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元帝金口玉言,大庭廣眾之下抗旨不遵,只會讓人捕風捉影,胡亂猜疑。李玄毅掃了建元帝身邊諸人一眼,圍著建元帝阿諛奉承的多,瞧著李玄毅和三生的少,想必都聽到了是雲妃的主意,建元帝首肯,固然有人覺得不妥,但眼下卻沒有人願意當面諫言。

倘若真想論道,大可在道家鬥法過後再行相邀,眼下出手,喧賓奪主不說,更惹得江湖群豪疑心不滿。李玄毅婉言勸道:“不過今夜是道家同門鬥法論道,臣並非道家門人,是否等此事過罷再由臣領教道家道法精義?”

建元帝微微一愣,撫須思量,李玄毅言之有理,這個時候似乎的確不該大齊朝廷出面,如此一來有些依多為勝的意思,反而不美。

雲妃看了李玄毅一眼,抿嘴淺笑,李玄毅心知要糟,果不其然,雲妃不過是在建元帝耳邊說了幾個字,建元帝便打定了主意,朗聲說道:“不必等到過後,就今夜吧,玄毅,莫讓朕失望。”

李玄毅眼皮一跳,不論雲妃此舉的用意是什麼,但雲妃一定要助三生一臂之力,要不然建元帝也不會對李玄毅說出失望的警示。

場中群雄都是城府深重之輩,此事實屬突然,但也沒有人面露異色,齊齊望著長明宮前的三生道人和逍遙子。

建元帝一言既出,卻看這兩位道家宗主該如何答覆。

三生白皙冰瑩的嘴唇動了動,忽然雪眉眉梢綻出一絲傲岸輕笑,正要答話,就在這個時候,一旁悠然自在的樂裳在旁人看來極是突兀的清朗說道:“既然是王爺出手,天宗第二場可否讓我來領教王爺的絕藝?”

此語一出,一時間場中諸人議論紛紛,竟然比建元帝節外生枝還要讓人震驚。建元帝亦是一臉訝色,低頭向身邊幾人問話,不知道揚聲應戰的言心是何許人也。

樂裳淡然自若,做了個道揖,望著李玄毅輕笑道:“不知道宗主可否答應?”

逍遙子臉色不變,蒼松和青松卻微微點了點頭,臉色緩和了下來,顯然很放心樂裳,與李玄毅這一戰就算贏不了,輸也是極難的。

眾人看看樂裳,又再瞧瞧李玄毅,最後將目光放在三生道人和逍遙子身上。三生會否應允李玄毅代替道家地人宗出手,逍遙子又會不會有什麼異議,樂裳是道家天宗之人,只有李落十足是個外人,當真有些難堪。

樂裳頗顯唐突的說話實則解了三生左右為難的情勢,看來道家門內的事並不是李玄毅這樣的外人能看得透的。

逍遙子撫須笑道:“如果王爺代道家地人宗出手,那就請言師侄和王爺試上幾招。”

樂裳稽首一禮,笑而不語。

三生靜靜的看著李玄毅,從口中吐出一個好字。

李玄毅暗歎一聲,這是何苦來哉,早知如此,今夜還不如尋個藉口不入宮的好。和樂裳這一戰,輸不得,更難言取勝,最好的結果就是一場平局。不過倘若對手是這位道家年輕一輩的翹楚,李玄毅實在沒有多少把握。當年,樂裳就是宗師高手,這些年想必武功更有精進,不言生死,只分高下,求一場握手言和的平局難於登天。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如此一來,道家兩宗鬥法三場已定,第一局是天宗培風對陣地人宗無色,第二場就是樂裳和李玄毅的較量,最後一局是今夜鬥法最引人心神的一戰,天宗宗主逍遙子和地人宗宗主三生道人之間的曠世爭鋒。

培風不等魏公公再惹人厭的尖聲傳令,上前幾步,站在三生與逍遙子下首,看著地人宗隨三生同來的幾名道士,朗聲說道:“天宗培風,領教無色師叔的天地失色絕藝。”

在場群豪有幾個見多識廣的前輩高手聽說過道家天地失色這門絕學,盡都引頸張望,看一看能得逍遙子讚許的無色道人是什麼模樣。

地人宗眾道士中站起一人,年逾不惑,相貌不見清奇,倒是尋常的很,如果不是主動起身,只怕沒有人會在第眼將此人認作無色。青衣道袍下的身子不高不矮,不胖不瘦,沒有出奇的地方,只不過讓場中諸人凝神打量的卻是這位無色道人的眼睛,從起身後走到培風身前,無色道人的眼睛就沒有睜開過,方位分毫無錯,似乎開了道家傳說中的天眼或是心眼神通,與常人行走無異。

“地人宗無色,見過天宗逍遙子師叔。”

逍遙子少見的微微有些凝重神色,頷首回道:“多年未見,想不到你的天地失色已經到了這般境界,好!”

無色稽首回了一禮,沒有多說,徑直朝向培風,平聲說道:“培風道友,請。”

培風面無懼色,坦然一笑道:“無色師叔,得罪了。”

無色淡淡說道:“我是地人宗,你是天宗,觀劍論道就無須在意道家輩分這些虛名,你我同道不同宗,不必拘禮,出手吧。”

培風笑道:“師侄雖與師叔同道不同宗,不過禮不能亂。”

無色漠然回道:“你這般拘於禮法,還不如拜到儒家門下。”說罷,無色一揮長袖,一股看不見的氣流以無色為中心向四周蕩了出去,無影無形,罩向培風。

培風雙目一凝,臉上的神色驟然嚴肅起來,身上道袍無風自動,整個身軀化成陣陣漣漪,彷彿留在這裡的只是一尊虛像,不論是風還是勁氣都只能穿過這尊虛像,但卻不能對虛像本體造成一星半點的傷害。

“道衝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這,這是挫銳解紛,和光同塵!”釋纖巧悶哼聲,震驚的看著這個弱冠之齡的天宗培風。

李玄毅看了釋纖巧一一眼,低聲虛心求教道:“前輩,這是道家的什麼絕藝?”

釋纖巧定了定心神,沉聲回道:“此法名喚和光同塵,是道家無上心法,取意消磨鋒銳,消除紛擾,調和光輝,混同於塵垢,隱沒不見而又好象實際存在,與三生道長方才施展的夢蝶之遁有異曲同工之妙,俱有移形換位的妙用。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