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其實不那麼在意官員是不是清官。

相反,有時候清官對於皇帝來說,更難搞定。

歷史上有許多清官、諫官。他們所謂的清心寡慾、直言納諫,事實上只是透過標榜自身的聖人屬性為自己掙個好名聲。

這種官員,皇帝其實很頭痛。

若是這種清官還喜歡佔領道德高地,對著皇帝指指點點,大搞政治正確,本身卻對治國理政毫無建樹,甚至背地裡結黨營私,那皇帝就更是難恨得咬牙切齒。

殺了吧,壞了自己的名聲;留著吧,給自己添堵。

但是貪官就不一樣了。

貪官就好像狗,只要你給狗肉骨頭,你就可以訓練狗做出各種高難度動作。

如果這貪官有才能,可以把事情辦到皇帝心坎裡去,那麼給貪官一個肥差當肉骨頭,任他怎麼中飽私囊,也算值回票價。

所以,朱厚照也是這麼對王大王的。

也許是王大王以往的行為太有特色,開辦全俠派的時候一切向錢看,活活把一個江湖門派搞成了技術學院加工廠商鋪,導致朱厚照有這麼個印象:

這小子可能是喜歡錢吧?

給他個王恭廠管管,任他撈點油水,就能把軍火生產這麼要命的東西控制在自己手上,挺划算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但是正德不知道,對王大王來說,他對金錢的渴望不是來自於貪婪。

金錢只是一種工具,一種能讓帶明人富起來、強起來的工具罷了。

而王恭廠,明顯有比金錢更加寶貴的東西。

……

“真的把兩百萬兩都拿出來?”何應先拿著紙和筆,怯怯地問。

“怎麼?不夠?”王大王眼睛一瞟。

“不不不,不是不夠!而是太多了……”

何應先湊近了說:

“你看,王大人,這些人工根本用不了這麼多錢。

如果我們真的需要增加人手,直接以工部的名義去民間徵兆就是了,老百姓的徭役也是他們本就應該服從的。

還有,您準備上馬的這些新專案:

‘高密度內功存儲器’、

‘內功大功率發動機’、

‘內功制熱研究’、

‘內功製冷研究’、

‘傳音入密機械化’、

‘輕功機械化’、

‘密封、抗高溫、抗低溫、抗腐蝕新材料研究’、

‘高能炸藥研究’、

‘黑甲與紅甲低成本量產研究’

……

這些東西跟眼下的生產任務無關啊!”

王大王瞥了一眼何應先,“怎麼,嫌麻煩?”

“不不不,”何應先急忙擺手,然後湊上去小聲說,“我的意思是……按照皇上的命令,只要您不搞這些研究,剩下來的錢,那都是您口袋裡面的,嘿嘿嘿……”

王大王看著何應先,兩人一同笑起來,越笑越大聲。

然後王大王面色突然一冷,一拍桌子:“少廢話!這些全部都要搞,按照可行性排個序,現在、馬上、開始搞!”

何應先一哆嗦,“遵、遵命!”

王大王嘆了口氣,叫住何應先:

“聽著,老何,你不要用你對待以前任何工部大員的方式跟我相處,那樣很累。

我做的決定,不需要你幫我省錢。只要效果能達到,這錢就花的值。

比如說人工,我就是要你拿遠超普通工匠的工錢去招人。你找到的必須是真的有本事的匠人,這樣就算值了。

給工匠最好的待遇,給他們每人安排最合適的內功進行修煉,生活上也要照顧到。

水平不行,教不出來的,也不要吝惜遣散費,給足盤纏讓他回家。

礦石、材料、裝置購買一定要反覆檢驗,要選質量好的,要按照工匠的意見來進行採購,要讓工匠們滿意。

新上馬的研究專案,一個都不能少。遇到的技術難題也不能放棄,集思廣益、加強研發。

另外,你要在全國到處張貼懸賞,無論是官府還是民間,只要能幫我們完成技術突破、解決研究瓶頸,每項五百兩銀子起,足額發放、絕不拖欠。

如果技術人才對官職有要求,我會啟奏陛下,讓他發放一些崗位來當獎勵。

在工匠間分組,建立多個技術研討會,展開‘比學趕幫超’活動,促進他們進行內部競爭,設定獎項。

暫時就這些,去落實去吧!我要下午就看到效果!”

“馬上,我馬上!”何應先連忙往外走。

“等下!”王大王教主何應先。

何應先嚇得一個踉蹌,差點沒摔倒,“王大人還有什麼事情?”

“錢要是不夠,我可以倒貼!”王大王做了一個重要決定,“我自掏腰包。”

何應先下巴掉到了地上——

——還有這麼當官的?

……

錢?黃澄澄的金子?白花花的銀子?沉甸甸的銅錢?

這東西放在府庫裡有個屁用?吃灰?

不拿來買東西,它就跟糞土無異。

但是有時候,有些東西,你用錢都無法買到。

比如王大王還在海寧府起家的時候,花錢僱傭人手,結果來的都是一幫什麼人才?大字不識的農民兒子、殺豬屠戶的兒子、流浪兒、乞丐。

難得有個聰明點的,還是個奸細。

但是就這樣一群孩子,就能建設出一個名震江湖的全俠派。

現在呢?在王恭廠,這是什麼條件?

為天子做工?

領全帶明獨一份的高薪?

各種明暗福利?

有機會晉升官家?

天下匠人豈不要為此擠破頭?

驛站的傳令官已經換上了飛馳電車的功夫寶馬,把官廠廣招天下能工巧匠的告示在全國張貼。

果然,沒出幾天時間,中原四省凡是有點名氣的工匠,都匆匆趕來京城湊湊熱鬧。

一時間,京城西南的棺材衚衕外面人頭攢動,各色人等聚集於此,等待統一面試入職。這等盛況,頗有點才子進京趕考的意味。

面試場上,一排面試官正襟危坐,連王大王也在其中。

“官爺,我是四川人,都江堰來的,現在在京城南修水壩,你看我要得不?”

王大王看了一眼:“送去測試一下流體動力學悟性如何,聰明就要。”

“官爺,我這輩子都是蓋屋子的,榫卯用的一流,你看我行不?”

王大王看了一眼:“送去測試一下結構力學悟性如何,聰明就要。”

“官爺,俺是南陽西鄂縣人,祖上那是張衡,俺會造渾天儀,能觀天像,恁要俺不?”

王大王看了一眼:“送去測試一下精密機械製造的本事,過關就要。”

“官爺,俺家裡傳下來祖沖之的秘笈,能造指南車、千里船……”

“送去考察機械自動化方面的知識。”

“我家前人畢昇……”

“資訊科技與排版印刷。”

“我家祖宗蔡倫……”

聽到這裡,王大王啪的一聲,一巴掌拍在桌子上:

“大膽刁民在此鬼扯,蔡倫也能有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