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謙帶著龐大的秦國談判使團來到順儀城。

這個使團四百三十六人,夏國水軍中型船往返十趟才將人、馬和車輛物質等運過黎江。

看著順儀城擴建後的碼頭上,商船雲集,搬運工揮汗如雨,一番勞忙景象,于謙感嘆。

作為張顯起家之地,現在已經成為商貿集散商城,空前的繁榮。

有強大的水軍護航,大陸上各大小商行、散戶、以及挑擔的小商販都行走在黎江上,在夏國沿江的幾座城登岸向夏國內陸走商。

原本秦國商業最繁華,但現在來看,絕大多數商人卻轉移到夏國這裡來了。

別看現在還處在戰爭期,可是並沒有太多影響到商家行走。

畢竟夏國有強大的水軍,他們會引導保護著商船繞開戰區,直達順儀城等幾座貿易集散城。

黎江兩岸是水澤之鄉,水網密佈,對這裡的地勢非常熟悉的夏國水軍可謂是暢通無阻。

當然有些大型戰艦,是進不了一些小的水線,不過商船大都是相當於夏軍中型戰艦,這還是極大商行的商船,小商販的船更加小了,所以說夏國水軍只是出動部分中型戰艦護航,餘者都是小船護送,因此並沒多大影響。

進到陸地就更加安全了,特別在原南蘇裡國境內,匪寇已經成為歷史。

在羅玉一個兵團協助郡兵幾番梳理,連一些小毛賊都消聲滅跡了。

在夏國境內,唯一還不算太安全的地方,那就是東南山區,那裡除了靈獸等異類隱患外,還有部分連武所謂的義軍餘孽沒有完全清除。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秦國使團這麼大規模走在街上,一度阻礙了交通,因為街上來往的人和車輛太多了。

秦國一下子帶過來近百輛大車,又因為這些秦國人驕橫慣了,不守順儀城的新交通規則,或者不知道有這個規矩,幾輛車並排齊頭並進,這一下子就造成了堵塞,出現混亂,好在巡邏的郡兵反應快,趕過來勸導疏通,總算沒出現騷亂。

不過商販的謾罵聲,既憤怒,卻又羞愧。

“還是大秦國的官員呢,連個行路規則都不懂,太他麼土鱉了。”

“、、、、!!”

此處省略一萬字。

於謙讓人去打聽,這才知道夏國有規定,一條路上,不論人車都得靠右行走,只佔路的一半,不得阻礙左側相向而行的人和車馬。

誰違反了這個規則,發生事故或者起爭執,將會受到處罰。

于謙點頭稱讚,先前並沒有留意,只是覺得行走在大街上的人和車馬很有次序,不急不緩的走著,現在才知道,這是有規矩的。

“這還真是個新奇事物,不過對大城交通秩序還真是有奇效。”

於謙對同他坐在一輛車上的秦亢道。

“小道爾。”

秦亢不屑道。也不怪他這麼說,在建鄴城,什麼富商官員,哪個見了掛著族徽豪華馬車,不是遠遠避開,這都是貴族大佬的車駕,擋了驚擾了,還不是被立馬斬殺了,這就是規矩,等級規矩。

一等世家貴族,二等當朝達官貴人,三等京官,四等富商貴公子等、、、、、

就算一二三四等其中也分一二三等,貴族等級在建鄴城相當的複雜,你反正是平頭百姓乾脆就不敢上主街,何用什麼規則。

于謙咧咧嘴,不敢反斥老祖宗,但是他真心覺得夏國這個規則很好。

四百多人,加上百多輛車,驛官可是放不下這些人,因為驛官已經住進了好幾個諸侯國的人,規模自然沒有秦國大。

張顯並沒有出面迎接秦國使團,這是因為主持這次談判的並不是他,而是盟國那些大佬們,夏國只是派了王彥參與,龍辛坊還是暫時代理聯軍參謀,不過現在卻起著聯絡相互溝通的作用。

處於地主事宜,盧月出面將秦國使團安排在凌霄商會的客棧。

別看秦國人倨傲,可是在凌霄商會的客棧內,卻是規規矩矩。

凌霄商會老會長現在是夏國國主下第一人臣,但這不影響秦國人對他的敬畏。

李家別看是以經商為主,可在十大世家也是實力靠前的,小看了人家會招災的。

盧月禮節上接待了秦國使團,然後告罪離開。

一夜無話,第二天在凌霄商會提供的一處別院中舉行談判碰頭會。

這只是一次接觸碰頭會,程式倒是很繁瑣,卻沒有實質內容。

兩天後,談判正是開始。

然而這第一次談判,到最後鬧個不歡而散;

談判開始,以戰勝國自居的聯軍談判人員,以強勢姿態搶風頭。

第一個耐不住跳起來的是巴陵國代表。

他們強烈要求無條件釋放老國王和撤軍,並提出相當於巴陵國兩年財政收入的戰爭賠償數額。

秦國代表回應;

釋放老國王可以,但不是沒條件,必須以晉陽侯交換,至於撤軍和戰爭賠償,得先解決了互換事宜後在磋商。

巴陵國代表竟然同意了交換,這讓場面出現了尷尬局面。

巴陵國代表卻不自知,還在催促約定交換時間。

巴蜀國代表實在看不下去了,數次提醒,這位巴陵國代表才有所警覺。

因為晉陽侯可不是你巴陵國人將其擒住的,而是夏國國主親自出手將其俘虜的,而前期挫敗晉陽侯的可大都是夏國‘軍’隊出的力,雖然聯軍也參與了,但策劃主導這次戰役的卻是夏國的人。

戰後所得戰利品,夏國什麼也沒要,全分給了聯軍,只是將俘虜帶走了。

當然俘虜也算是聯軍的戰利品,可是人家夏國把其他戰利品無條件的讓給了他們,就算再分俘虜這一塊,那也得同人家商談一下。

特別是晉陽侯的事。

巴陵國代表太把自己當回事了,尷尬了。

王彥冷眼看著,並沒參與。

巴陵國代表訕訕。

這事可不是你一個眼看就要被滅國的小國出面主持談判的。

第一炮打啞了。

冷場了。

一上午就這麼冷場過去了。

到了下午,蘇裡國要求秦國先從蘇汕國撤軍,然後在繼續談判。

這個要求還算上道、、、、、、、、、、、、、、、、、、、、、、、(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