這個價位其實漲的也差不多了吧。

這時候入場,很難說不是最後的瘋狂,一不小心買在最高點。

資本市場上,這種例子太多,經常參與投資股票的人,大多數人都有這種高位被套的親身經歷。

所謂吃一塹長一智,吃虧多了,當然要小心一些。

任何事情不是一成不變的,別看有些人現在很理智,那是因為市場沒有火到某種程度。

今日這些人不入市,不代表明天、後天不入市買入,甚至有些人一直等到行情進行到最後那一刻才決定入市。

事情就是這麼奇怪,好像老天爺都安排好了的。

在這之前任何時候,某人的思維就固化了。

突然某一天他的思維變了,不這樣做都不行。

怡*控股暴漲,不僅是資本市場中有人奮不顧身衝了進去,連香江一些富家子弟也衝了進去。

怎麼說呢,上一次伍傑掙了一筆小錢,吃到了甜頭。

易夢蝶舉牌置地集團,伍傑當然也知道了。

所以,他又有點躍躍欲試,想買一點置地集團股票。

別以為公子哥拿錢不當錢,他自己那點小金庫也很上緊,生怕一不小心賠掉了。

最保險的莫過於問一問易夢蝶,有了內幕消息才好掙錢。

於是,伍傑又打電話找易夢蝶。

結果剛接通電話就被易夢蝶劈頭蓋臉臭罵一頓,說上一次他把訊息洩露出去,差一點弄出大簍子。

罵歸罵,是真心罵他,還是套路,那就只有易夢蝶自己知道。

罵完了之後,易夢蝶指點伍傑去買怡*控股這只股票。

當然,伍傑也信誓旦旦地保證,這一次絕不洩露出去。

伍傑大概在十元左右價位買入了怡*控股,價位相當低了。

當第二天繼續上漲之後,免不了喜形於色,被一起玩的哥們兒看出破綻。

怎麼說呢,伍傑這人心眼不壞,有點兒哥們義氣,在眾人拷問之下,還是沒有管住嘴巴,告訴眾人自己買了怡*控股這只股票。

誰都清楚伍傑與易氏有親戚關係。

就如同上一次易通地產股票一樣,既然伍傑買了怡*控股,那一定是得到了內幕消息,那些猴精的富家子弟會放過這一機會嗎?

這可是發財的好機會啊,放過顯然不可能。

於是,這些富家子弟們摩拳擦掌,決定在下一個交易日入場買入怡*控股。

還好這一次伍傑關注了嘴巴,絕口不提是易夢蝶指點他買怡*控股這只股票。

不是伍傑無腦,他這人平日裡就是有點大咧咧。

其實他也知道這種事情關係重大,洩露訊息會帶來嚴重後果。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