狀態不佳、、

秦皇發洩一通後還是強迫自己平靜下來。

秦國三位大臣,除了許青,都對秦皇脾性非常瞭解,秦皇本就是為喜怒無常之人,在他發脾氣的時候最好不要說話,哪怕拍馬屁也不要去做。

許青不甚了解,幾次想出言相勸,可見李太尉和黎御史不言語,他也沒有出頭,這次他很幸運的沒有惹火燒身。

按著官制來講,許青可是三公之首,按資格來講,他確實最末。

李林這位老太尉可是名望最高,可以同平西候平起平坐,而且掌握著秦國軍權。

黎闊可是個得罪人的角色,不過黎家算是秦家附庸了,有秦家支援,他在御史大夫這個位置上也坐了很久了。

秦國丞相這個位置不好坐,秦沐繼位以來,丞相沒有穩當過五年的,不是被貶就是被下獄甚至被殺,許青坐上這個位置不久,還處在沾沾自喜藐視一切的心思。

秦皇平靜了,許青終於舒了一口氣,搶先一步。

“陛下,張顯此賊是在漫天要價,我們首要任務是想辦法將侯爺救出來,可以暫時答應他一些苛刻條件,然後、、、”

秦皇擺擺手,不耐的打斷了他的廢話。

“李愛卿,說說你的想法。”

秦皇看了眼畢恭畢敬站在那裡的李林道。

“啟稟陛下,老臣覺得,按老規矩辦就可。”

“噢?”

“來春我朝大軍掃平了他,一切都歸於陛下了。”

“恩,呵呵,是朕太糾結這事了。”

秦皇忽然醒悟,他是被張顯氣的,失了方寸,李林一句話敲醒了他。

“李愛卿你以為呢?”

“為侯爺安全,可以答應他不用進貢。”

黎闊回答也很簡單,其實他這句話是李林留給他的,兩人這麼多年來,已經在某些事上達成了極巧妙地默契,做的滴水不漏。

“好,就這麼定了,時間緊迫,朕馬上擬旨,並送他一份不菲的賀禮。”

“陛下英明。”

兩人趕忙拍馬,時機恰到好處,許青看的愣了。

實際上這件事本來就很簡單,只是張顯漫天要價把秦皇思維給攪亂了,他只是一心跟張顯鬥氣,卻忘了最關鍵的一條,開國皇帝的規矩不能改。

秦皇所立的規矩就是不能出現第二個帝國,張顯能不知道這個嗎?

張顯當然是知道的了,不然他也不配做夏朝國王了。

那麼他這一出為那般?

漫天要價就地還錢唄,另外捎帶擠兌一下秦皇。

秦皇還真就被擠兌急了。

人一時氣惱,就會自亂方寸,秦皇又是一位極自負的人,而且這段時間南征失敗損失慘重,兄弟失陷,老爹催命,北方異族侵入,又出現了諸多幾十年不遇的天災人禍,連皇陵都被夷為平地,雖然東陵非是他們秦家祖陵,歷代皇帝也不葬在那裡,但是這些機密,外人是不知道的。

諸事不利,本就焦頭爛額,再被張顯擠兌一下,秦皇腦袋就灌了鉛。

許青想表現一下,卻沒切中要點,而李林和黎闊一人一句就把事情說清楚了,讓秦皇把腦袋中的鉛塊一下子噴出來,霎間清醒過來。

糾結了半天,原來解決辦法就這麼簡單。

腦袋靈光了,下面的事就順溜了,於是秦皇決定在送張顯一份大禮,先順水人情穩住他,救出秦浩和將領們,反正送出去的東西,就如李林所說,來春大軍掃過,一切都是他的了,想讓張顯樂呵樂呵。

秦皇很自負,雖然第一次南征失敗,卻不能讓他覺得收拾不了一個毛頭小子張顯。

他的志向是整個天下歸秦。

他自登基以來,就開始準備。

就在於謙和晉陽侯焦躁的等待中,新年馬上就要到了。

“怎麼還沒有信傳過來,要來不及了。”

于謙焦躁的在城門口晃盪了好幾天了,他在等信使。

“駙馬爺,回去吧,這裡很冷的。”

護衛不知道勸了他多少次。

“再等等。”

等到天黑也沒有見到信使,於謙心往下沉。

“還有五天,真的來不及了。”

可就在他漸漸地陷入絕望中時,晉陽侯匆匆趕過來了。

“駙馬,快跟我走,去順儀城。”

“侯爺這、、??”

“聖旨到了,是用秘密渠道加速送過來的,我們速去順儀城談判,把一切事情在年前敲定,陛下在等著回信。”

晉陽侯急道。

“好。”

於謙連衣服都沒來得及換,就急匆匆的跟著晉陽侯走了。

張顯此刻已不再順儀城,他的登基大典和大婚是要在上京城舉辦的,所以他早就回了上京城。

晉陽侯不用想也知道張顯回了上京城,而秦皇任命他為和於謙為正副特使,一個負責為張顯頒旨,一位負責談判,五天時間實在是太短了,晉陽侯都不能在新年時到達上京城。

兩人帶人連夜趕到順儀城,好在張顯為了方便聯絡給於謙留下一艘大船,順流而下,天亮時就到了順儀城,順儀城軍士早就搭了一道百步長的棧道,因為這個季節,大船是靠不了碼頭的。

到了順儀城,晉陽侯說明情況後,扔下於謙和負責談判的官員,和一位老者急匆匆趕往上京城。

這位老者是秦皇宮的供奉,神師巔峰強者,沒有他,晉陽侯是不能按時到達上京城的,而在他們走後,順儀城就飛走了十數支信鷹。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些信鷹是告知個關口對兩人放行的信令。

“是不是把秦皇逼得太急了,這還有兩天就到新年了,如果秦皇不送了冊封聖旨和印璽,這就不好辦了。”

李文輝有些擔憂的對張顯道。

“丞相大人不必擔憂,我所料不差的話,秦皇的特使應該日夜間行的趕往這裡呢。”

張顯胸有成竹的樣子,讓李文輝不安的心平復了些。

如果沒有秦皇冊封,張顯登基可謂不正言不順,來到的各國使節會看笑話的,豈不尷尬。

“難道秦皇真的願意主上同他平起平坐?”

陳公威有些不可置信。

“哈哈,諸位難道忘了秦國開皇立下的規矩。”

張顯笑道。

“、、、、、、、、、、、、、”(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