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李兆基分析的那樣,今天怡和控股的開盤價確實讓西門.凱瑟克糾結,價格太高了啊。

幾天前股價還在8元錢,最低價甚至跌破了8元錢,你說讓他在股價翻番之後買入,確實肉疼啊。

西門.凱瑟克耗不起,所以他決定先看看再說。

當然,如果這麼高的股價依然擋不住對手入場搶籌,迫不得已之下西門.凱瑟克只好動用怡和控股公司資金高舉高打,繼續推升股價上漲。

股價高成本就高,西門.凱瑟克是什麼心態?

無他,凱瑟克家族因為資金短缺而不想吃票,但是,我也不會讓對方舒服了,推高股價造成對手高成本吃票。

雙方博弈,你有你的計策,我也有我的對策。

至於誰勝誰負,那就要看各自水平高低了。

凱瑟克家族持有百分之十九怡和控股的股份,這就是優勢。

對手想要舉牌怡和控股,超過凱瑟克家族持股數量還早,我現在要做的其實就是未雨綢繆。

如果能過早地消耗對手資金,即便他們收購一些股份,甚至舉牌,那也會後繼乏力,無法超越凱瑟克家族的持股數量。

那麼,這就意味著對手的收購行為失敗了。

自始至終西門.凱瑟克有著清醒的頭腦,畢竟這件事情關係重大,不敢大意。

怡和控股雖然大幅度高開,卻沒有乘勝追擊推高股價,而是高開低走,接下來怡和控股拋盤洶湧,買盤力量不足造成股價持續下跌。

“約翰,能不能看出對方的意圖,有沒有積極買入的跡象?”

西門.凱瑟克看不出盤面的貓膩,只能靠專業人士分析。

約翰看著盤面走勢,如實回答:“大班,目前盤中沒有發現大資金活動跡象,至少表面是這樣,估計怡和控股還會繼續下跌。”

不錯,華商財團改變了策略,不在主動買入,而是採取小批量埋單潛伏,與散戶沒有什麼區別。

所以,約翰的回答沒有錯。

但事實不是這樣,華商財團只不過隱身而已,換一個方式吃票。

怡和控股在沒有任何利好訊息刺激的情況下,股價拔地而起,漲幅已經巨大。

而且今日高開如此之大,令人糾結,場外資金觀望氣氛濃厚。

糾結是一定的,昨日漲幅巨大,必然引起一些人的關注怡和控股,甚至打算今日買入。

但是,怡和控股的股價都快翻番了啊,這時候買入會不會被套在高位,免不了令人擔心。

股價漲得高不要緊,只要有公司基本面支援,再高也可以買。

問題是怡和控股情況不明,這兩天為何大幅上漲,沒有人能搞得明白,簡直是莫名其妙的上漲,你讓人怎麼放心入場購買股票?

有沒有入場買入的投資者?

肯定有,市場從來不缺激進投資者,但數量有限,真正接盤者是華商財團。

高價位吃籌,這是華商財團不得已而為之。

更何況還能迷惑對手,他們不下場吃籌,這些籌碼華商財團獨享,何樂而不為呢。

收購一家公司股票,高價位不可避免,只不過現在的價位比預想的要早一些而已。

相比昨日三大資金搶籌,華商財團沒有得到多少籌碼,而今天就不一樣了,至少現在情況不錯。

所以,李嘉誠他們偷著樂。

而西門.凱瑟克則是一頭霧水,他弄不明白今日股價為何高開了這麼多。

在開盤價上西門.凱瑟克不是沒有動作,他們也抬高了買入價格,只是沒有這麼高而已。

西門.凱瑟克心裡盤算了一下,無外乎有這麼幾個因素:第一,己方與對手都在搶籌碼,促使開盤價過高。昨日大幅上漲,市場人氣被激發,搶盤的人太多,再加上市場有惜籌心理,這才造成開盤價超出預期。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西門.凱瑟克沒有繼續買入,那是因為價格高的原因,以此推測,估計對手也是這種心裡,等價位迴歸之後再買入不遲。

如此一想,西門凱瑟克反而寬慰了不少。

李嘉誠他們獨樂樂,有人不願意了。

是誰?

當然是另一個參與者,易儒信。

怡和控股如此之高的開盤價,易儒信愣住了,這也太過分了吧。

這樣高的價位,易儒信也猶豫了,進還是不進拿不定主意。

易儒信沒有莽撞,他決定先看看情況再決定買還是不買。

如果對手高舉高打,易儒信不會退縮,他會立刻跟進。

易儒信之所以不怕價格高,那是因為他妹妹有話在先。

總之,自家妹妹不會害他。

更何況置地集團的例子擺在那兒,他本想進場買置地集團,結果易夢蝶讓他買怡和控股。

事實證明妹妹的建議是為了他好,否則情況就不那麼秒了,也會和那些激進者一樣被悶在裡面。

當然,信妹妹的話,不如說他信的是站在妹妹背後的蘇一帆,那個沒見面的妹夫非常不一般。

怡和控股的股價竟然在下降,易儒信有點慶幸自己沒有莽撞。

為毛股價不漲,反而下跌,易儒信就有點糊塗了。

還好他手下不缺專業人士,不明白那就問一問鄭友新。

“盤面上有什麼資訊,對手還在不在?”

“董事長,從昨日盤面分析,包裹我方在內盤中有數家大資金在其中活躍,推動怡和控股股價上漲。對手盤當然也很清楚,屬下估計他們調整了策略,特意製造了超高價開盤,目的是吸引上方套牢盤拋售股票。另外,對手操盤手法也有所改變,採取埋單的方式吸籌,很隱蔽。如果董事長決心很大的話,建議也採取這種策略,不顯山露水吸籌。”

鄭友新畢竟是專業人士,雖然不知道盤中大資金是誰,想瞞住是不可能的。

易儒信一方不是怡和控股那般懷著防範心理,而是與華商財團一樣,需要大把廉價籌碼。不同在點於,華商財團想收購怡和控股,易儒信則純屬賺取差價,坐等別人抬轎。

經鄭友新解說,易儒信明白了,喔靠,差一點被對方欺騙了。

高開走低好哇,老子正好逢低吸納。

“那還等什麼,趕緊入場操作,儘量多吸納籌碼,當然,能不暴露身份最好。”

絕對隱身是不可能的,畢竟對方的操盤手也不會是庸手,有人入局,他們會從籌碼分佈中察覺出異常。

當然,也僅僅是懷疑而已,市場這麼大,弄明白屬於那部分資金,是不可能的。

“是,董事長,我們立刻動手。”

好嘛,易儒信入場吃籌,華商財團就不能獨樂樂了,有人來分一杯羹。

至於西門.凱瑟克如何反應,那就不得而知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