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老師,請問今天有沒有時間,我找到一家好吃的和食料理,想請蘇老師吃。”

打電話的是在試鏡時認識的新木優子,在得知蘇軒冕來東京後,立刻打電話是想約其出來。

倒不是說,新木優子對蘇軒冕見過一面就有好感,而是如此大勢且有聲望的作家,一定要好好熟絡,爭取成為朋友。

“今天?”蘇軒冕聽到電話愣神,然後拒絕道:“不巧,今晚山本徵治,店鋪裝修整改後開業,邀請我去就餐。”

“山本徵治先生?是龍吟主廚嗎?”電話那頭的新木優子怔住,然後詢問。

“嗯,新木桑還真是見多識廣。”蘇軒冕道。

電話那頭的新木優子道:“蘇老師謬讚了,不是在下見多識廣,是山本徵治先生,雖然年輕,但卻是國際上最出名的廚師,去年還被Le Chef雜誌評為世界百大名廚前十,是非常受人尊敬的國寶級廚師。”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蘇軒冕只是知道,東京的懷石料理龍吟是米其林三星,還是連續好幾年被評為三星的那種,但還是真不知道原來這麼厲害。

“真不愧為是蘇老師,居然收到山本徵治先生邀請,我也嘗試訂過龍吟餐廳,想請蘇老師吃,但半月以內的訂單早就滿了。”新木優子在電話那邊的語氣十分佩服,還有一點點羨慕,看來這位女明星也真是想要去吃一頓。

“那就不打擾蘇老師了。”新木優子很主動的結束通話了電話。

“嗯,既然是島國最出名的廚師,那是就有些期待了。”蘇軒冕躺在酒店的床上。

嚴格來說,比起住家裡,蘇軒冕不知道為什麼更喜歡住酒店,還是不同的酒店。

然後一到酒店,就把房間弄得亂亂的,住酒店不把房間弄亂,對蘇軒冕來說,簡直是不可忍受的事。

當然得說一句,弄亂不等於弄髒。

突然在看著新參者第一集的蘇軒冕想到了一個嚴重的問題。

“話說,我是不是真的有點飄了,現在女明星約我,我都能拒絕了。”蘇軒冕沉思。

不止是新木優子,還有先前試鏡失敗的佐佐木希、森繪梨佳也會如此。

比如有次佐佐木希到天守閣拍廣告,就約他出來吃飯,不過蘇軒冕拒絕了。

當然也是正當理由,因為當天蘇軒冕在床上窩了一天,沒洗頭沒洗臉,出門和妹紙,還是和女明星吃飯,再怎麼也要收拾吧,懶癌發作的蘇軒冕,直接拒絕了。

“叮咚,宿主作為未來的大文豪,女明星們都是饞你的身子,所以一定要堅守底線,努力創作。”

在蘇軒冕糾結時,系統提示音響起,仔細想還真是如此,以RB作家的地位,RB不少女明星還真是以睡到了知名作家自豪。

不得不說,看到這一點,估計國內作家,感受到了深深的迫害。

暫時不想迫害,蘇軒冕給高茨組長打電話。

大概兩下響鈴,那邊就接通了電話,恭恭敬敬的道:“蘇老師對第一集還滿意嗎?”

“和我想象中的差不多。”蘇軒冕道:“但配樂方面我覺得可以稍微改動一下。”

“蘇老師具體您請說。”高茨組長立刻開始記錄。

“新參者的主線是排除一個個不可能,所以幾乎每次主角加賀都會推理一次。”蘇軒冕道:“但新參者並不是純正的本格派推理,還包括社會派的味道,所以暖心場面也很多,配樂以清淡悠閒為主,不需要太緊張的配樂。”

電話那頭陷入了沉默,很顯然是高茨組長在認真思考蘇軒冕所說的問題。

大約兩分鍾後,高茨組長才回神,連忙道歉:“很抱歉,因為蘇老師的提議太具有建設性了,所以一時入神,很對不起讓蘇老師久等。”

“沒事,這也是我看完後的反應,詳細的,我認為高茨組長可以和導演商量後,再做決定。”蘇軒冕道。

“蘇老師的建議很好,關於蘇老師的建議,我們會好好商討。”高茨組長道。

“那個,冒昧問一句,推理小說也分為很多種嗎?”高茨組長也是蘇軒冕的書迷,所以好奇的問:“因為剛才聽到蘇老師說本格派、社會派。”

“目前還是推理小說類別才建立,所以細分類還太早。”蘇軒冕道:“但的確,在我這裡推理小說,有七個明顯的小類劃分。”

“七個?”電話那邊的高茨組長呆了,深吸了一口氣,道:“平凡人的確沒辦法,跟上蘇老師的才華橫溢,雖然我很想繼續問下去,但理智告訴我不能繼續問。”

高茨組長道:“那個作為讀者還是想問,關於推理小說的詳細分類,我多久能看到?”

“有生……”蘇軒冕下意識脫口而出,但又馬上停住,改口道:“會有機會的。”

“好的,等著蘇老師的大作。”高茨組長道。

說完了推理小說的事,高茨組長就開始說宣傳事宜,作為督制和編劇,蘇軒冕需要出席一次釋出儀式。

這個沒什麼問題蘇軒冕答應了,RB劇集製作速度算是很快的了,所以宣發也提上了日程。

說起來,蘇軒冕雖說在東視很受尊重,但那是基於他暢銷書,直木賞作家的身份。

等到《新參者》播出,作為歷史上第一部推理題材的劇本,收視率肯定會不錯。

那時候,蘇軒冕才會成為所有電視臺拉攏的物件,畢竟財神爺誰不喜歡?

“吃懷石料理,為了不餓,我還是吃飽麵包再去。”說到辦到,蘇軒冕在去龍吟的途中,在途中便利店買了個麵包。

“給我一份潮星報。”蘇軒冕決定隨手支援一波。

“很抱歉先生,潮星報賣完了。”店員道。

“好的。”蘇軒冕離開,龍吟就在日比谷,很近,十公里以內,打車去。

說個有意思的事,因為蘇軒冕之前接受《北海道新聞》採訪,蘇之書在北海道的銷量異軍突起。

本來全國範圍內,蘇之書日銷破六萬時,其中四萬都是東京和大阪這兩個地區貢獻,而北海道地區最多有五千冊。

並不單是蘇之書如此,幾乎所有作家都是這個比例,並不是說北海道的人不愛看書,而是經濟以及文化各方面的問題。

但當《北海道新聞》對蘇軒冕新作跟蹤報道後,日銷翻了兩倍,於是乎也就見識到了蘇軒冕自己打破了自己的日銷記錄,單日銷量七萬八千冊。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