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落,有人扛著一杆通體黝黑的大鐵槍,一路小跑來到年輕人面前。

年輕人伸出手緊緊握住槍桿,對著壯漢擺手道:“壯士,請。”

壯漢二話不說,掄圓了手中的熟銅棍對著年輕人的頭頂便砸。

年輕人腳踩虛幻步向旁一閃,手中槍快速往前一送,扎向壯漢的咽喉。

壯漢擰了擰脖子避開年輕人快如閃電的一擊,手中熟銅棍攜帶著風聲掃向年輕人的胯骨。

年輕人身體後仰躲過熟銅棍的橫掃,隨後一哈腰猛地向前一撲,手中槍再次扎向壯漢的咽喉。

壯漢身體重心迅速下移,待年輕人一槍扎空,突然躍起在空中,手中熟銅棍惡狠狠的砸向年輕人的腦袋。

年輕人見狀不慌不忙,雙手回撤,槍尖上挑刺向壯漢持棍的手腕。

壯漢手肘後撤,帶動手中的熟銅棍方向一偏,往年輕人手中的大鐵槍砸落。

年輕人單手持槍,四兩撥千斤,用槍尖在熟銅棍的中間部位連點數點,待熟銅棍被點的偏離了執行軌跡,突然沉腰錯步,揉身而上,猛地貼近壯漢,身體重心左移,抬起右腿,曲起膝蓋撞向壯漢的胸膛。

年輕人進攻的分寸把握的極好,此刻壯漢空門大開,身體又在空中無處借力,他若想避開這一招凌厲的進攻,只能鬆開緊握熟銅棍的手去攻擊年輕人的膝蓋。

果然,壯漢棍交左手,空出右手揮掌往年輕人的膝蓋拍落。

“啪”的一聲響,壯漢藉助這一拍之力身體再度拔高,雙手緊握熟銅棍再次用力砸落。

年輕人毫不示弱,手中槍如毒舌般用極快的速度瞬間刺出十幾槍,逼迫壯漢不得不收棍防守。

兩人你來我往時而遠攻,時而近戰,堪堪鬥了個旗鼓相當。

壯漢越打越心急,他已經在拳腳上輸給了年輕人,如果不能在兵器上扳回一局,今天的臉可就丟大了。

於是乎,壯漢猛地大喝一聲,突然改變了策略,每一招使出的都是搏命的招式,就好似不把年輕人的腦袋砸個稀巴爛,難解他心頭之恨。

年輕人似是猜到了壯漢的用心,根本不給壯漢任何機會,手中槍七分防守三分進攻,用靈活的步伐加上神出鬼沒的槍法不斷消耗壯漢的體力。

等到半炷香的時間過去,壯漢的進攻開始變得有些力不從心,腳下的步伐也變得有些散亂無序。

年輕人見狀知道自己的機會來了,手中槍用力一抖,第一槍扎向壯漢的心口,待壯漢側身避開後緊跟著第二槍迅速扎向壯漢的小腹。

急切間,壯漢橫跨兩步躲過鋒利的槍尖,剛剛穩住身形,只見一道寒光從空中劃過,直奔自己的咽喉而來。

年輕人手中的大鐵槍速度極快,壯漢根本來不及躲閃,下意識的抬起胳膊護在自己的咽喉部位。

“噗”的一聲響,大鐵槍鋒利的槍尖刺進壯漢的小臂,一道血箭飆射而出。

年輕人淡然一笑:“壯士,承讓。”

“且慢。”

一位農夫打扮的中年男子分開人群,快步走到壯漢身邊,抬手快速在壯漢受傷的手臂上點了幾指,而後從衣襟上撕扯下一塊布條,一邊幫壯漢包紮傷口,一邊說道:“小哥槍法凌厲,哥哥我見獵心喜,想向小哥討教幾招,不知小哥給不給面子。”

“哥。”

見到中年男子,身穿皮襖的年輕姑娘欣喜道:“你怎麼來了?”

中年男子板著臉訓斥道:“臭丫頭,你還有臉問。讓你倆買一條喀什噶爾河弓魚回去烤了下酒,你倆竟然一去不返。加之小胖又是個惹禍精,我放心不下能不過來瞧瞧嗎。”

年輕姑娘吐了吐舌頭,嬉笑道:“哥,這事不怪胖子哥,是他欺行霸市,不準船家私自賣魚。”說罷,抬手指了指年輕人。

年輕人聽後笑問:“姑娘,說話要有憑據,本王怎麼就欺行霸市了?”

年輕姑娘“哼”了一聲,雙手叉腰質問道:“你還有臉說。本姑娘問你,河岸邊停靠的這些小漁船船艙裡的喀什噶爾河弓魚是你捕的嗎?”

年輕人搖了搖頭答道:“不是。”

年輕姑娘再問:“既然不是,那你為什麼不讓船家賣魚,你這不是欺行霸市又是什麼?”

“姑娘。”

人群中一位年邁的老者向前跨出一步,解釋道:“你冤枉龍王了。沒錯,河岸邊停靠的這些小漁船沒有一隻屬於龍王,小漁船船艙裡的那些喀什噶爾河弓魚也沒有一條屬於龍王。

“可姑娘你知道嗎,龍王為什麼不準船家私自賣魚?”

中年男子笑問:“老丈,為什麼?”

老者笑了笑答道:“大兄弟,老夫問你,一個市場是有序競爭好,還是無序競爭好?”

中年男子頜首道:“當然是有序競爭有利於市場長遠發展。”

老者輕輕一拍巴掌:“沒錯。不瞞大兄弟說,在龍王沒有定下規矩,整頓赤蠻碼頭市場之前,各船家為了一己私利,互相壓價,把喀什噶爾河弓魚的售價壓得極低。

“由此導致各船家的利益受損,反而便宜了哪些奸詐狡猾的中間商。大兄弟你知道嗎,在龍王定下規矩之前,你猜一條喀什噶爾河弓魚能賣多少錢?”

中年男子開口問:“多少錢?”

老者豎起一根手指頭:“一錢銀子。大兄弟老夫再問你,你知道小酒館裡一條喀什噶爾河弓魚又能賣多少錢?”

年輕姑娘搶著答道:“這個本姑娘知道,好像是一兩銀子一條。”

老者點了點頭說道:“姑娘說的沒錯。那麼老夫想問一問姑娘,既然一條喀什噶爾河弓魚的成本僅有一錢銀子,小酒館裡為什麼要賣一兩銀子?”

年輕姑娘咬著嘴唇想了想:“一定是小酒館的掌櫃心太黑,昧著良心宰客。”

“非也非也。”

老者擺了擺手笑道:“姑娘錯了,並非小酒館的掌櫃昧著良心宰客,而是因為小酒館的掌櫃從中間商手裡進貨的時候,每一條喀什噶爾河弓魚的進貨價從一錢銀子變成了六錢銀子。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姑娘學過算數嗎,你算算看,就這麼一條喀什噶爾河弓魚,船家、酒館掌櫃以及中間商,誰賺得最多,誰又賺得最少?”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