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玉告訴凌濤,黎家人正同北疆那個突然冒出來的女王交涉,看意思是想想要回北疆五城。

這位女王宣佈她佔領的五座城,相當於黎國四分之一的國土面積,以此成立北黎國。

此刻的黎國國王成為傀儡,把持大權的是凌濤,而他卻遭到絕大多數黎國人反對,根基還不穩,也顧不得什麼女王,北黎國的事,沒想到這個北黎國才成立極短的時間,卻相當的富足。

其實張妍茹這個女王現在卻是什麼事也不管了,她當時一時興起,借兵帶著三哥四哥和矛錄夫婦,毫不費力的奪去了黎國北疆緊鄰蒼月國的五座城,學其二哥張顯當起了國王,美其名曰;北黎國。

畢竟是孩子心性,玩樂了一陣,就沒了興趣,想把國王位置讓給三哥,卻把三哥嚇跑了,四哥也躲了起來。

這下她更找不到人玩了,每天躲在自己的王宮中玩著忢己和張顯等人給的寶貝,唸叨著二哥,想要去南方找二哥玩。

國王不管事了,矛錄夫婦可來了罪,這兩人上陣殺敵還可以,讓他們管理朝政,哪有這份能力呀。

可是不管又不行,張乾、張坤又沒了影,只有他們夫婦支撐著。

其實也不用矛錄夫婦著急上火的,研茹想玩,早有人為她安排好了,黎國這五座城實際上是被蒼月國控制著。

而振威軍那一萬騎兵就在北黎國境內駐紮著,他們解救出黎家人,就按事先計劃好的開往北黎國,現在北黎國東部已經同原來的東黎國連在一起了。

黎輝來到北黎國並不是想要回這五座城,現在他要不要回都沒什麼意義,他是來借兵借糧的。

當然他不會去找女王陛下,他找的是羅睺。

坐鎮北黎國不用去打聽,必定是羅睺,誰都知道,唯獨研茹不知道。

研茹從沒離開過羅睺視線。

黎輝有張顯支援,羅睺不得不見他一面。

“本宗其實不相信你們能鬥過那個凌濤,本不想支援你們,可念在張道友的情分上,本宗會滿足你們的提出的條件,至於北黎國這件事,你們也不用糾結,只要你們靖難成功,成就正統,會還給你們的,現在暫時為你們託管著。”

“萬分感謝宗主大人,北方五城由您託管,是這五城民眾的福氣,脫厄戰亂之苦,我代表黎家謝謝您。”

羅睺雖然還掛著宗主之名,其實他早已不過問宗門的事,貴為大能者,能屈身接待黎輝,那是看在張顯的情份上,至於北方五城,雖然是研茹玩鬧,但是羅睺豈不是也看在黎國內亂,不忍心看著這五城人受戰亂之苦,假借研茹名義將其保護起來。

蒼月國雖然同黎國有世仇,化不開的仇怨,但是蒼月莽不會因私仇而發動不義之戰侵略黎國,陷民眾以刀兵之苦。

蒼月國自從蒼月莽致殘後,老國主心灰意冷,好在蒼月一族內部穩定,那些大臣也很盡職,雖然在老國主不理政事國力沒有增長,卻也維持在中等水平,百姓安居樂業,就連相鄰的黎國幾座城也受益。

蒼月莽重新站起來,可要重振蒼月國當初的雄風,也不是短時間內能辦到的。

所以說蒼月國還沒有爭霸之心。

他們不會霸佔黎國地盤。

黎輝出自真心的感謝。

黎輝得到北黎國的糧草支援,振威軍小將梁初興率領五千騎兵暗助。

黎家在黎國還是有一定餘蔭,再加上八勳之後積累的暗勢力,最後黎輝糾集了四十多萬人馬,在晉陽侯被張顯擒住十幾天後,率軍殺向坎塢城,黎國靖難之戰開始。

秦國原本指望黎國牽制一部分夏國軍隊,沒想到張顯卻利用黎國內鬥,讓其不暇他顧。

深秋的天氣變化能輕易感受的到。

晉陽侯被擒已經十三天了,秦軍按兵不動,聯軍也緊張戒備不敢鬆懈,雙方就這麼僵持著。

天氣一天比一天冷,眼見進入十月,北方此時已經降下了第一場雪,雪深半尺多,這是北方三個來月第一次陰雲密布,降下的卻是雪。

秦國三分之二的地域因為乾旱歉收或絕收,卻又趕上秦國近十年來第一次大動刀戈,北方被遊牧藩國鐵蹄‘蹂’躪,南方戰事不順,東部有天府糧倉之稱的凌陽郡和五常郡又被蒼月國劫掠,幾乎是沒收到上交國庫的糧。

雖然秦國糧食倉儲豐盈,可一下子發生了這麼多事,也讓秦國頗受打擊。

人口、財物、糧食損失慘重,特別是北疆,大部分城鎮村莊被遊牧藩國燒為廢墟,好在東疆蒼月國只是掠奪人口財物和糧食,倒沒有破壞城鎮村莊,不然秦國更加承受不了對其的打擊。

在接到晉陽侯兵敗被擒的十萬火急快報,秦皇就像天上的烏雲一般。

這麼重大的訊息是封鎖不了訊息的,很快整個建鄴城都知道了南征遭遇敗績,而且一位王侯貴族被擒。

這就像一瓢涼水倒進了滾開的油鍋裡。

炸了的不止是朝廷和秦國貴族,那些大世家也驚跳起來。

朝堂不再是往常那般肅穆,接連數天像是菜市場一般,廳頂集聚數十年的塵土都被吵雜聲給震落了下來。

秦沐焦頭爛額,陰沉著臉坐在那裡,他數次擊案怒吼,卻無法壓制住堂下的爭吵聲。

吵了幾天,卻沒拿出一個像樣的預案來。

若是已往,秦沐定會怒斬幾位洩憤,可是現在他卻連罵人的勇氣都沒了。

這事件太大了,死了幾十萬人馬卻無寸進,還賠進去一位王侯,這不是打臉那麼簡單了,相當於讓人一拳打倒,踩在臉上碾幾下又吐了幾口口水。

一些武將和同晉陽侯有過節的人,極力主張增兵一舉平滅夏國、武威國、蘇里國及蘇汕國等結盟的幾個諸侯國,當然沒人敢點名提及巴蜀國。

而一些溫和派則主張,派朝中德高望重的老侯爺出面,談判救出晉陽侯,然後在做下一步打算。

更有一部分人把矛頭直接指向武嶽候,那罪名羅列了數十種,也不知道他們是怎麼想出來的,這麼多罪名也很費腦子的。

也有一部分人,是那些從不上朝,很久不問政事的老侯爺,老貴族,退下去的,曾經名望極高的老臣,毫不留情的指責秦皇不該發動這場戰爭,弄得秦沐灰頭土臉,去又不能駁斥。

有人提出找張家家主,讓他出面讓張顯將晉陽侯放了。

這些人一出口,就氣得秦沐好懸沒拿劍將他們當場砍了。

這也讓大多數人看白痴一般發出噓聲。

找張家給張顯施壓?

張家現在偷著樂呢。

出面打壓張顯?

切!你當我們同你一樣白痴。

扶持還來不及呢。

張家這次可是露個臉,一個外放的子弟的小輩,把秦家打的鼻青臉腫,真他麼的解氣。

趕緊派人資助那個小輩!

趕緊發揮第一家族的影響力幫助那個小輩!

趕緊、、!!!

張家家主,守護長老院,長老院等等全都活動起來,出奇的意見達成一致支援幫助張顯。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第一家族的影響力的確不凡,不到兩天,秦國那些強硬派就偃旗息鼓了。

不過想要秦國硬是嚥下這口怨氣是不可能的,是打是和還得秦國說了算,但是秦國一些終極手段是不能動用了,常規戰爭是國與國解決紛爭的正常手段。

張家只是變相的警告秦國,讓他們不敢越線,這也是對張顯最大的幫助了。

這也是世家間的潛規則。

如果秦沐動用秦家那些終極手段,而就躍升為世家間的戰爭了,秦家別看擁有一個最大的俗世帝國,但是他還沒有膽魄跟第一家族硬磕。

秦國畢竟人才濟濟,從開始的派系紛爭,趁機洩憤,或者想要達到自己的目的,到最後冷靜下來,研究解決這件事。

解決方案真就像王彥預料的那樣,並沒有太大的出入,所以說若是把王彥放到秦國,任其發揮最佳能力,張顯還真就懸了。

不過秦國雖然大,人才很多,可是派系爭鬥,很大程度上制約了這些人的正常發揮。

就如最後定下來的兩套方案,還是被套上了層層緊箍咒。

原本第一個方案還是一個打,縮小攻擊範圍,就是選擇一個諸侯國,直接將其滅掉,最好生擒其國王,換取晉陽侯。

可是打誰又起了爭議,很大一部分人覺得應該拿下武威國,因為相較武威國算是最弱的,並且直面秦國大軍。

可去過南方的駙馬于謙提出了反對意見,他覺得想要滅掉武威國,短時間內很難辦到,別看武威國最弱,但其地理位置非常特殊,兩道天塹;諶江、黎江再加上大半個鄱陽湖眾多水澤,對大兵團作戰有著極大的制約。

根本就施展不開。

再一個選擇就是巴陵國,但是他身後站著個秦國不想招惹的巴蜀國。

縱掖國就不用去想了,晉陽侯打他的主意就栽在那裡,再說了,縱掖國若是捨棄一切退入縱掖山中,秦國大軍也就只能望山興嘆。

、、、、、、、、、(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