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元帝怫然不悅,斥責了一聲,轉即望著太傅凌疏桐喝道,“太傅,你說說看。”

“微臣以為太師言之有理,定南軍背腹受敵,危在旦夕,朝廷理該即刻出兵南下,如果能牽制此番南下的南韓敵軍,給澗北城中的大齊將士以喘息之機,說不定還能置來犯的南韓敵軍於背腹受敵之勢,一舉破之。”

群臣紛紛應和,都是力諫建元帝即刻出兵解圍,只有寥寥數人不曾言語。南府戰事僅憑一封急報還無法斷言,澗北城外的南韓聯軍到底兵力如何眼下尚無確切的訊息,倉促出兵未必能收奇效,說不定正中相柳兒下懷。

建元帝臉色稍緩,思索起來,嘆了一口氣,說道:“唉,玄毅什麼時候回來啊?”

李玄毅離開豪城自然是派人通知了建元帝。

一旁的李玄隆略作沉吟,沉聲應道:“回稟父皇,出兵南府刻不容緩,但怎麼個出兵的法子的確需得從長計議。”

“哦,你且說來聽聽

“南韓將士憑藉折江北上,板田府守軍兵力不足,難堪大用,澗北城背腹受敵的局面已然難以改變。諸位大人言明該及早出兵解圍,不過這份急報已是數日之前,就算有飛鳥傳書,我等即刻率軍南下,到了掖涼州又是多日之後,如今再倉促出兵南下於事無補。”

“可是,王爺,救人如救火啊,耽擱不起,萬一太保大人就等著朝廷出兵解圍可如何是好?”數位大臣憂心忡忡的說道。

李玄毅和聲回道:“並非不救,而是解救的法子要謀定而後動。”

“玄隆,朕就怕淳親王堅持不了多久。”

“回稟聖上,澗北城乃掖涼州首府大城,易守難攻,王叔在澗北城囤積了不少糧草,單是據守,如果沒有什麼意外之事發生,半年之內南韓諸部想要攻下澗北城很難。澗北城內外有定南軍將士二十萬餘眾,雖只有此次南韓聯軍人數的一半,不過攻城是兵法中的下策,強攻一城,兵力要多過對手數倍才有勝算,如此算來南韓諸部並無兵力的優勢,只要守住澗北城,切斷南韓六部聯軍,勝算當在我大齊這側。”

李玄隆此語一出,群臣議論紛紛,不時有人點頭稱是,讓李玄隆這麼一說,落雲三部突襲北上好像也沒有那麼讓人心驚膽戰了,反而還成了大齊的機會。不過有知兵如狄傑之輩自然知道不會像李玄隆說的這麼簡單,南韓諸部有先手之勢,可戰可退,並非一定要與淳親王糾纏在澗北城。板田府與折江只是一山之隔,渡過折江就是雁沉州,整個南府幾乎都在南韓鐵騎的窺視之中,無有遺漏。至於掖涼州或是澗北城,或許也就沒有那麼緊要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皇室中,要論眾多皇子皇孫帶帶兵打仗的能力,自是李玄毅為最,但是現在聽李玄隆的話,眾人覺得,李玄隆或許不比李玄毅弱多少。

李玄隆自然知道這番話中的破綻,不過眼下卻還不能讓朝廷重臣失去膽氣,攻心為上。李玄隆見建元帝尚有遲疑,倒是對淳親王李承燁仁至義盡。

”父皇,其實還有一件事不可不防。”

“還有一事?”建元帝咽了一口唾沫,問道:“什麼事?”

“倘若南韓來犯之敵過掖涼州不入,乘舟北上至折鎮,渡過昆江,那就是中府地界了。“

殿中一靜,眾人齊齊色變,中府地界的意思就是離豪城不遠了,到時候宮門處的震天鍾敲響的聲音就不止七聲了,八聲九聲亦有可能。

建元帝龍顏大變,豪城一旦危矣,朝野動盪,哪裡還敢再堅持即刻出兵,慌忙問道:“玄隆,這可如何是好?”

“父皇,這只是兒臣的猜測,南韓大軍未必會乘舟往中府來。深入腹地太過,糧草供給也是不易,是為孤軍,稍有不慎就會有全軍覆沒的危險。”

“話雖如此,但也不得不防啊。”建元帝愁腸百結道。

李玄隆環視殿中群臣一眼,正顏說道:“父皇,諸位大人,玄隆有一議。”

建元帝眼睛一亮,疾聲喝道:“玄隆快說!”

“擇將率軍沿秦州鄞州南下,牽制盤踞板田府的南韓敵軍,與澗北城中的定南軍遙相呼應,務必將南韓諸軍困在掖涼州;其二另遣一將率軍從折州入南府,沿折江南下,戒備南韓敵軍沿河南下,另與幽州諸地的定南軍兵合一處,謹防南韓將土越過折江,攻南府其他數州之地;其三,傳令昆江水師艦隊鎮守折鎮,除了防備南韓大軍南下之外,一應糧草由水路運送南下。南韓諸部雖然這次用了水師作戰的法子,兵出奇效,但南韓諸部不善水戰是事實,初始借兵力之優和大齊守軍猝不及防,尚能戰建功,倘若他們還留在折江江面上,南韓聯軍必敗無疑。南韓諸部絕不會以己之短攻敵之長,如果大齊將士能封鎖折江,南韓諸部除了沿掖涼州南下一途外沒有別的選擇,所以此次率軍從折州南下的這一支大軍非同小可,定要慎之。”

朝中能征善戰的武將大多都在定南軍和李玄毅帳下,餘下的不乏驍勇善戰之才,不過明珠蒙塵,此刻大齊朝堂之上求一個能讓建元帝和群臣放心的領軍大將著實不易。狄傑算一個,不過年紀太大了,鎮守後方還好,衝鋒陷陣早已力有不逮。

李玄隆並未言明,但縱觀當下,領一軍自秦州鄞州南下解圍的除了李玄毅只怕還找不出旁人來。餘下這支身負重任的大軍領將,群臣雖然各自動著心思,不過也沒有人敢拿大齊的江山社稷和建元帝的安危做兒戲,沒有人輕言舉薦。

“玄隆的提議甚好,諸位愛卿以為如何?”

諸臣議論幾句,皆都頷首稱是。李玄隆的言語並沒有什麼太大的紕漏,有人出頭當然是好,萬一南府守不住了自然有人在前面頂著,何樂而不為呢。

“那這領軍之將諸位愛卿可有人選?”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