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村。

杏花村,一個距離北方邊陲小鎮天譴城僅五十裡左右的小山村,山村四面環山,只留有一條小道可與外面的世界連通,山中都是鬱鬱蔥蔥的樹木,綠樹成蔭。自小生活在山村裡的人淳樸,天性善良。山村的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所有的一切生活用品都自給自足,儼如一個世外桃源。山裡的漢子也偶有一些身手矯健的人,吆喝著前去山裡打獵,運氣好時收穫自是不錯,偶有獐子、野兔的野味來給家裡人換換口味。

這一日,村裡所有的漢子都已經出去,上山打獵,下地幹活都還未回來。村裡只留下些老弱婦孺在家。

不知道什麼時候,在通往村口的路上,一個渾身浴血,衣衫襤褸,頭髮花白的人一動不動的躺在那裡,手中抱著一個嬰兒,兀自在他懷了嚎啕大哭。村裡的人聽到孩子的哭聲,紛紛跑出來檢視,看到那渾身浴血的人都不知所措。但聞得那嬰兒悽慘的哭聲多有不忍,其中一老人走過去抱起那嬰兒,抱在懷裡稍加安慰。畢竟這老人見多時廣,見到那老人渾身染血,也不驚慌,叫幾個稍微年輕的婦人,扶起那人到屋內為其擦洗傷口,再敷上止血草藥。那人中途醒來一次,醒來便叫嚷著要看孩子,看到孩子無恙後才安靜下來,又模糊中看到已經逃出險地,緊張的神經方才鬆懈下來,隨後便沉沉睡去。

村中正好有一對夫婦,生完女兒不多久,那老人便把這嬰兒放在她家養育。

這對夫婦姓李,成婚不久,便已生下一女。兩人生的是女兒,而不是兒子,陡然之間得到一男嬰,其喜悅之情可想而知。雖然不是親生的,卻更勝過親生的兒子,疼愛有加。

未想到這男嬰在李氏家一住就是四年。

那老人自是婁未名,而那嬰兒就是南宮無敵遺留在這世上的遺孤,南宮家唯一的血脈南宮天行。

當年婁未名在村裡養好傷勢,便在村後的山中尋得一處隱秘的山洞,便住了下來。

這處山洞在村後的深山之中,隱秘非常,除了李氏家人便無人得知。為了躲避危險,亦不想牽連村中的無辜村民,婁未名便在山中,四年來從沒下山一步。

四年後,他便把南宮天行接到山上,每月也任得他幾次回來山村裡與李氏家人團聚。一個小孩常年住在深山,時日一久,會不會給他年少的心帶來什麼影響不得而知。所以便認得他與李氏家自由來往。李氏家有一女兒,比南宮天行只大了幾天,兩人情同手足,感情深厚。

婁未名把南宮天行接到山上,傳他修身養性之法訣。當年從汗青城撤出之後,南宮無敵便把他多年來得到的一些高深武功心法也給他們帶了出來。其中就有南宮無敵偶然得到的《風蕭蕭神功》。

《風蕭蕭神功》乃是江湖神功,到底是為何人所著,無人知曉。此書千年前如曇花一現,其後就不知所蹤。千年之前,群魔亂舞,正道式微,九州大地所有生靈面臨前所未有的一場浩劫,魔門各派聯合起來展開對九州大地各正道的清洗。江湖各個宗門派系被破團結一致,共同對抗這千古劫難。

雖然江湖中所有宗派均團結起來組成大軍,但終究因為千年來各宗門之間的隔閡深厚,未能真正的團結一心,終究是潰敗。

就在這生死存亡之時,一衣衫襤褸,頭髮花白的老人,手持三尺青鋒長劍從天而降,憑藉一身已經登峰造極的本領,獨自一人殺的魔門眾魔頭丟盔棄甲,落荒而逃,只是那位前輩卻也因為內力透支,落得個經脈盡斷而亡。只是在死之前對著當場的正道人士說到:“我天機道人一生行走江湖,只想學得蓋世神功,揚名立萬於江湖,只是苦於沒有名師指點。偶得《風蕭蕭神功》這本無上天書,神功初成,還未來得及看看自己究竟到了何種境界,卻遇到九州無數生靈遇此劫難。唉!不想也落得如此下場。今我傳下這無上天書,希望後來有緣人,能得到鋤奸扶弱,造福於天下黎明百姓。”

從此之後,天下雖然安定,卻令得江湖中又掀起一番浩劫,各門派派下無數弟子,滿天下尋找這本無上天書《風蕭蕭神功》。自那以後,天下又亂了一陣子,只是江湖中卻再也無人得到。

南宮無敵一生南征北討,曾深入深山大澤,南漠北原,卻在無意之中得到這本無上天書,當初婁未名他們逃出來的時候,也給他們帶出來了。

婁未名四年來一直都視之為生命一般儲存在自己身邊。待到南宮四歲的時候,才把他帶到身邊,教其唸書識字,還有做人的道理。

南宮無敵八歲那年,婁未名把他叫到身前。

“天行,你已經八歲了,從今天起,我開始教你呼吸吐納之法,練好內功,將來行走江湖也好有足夠的防身之術。希望你不要忘了他日我教你的那些做人的道理,學好功夫鋤奸扶弱。”婁未名在教授南宮天行內功之前對他再三叮囑的道。

“是,天行致死都會謹記婁爺爺的教誨。”

“嗯,很好!這《風蕭蕭神功》乃上古奇書,當年你樓爺爺我的一位摯友,歷盡千辛萬苦方得到此書,江湖中人都夢寐以求,這可是難得的異寶,希望你以後一定要好好珍視。”

“是!”

這一晃,又是八年。

南宮天行自從當年跟著婁未名學習內功心法,就在山上住了三年,三年後,雖然每天也是修煉,但也偶爾下山去和李氏夫婦團聚。

時間就在這樣一天一天的度過。

這一年,南宮天行十六歲。

那天早上,婁未名再沒有督促南宮天行練功。而是把他叫到跟前問他

“天行,你今年多大?”

“天行已整整十六歲了,婁爺爺!”

“十六歲,你都十六歲了。唉!已經整整十六年了,整整十六年了啊!”婁未名拭去眼角的淚水嘆道。

“也該是讓你知道事情真相的時候了。天行哪,你可知道,李氏夫婦並不是你的親生父母啊?”

“什麼?怎麼可能?”南宮天行怔怔的望著眼前的婁未名,彷彿是第一次看到眼前的人。南宮天行難以相信,一起生活了十六年的居然不是自己的親生父母,和自己青梅竹馬的李燕也不是自己的親生姐姐。

“唉!孩子啊,也難為了你,你知道不知道當今世上誰人放克可稱為真正的英雄?”

“曾經聽婁爺爺說起過,天下第一名將南宮無敵方可稱為真正的英雄,只是他老人家已經作了古!”南宮天行不明所以,但也恭恭敬敬的回答了婁未名的問話。

“不錯,南宮無敵大南宮將軍當年同先皇南征北討,戎馬一生,到得最後卻遭小人陷害,至今下落不明,可能已經遇難了。”

“孩子啊,你可知道,你與南宮家的關係可是非同一般啊!”

“啊?那又從何說起呢?”南宮天行疑惑不解的問道。

婁未名閉起眼睛,往事一幕一幕躍上心頭。

“唉!”婁未名長嘆了一口氣。

“南宮無敵,是你的親生父親!”

“什麼!”南宮天行一聽這話,宛如晴天霹靂,天旋地轉,眼前一黑,差點就此昏了過去。

一直以來,他都把李氏夫婦當成自己的親生父母,沒想到今日得到這樣一個訊息,突然之間還沒轉過彎來。陡然清醒過來,今日才明白,原來李氏並不是自己的親生父母,自己的親生父親卻是南宮無敵。南宮無敵,那個十六年前就已經不知所蹤的九州第一大南宮將軍。心裡有惋惜多年來生活在一起的李氏夫婦不是自己的親生父母,也有突然之間瞭解自己身世的激動和父母卻已經在十六年前失蹤的痛苦。

“天行啊,如今你的功力練的如何了?”婁未名收拾好心情,方才問起南宮天行修煉的情況。

“如今已經修煉到《風蕭蕭神功》第四層,只是想要再往下修煉,感覺是困難重重,不似過去那麼輕鬆了!”南宮天行據實回答道。

“嗯,修煉功法本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一點一點的積累,聚沙成塔之後再厚積薄發方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啊。”婁未名慢條斯理的道。雖然婁未名武功不高,這基本的道理卻是最清楚不過。

“是,婁爺爺,我一定會記住您的教誨的。”

“還有啊,當年九州皇帝趙思屠盡汗青城所有無辜百姓,雖然是被小人暗中陷害,可如今南宮一姓卻已經成為九州趙家的禁忌。以後行走江湖之時,不要隨便跟人提起這件事情,茲事體大,一切都要小心謹慎才行啊。如今你已不是少年,也該出去走走,去江湖之中闖闖,好增實一些江湖行走之經驗。”南宮天行在一旁垂首恭立,聽婁未名的教導。

“《風蕭蕭神功》是上古奇書,江湖中人人欲得之而後快,你可千萬要保護好,萬一要是被邪道中人得去,難免又是一場浩劫。”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是,婁爺爺。”

“如今我年事已高,也不能將你留在身邊,你此趟出去,也好去江湖之中打探打探你父親的下落,當年不知所蹤,至今毫無音訊。不管他是生是死,都要查出他的下落。如今你功力小有所成,但江湖之中處處透露著危險,一切都要小心謹慎。查探你父親下落之事,也要暗中探查,切不可洩了行藏,好了,時間也不早了,你趁早下山去跟你養父養母團聚一下吧。走之前也不必特意過來大招呼,免得徒增傷悲。”婁未名說完就轉身走進那已經住了十六年的山洞裡。

南宮天行向著婁未名居住的山洞叩了九個響頭之後,方才轉身向著山下的小村行去。

十六年前,婁未名把還是嬰兒的南宮天行寄養在李氏夫婦家,這一住就是十六年,十六年來,李氏夫婦把南宮天行當作親生兒子來看待,即使對自己的親生女兒李燕也不夠對南宮這麼好。李氏夫婦生有一女李燕,只比南宮大了一個多月,雖然不忿父母對自己的弟弟這麼好,但畢竟他是弟弟,也只能是很無奈。

南宮天行剛走回家裡,父親還沒有回來,母親卻在廚房裡忙了開來,午飯已經準備的差不多了,而這時父親也從外面回來,一家人熱熱鬧鬧的在一起吃這頓午飯。

飯間,南宮天行把他要遠行的事情跟李氏夫婦說了,母親沒說什麼,只是看著南宮天行。李燕聽到南宮天行即將遠行,畢竟心裡不捨,趴在桌上,只是使勁的往嘴裡扒飯,眼睛紅紅的卻也要極力的掩飾住。

父親嘆了一口氣,知道男兒志在四方,這個小山村畢竟太小,不是南宮天行能待得地方,便也沒多說,本來熱熱鬧鬧的一頓午飯,卻只得草草收場。李燕扒了幾口飯就跑回了自己的房間,母親揉著眼睛轉身回房去給南宮收拾行李,父親只是拍了拍南宮天行的肩膀,說到,出門在外,不像在家,況且江湖兇險,一切都要小心了。”

遠行在即,南宮拿著母親為他準備的包裹和雨傘,便轉身而去,這時李燕突然從房間裡跑出來,緊跑幾步追上,緊緊的抱住南宮,說道“小天,我等你回來,出門在外,一切小心。”便轉身跑了回去,只是身子一抖一抖,顯然還在哭泣。

“阿爸阿媽,我會很快就回來的,阿姐,再見”向他們揮了揮手,便不再回頭,大步向村外行去。

十六年前,汗青城十多萬無辜黎明百姓盡遭屠戮,九州皇帝昏庸無道,苛捐雜稅名目繁多,致使天下百姓離心離德,各地藩王均有兔死狐悲之感。東南西北四大藩王紛紛割地據守,各地義軍紛紛揭竿而起,至此天下大亂,戰火紛飛。

天譴城,是個離南宮生活十六年的小山村僅有兩天路程的一座小城,城樓不高,大約就三丈,城牆斑駁。雖然是座小城,卻也在這片土地上屹立了多年。城樓三三兩兩的士兵,穿著鬆垮破舊的盔甲,提著早已經鏽跡斑斑的刀槍來回巡視。窄小的城門口兩邊也各站著兩名拿著兵器的士兵,攔著進城的人收取進城的稅費。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