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好,教出的學生也是足夠優秀。”三羅士沒有賣關子,解釋道:“這兩本書,其中一本是第二福利寮的同事朝北桑送給我的,是為了支援作家蘇軒冕君。”

“朝北桑告訴我,他知道蘇君時,蘇君應該才畢業沒多久,他經常會到愛這邊,似乎也被當前的場景觸動了,連續好幾個月,幾個月後捐出了身上僅有的幾萬。”三羅士說起蘇軒冕,語氣中都帶著敬佩,他道:“然後朝北桑就說再也沒見過蘇君了,本來以為是蘇君歸國了,但沒想到是蘇君有感而發,寫下了這樣一部名作。”三羅士面露愧疚之色道:“說來真的是慚愧,本身在福利寮這邊的工作,在下是厭煩了,因為每天對著髒亂的街道,以及無力改變的現況,讓在下的耐心降到了最低值,其實在下已經向福利室提交了轉業申請.”

“但蘇君作為一個外國人,因為良心,因為本心,因為人性最真誠的善心,所以每天會來,並把他觀察到的,寫成了一部名作,即使正面寫流浪漢的只有很少很少的,但看完後誰不對,那群橋下的流浪漢印象深刻,技師和罐男,一個外國人都可以因為崇高的人格,做到這個地步,而我作為本國人為什麼不可以?”三羅士道:“因此在知道這件事後,在下就去福利室將轉業申請拿了回來,並且在心中說,我一定要把愛地區變好,至少比現在好。”

兩本書就很好理解了,一本是朝北送的,另一本是他自己買的。即使是蘇軒冕自己,都只是說近兩個月內,常常來愛地區,到這裡就變成了連續好幾個月來。還有蘇軒冕是捐了兩萬,然後就變成了僅有的幾萬,這個美化,蘇軒冕本人都快不認識自己了。

這件事情充分證明了一點……記憶是會被美化的,而書籍的能力是龐大的。

本身一開始朝北就對蘇軒冕印象非常深刻,覺得是非常心善的人,畢竟捐了錢,連義工證都不要,然後朝北本身就有看書的習慣,在偶然間看到了嫌疑人,特別是看到湯川學對草說,“在這個世上,有些人就算突然失蹤,也沒人會找他,甚至不會有人擔心他。想必也不會有人報案。因為那個人,大概過著和家人斷絕關系的生活。”、“那個人,有一天突然消失了,毫無前兆。大叔雖然有點犯嘀咕,心想這人是怎麼了,但也僅止於此。其他的流浪漢想必也都注意到了,但誰也沒提起。在他們的世界裡,早已對某人,在某一天突然消失習以為常。”

這兩句話,朝北認為是完完全全描寫出了愛地區的狀況,然後迪化之下,朝北瞬間腦補出整個經過,甚至於包括,蘇軒冕每天來,看到這幅情況,那沉重的嘆氣聲,朝北都能完全感受到!

已經腦補了全部經過的朝北,開始行動了,三羅士買了兩本嫌疑人,但朝北算上他自己的一本,一共買了七本,七個福利寮的寮長人手一本,並且都將腦補之後的告訴說了一遍,立木教授一行人無論到什麼福利寮,都知道這件事,當然會這麼快觸發,還真是小馬記者眼尖,否則至少也要等時候調查。

“蘇君人格真崇高。”小馬記者深吸一口氣後,冒出了一句話。

月樂和隆口贊同的點了點頭,一般夸人都是誇好人啊,或者是心腸好什麼什麼的,但在他們看來蘇軒冕已經能夠稱得上人格崇高了。

“這件事我真不知道,關於捐錢的事我真不知道,軒冕只告訴我了,他偶爾會過來。”立木教授臉上帶著笑容,畢竟誇他的學生,他臉上也是有光的。

“和朝北桑說的差不多,蘇君是一個很低調的人,或許對蘇君來說這件事只是一件小事。”三羅士道:“蘇君的採訪報告我也看了,蘇君從來沒有把這件事當做宣傳的噱頭。”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感謝三羅寮長了,今天是有大收穫啊。”立木教授道。

三羅士斬釘截鐵的道:“我身為寮長,應該做的!”

隆口和月樂手上的記錄本上,記錄了很多東西,作為助手,把關鍵的事情記錄起來,本身也就是他們的工作。

從福利寮離開後,一行人開始實地調查愛地區的流浪漢,有個意外的收穫,也就是看過這本書的立木教授,發現了書中一群流浪漢住的地方,在愛地區有原型存在。

為什麼說有原型存在,可並非是立木教授腦補過度,而是書中一開始就有一段:[一過了橋,他走下橋旁階梯。穿過橋下,開始沿著隅田川走。河岸兩邊都設有步道。不過要是,全家出遊或情侶散步,多半是從前面的清洲橋開始,即便是假日也很少有人走到新大橋附近。只要一來到此處立刻會明白原因何在,因為放眼望去,是一整排流浪漢用藍色塑膠布覆蓋的住處,背後缺口處掛著看板,模糊寫著“英二湯屋”,或許是從什麼地方撿的店招牌,陳物利用。正上方就是高速公路,所以此地用來遮風避雨或許最理想不過。最好的證據,就是河對岸連一間藍色小屋都沒有,當然,這一方面大概也是因為對他們來說群居會比較方便吧。]

“英二湯屋”看板,用作搭建臨時房屋的材料,安安靜靜的出現在四人眼前,記者小馬不用說,立刻拿起相機卡擦卡擦就是一頓猛拍。

嗯木有錯,英二湯屋是蘇軒冕加的,之前就說過,在位置描寫上,他做過一點小修改。

“立木教授我準備做一期對流浪漢和蘇君的解析,配合您的論文發出,不知道可不可以,雖說蘇君不在乎名利,但我認為這種崇高的人格,應當讓國民們知道。”小馬記者道,他稱呼已經變成了蘇君。

“小馬先生這個想法很好。”立木教授道。

要知道《朝日新聞》1879年1月25日在大阪創刊,是rb三大報刊之一,一天會釋出早刊和晚刊,每天的合計發行量高達1211萬份,是全世界發行量第二大的報刊,是真的恐怖如斯。

如此報刊,同時刊登立木教授的論文,和報道這件事,可以想象,那豈止壯觀,那是相當壯觀!

ps:四更,推薦票啊。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