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亢此行很順利的、說服歷朝陽放棄接替武嶽候的權利。

按理說這有點說不過去,畢竟秦皇秦沐封了個歷朝陽徵南將軍,賜金劍,擺明了說讓他接管之後的徵南事物。

可是愣是被秦亢給攪黃了。

秦亢很興奮,覺得自己很有面子,幾句話就說服歷朝陽。

他喜滋滋的回到闞城。

他走後歷朝陽露出了譏諷之色。

他本來就不想要這個燙手的勞什子徵南大權,正愁怎麼推脫掉,偏偏這時候,雖沒有實質全力,但隱形勢力強大的秦亢來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困了就有人送來枕頭。

所謂徵南善後事可不是那麼好做的。

現在不說被俘的那些侯爺、將士們,還在征戰的有兩股人馬,在蘇汕國那四十萬人怎麼辦,躲在崑山的那兩萬人怎麼處置,這都是很棘手的事情。

這兩股人馬的領軍人物可都不好指揮。

程凱那可是武嶽候的嫡系,又有很深的家室背景,在秦國也是有名氣的上將軍,驕橫不羈,他甚至連晉陽侯都不鳥。

控制崑山那裡兩萬人馬人物也不是省油的燈。

歷朝陽自然是不知道鮑奉的真實身份;大家都是一個陣營的。

不過同在武嶽候麾下,彼此也認識,多少也瞭解些其身世背景,鮑家在建鄴城不是名門望族,但卻是隱世家族在俗世勢力,連十大世家和俗世擁有最大的勢力秦家,也對他們有些忌諱。

忢月大陸上有十大世家,而隱世家族也有幾個,卻很少過問俗事。

在忢月大帝統一東大陸時隱世家族出現過,但不知道具體發生了什麼事,這些隱世家族沒有參與忢月大帝統一大陸之戰,至於後來忢月大帝一己之力對抗異獸時,隱世家族也沒出手相助。

鮑奉就是其中一個隱世家族在俗世的附庸家族子弟。

鮑家以經商為主業。

但是其商業大都在建鄴城內。

鮑奉算是鮑家的另類,不善經商,廝混在秦國‘軍’中,並且還帶走了一部分鮑家精英弟子。

出奇的是,鮑家並沒有反對的聲音,而且還有支援之意,所以秦家覺察到後,很是興奮了一下,能結交上一個隱世家族,那是多麼榮耀的一件事,其潛在的功效更大。

因此鮑家子弟在軍中雖然不是官位極高,但是卻地位很高。

每一位鮑家子弟在軍中都被奉為上賓。

鮑奉至始至終都是以文士示人,他有秘寶掩飾自己的修為。

上次卻不是柴銘箭術驚人,鮑奉也不會輕易展示自己的修為,當然鮑奉也有怕誤傷,或者有事需要同柴銘溝通的意思。

如此人物帶領一軍孤懸與外,秦皇肯定會重視,只是現在他沒得到訊息而亦。

一個程凱,加上一個鮑奉,除了秦家王侯外,怕是沒人能指揮得動他們.

別看秦皇封了個徵南將軍給歷朝陽,再給他一把金劍,可以歷朝陽的身世,想要指揮得了他們,那是千難萬難。

秦國之所以強大,那是因為秦家傾舉家之力經營著,所有王侯,都是秦家人,他們控制著絕大多數資源,當然這些王侯也稱有過莫大功績,為秦國開疆拓土,震懾內部的權欲對手。

至於多如牛毛的侯爵、將軍,多附庸於王侯。

至於秦國公爵,只有那些秦家老王爺君領了,皇族以外想都別想。

在秦國所置爵位上,除了皇帝至高無上外,那就是十位大公,這十位大公,都是為秦國建立立下莫大功績的秦家人,十位大公的爵位可不是世襲罔替,老公爵死後,一般來講都是退位後,被秦家一致認為治國有功的皇帝接替。

可是秦軍十位大公,那可都是修煉有成,不出意外活個幾百歲沒問題的老修士,所以說自秦國建立以來,十位大公還沒有替換過。

而退下來的幾位皇帝,也只好耐心熬著了。

大公一般不問國事,他們只是秦國的守護者。

而退下來的皇帝,雖然一時半會進階不了大公之列,但是位當王侯也不錯了。

至於王侯,也就是相當於各諸侯國國王一般,差別就是他們沒有各個諸侯國國王勢力和權利大。

畢竟名義上各個諸侯國都是秦國分封下的王侯。

但是諸侯國也有強弱,強者根本就不拿秦國當回事,弱的自然就的附庸了。

而秦家的王侯,有封地,有自己的私人武裝,可他們卻是絕對服從皇帝的旨令,沒人敢違抗,否則你什麼也不是,甚至連家小也得被誅。

而諸侯國則不然,就如原楚國,根本就不鳥你秦國皇帝。

現在張顯就是不服從你秦皇,所以秦皇才不惜餘力的也要打服張顯。

可到現在為止,秦國卻是碰了個頭破血流。

別看秦國上下看上去同仇敵愾,非常團結,可是腐朽的制度,加上秦家也是有派系之分,十位大公雖然不出面,可是暗中之爭也是乾柴一般,就差一點火星點燃了。

如果兩次南征,不是看不到的派系之爭做盅,也不至於敗的如此之慘。

也就是說晉陽侯,武嶽候,他們都有隱形的掣肘,讓他們無法放開手腳酣暢淋漓的一戰。

至於舞陽候先期也是受制於此,到後來性情大變,已經不管不顧那些,因此才被臨陣換下調走。

秦皇坐在那把椅子上,看似至高無上,不是動了各方利益,自然是權力無邊,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可是觸碰了各方利益,那麼他就頭痛了,弄大發了,屁股就坐不穩了。

所以說他也在關鍵時刻被人縛了手腳,違背自己的初衷意願,改變既定策略。

這樣一來,處在前線作戰的武嶽候、晉陽侯,精心制定的一些作戰計劃,就不得不被牽制,甚至取消。

反觀張顯,一位新晉諸侯王,又年輕有為,爭強好勝的年齡,再加上他的開明,不給自己的將領上緊箍咒,任其發揮,在這通訊落後的蠻荒時代後期,他的策略絕對是新穎的。

而他的部下,也都是些有才能,建國初期,心無旁貸,爭強好勝,想博一個好前程的心態,豈能不勝、、(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