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鬆解決了韓遂,廖維凱和王翔合兵一處,連夜向王都東面衛城挺近,按著張顯的意圖,他們沒有掩飾動作,點著火把大張旗鼓的推進,六萬多的雜牌軍,先不說有多大的戰鬥力,光氣勢就不得了,每人一隻火把,十幾裡地一片通明,不用斥候靠近查探,幾十裡地外,站在高處就能看的一清二楚。

趙武得到軍報,讓他這久經沙場的老將都有些迷糊,同軍參趙飛研究了一番,得出兩個結論;一,這位援軍將領是個白痴,二,疑兵之計。

“難道這就是全部的援兵?”趙威翊疑惑道。

“斥候來報,這些是部分援兵,還有一部分離此還有近百里,人數不少卻亂成一鍋粥,看情形一時半會到不了。”趙軍參看著碟報譏笑道。

“北方久無戰事,四城常備軍不過五萬餘,屯田軍每城按四萬計算,十六萬,加上常備軍二十一萬,超過我們一倍還多,但卻是一群烏合之眾,不足為慮,現在最主要的是注意西邊滇西城那十萬人馬,如果他們輕裝前進,五天就能到達,我們來到這裡快二十天了,損失了三分之一的人,可是抵不住滇西城那些精銳。”

趙武對北方四城來援並不以為意,他離開王城才五年,他對五年前的北方四城兵力部署非常瞭解,就算過了五年變化也不會太大,一是北方四城沒有良將,二是蘇沓本就對北方四城不太重視,如果說北方四城兵力有些底蘊的就屬丹蘇城,那裡畢竟靠著黎國,但是卻安排了個韓遂任城主,那麼個白痴加貪婪的人,五年間實力不但不會增進,反而會摔落。

“也不知道大伯那邊怎麼樣了?肅王(南蠻國國主趙肅)派來支援的人馬有什麼進展了,東面那個倭國怕是指望不上,西面的武威國還是按兵不動,唉...”趙威翊嘆息道。

“恩,你大伯那不用操心,經營了這麼多年,還對付不了那個有勇無謀的大王子,那他也太辜負了你爺爺(趙肅和趙文、趙武同父異母,趙文趙武是庶出)的期望了,至於肅王的兵馬,不要抱太大期望,他們出了雨林,到了平原毫無戰力,武威國觀望無可非議,我們順利攻下巴蘇城,他們就會迅速出兵,否則呵呵..”趙武分析透徹,參軍趙飛點頭贊同。

“看來我們是牽一髮而動全身啊,蘇沓的援軍來了,雖然是烏合之眾,但是順儀城那個第一勇士張顯如果也來了,就不得不防啊。”趙威翊可不是紈絝子弟,二十幾歲隨父親在沙場上鍛鍊了五年,睿智而彪悍。

“呵呵,那小子倒是個勁敵,不過也不用太擔心,他被刺重傷,復仇軍損失慘重,想恢復可不是短時間的事。”趙武並不在意張顯。

“說的也是,我們潛伏在王城的探子回報,張顯頭段時間來過王城,看表面他好像傷勢完全恢復了,我想,他這是做給蘇沓看的,受了那麼重的傷,不到一個月就恢復了,那可真是神了,他的意圖應該是想在得到蘇沓的幫助,看來蘇沓對他很失望,沒有理會他,後來還不是灰溜溜的回了順儀城,哈哈..”趙飛說的沒錯,從表面來說,蘇沓沒有詔見張顯,而張顯在巴蘇城呆了很長時間,後來走時就帶了十個護衛,的確很淒涼。

“父帥,給我一萬人,明天我吃掉那些援軍。”趙威翊盎然道。

“恩,不過千萬不要大意,蟻多咬死象這個道理你該懂,明天我要全力攻擊南門西門,你從北門和東門各調五千人去支援東衛城,能解決了援軍更好,解決不了就把他們擋住半天時間,如果不出意外,明天應該能破城了。”趙武同意了趙威翊請戰。

忢月曆三七九年秋八月初(按中國農曆),晨霧很大,神威軍經過一夜急行軍,雖然有三分之一的人掉隊,但是張顯對這個結果還是滿意的,稍作休息後吃些乾糧,正要準備圍殲兩衛城叛軍,忽然出現異變,張顯急命劉庸按兵不動,靜待觀察,晨霧瀰漫看不清發生了什麼事,按計劃張顯是想解北西兩座衛城之危,打通北門,可是中途斥候傳來訊息,西面衛城守軍投降了叛軍,而西城下有大量叛軍屯於城下,自家事自家知道,張顯放棄了西門,別看他現在人很多,要想和人家硬碰,不說一擊即潰也差不多,勢不如人,那就集中全力攻其一處。

等了一會,北門外一陣人喊馬嘶聲漸漸遠去,而斥候非常詫異的對張顯彙報;圍困衛城的叛軍撤走了,北城門也撤走了不少人,初步判斷大營中還剩不足五千人。

張顯派人去聯絡衛城守將,不一會張革帶來一位中年人。

見面後張顯詢問情況,這位彭姓校尉知道的也不多,他們就五百人,圍著他的一千多人,雖然叛軍一直沒有進攻,可是他們也沒敢大意,一直緊張戒備,因為被圍,和外界也失去了聯絡,不知道王城周邊叛軍的情況。

張顯很失望,揮手將他打發走。

大約半個時辰後,隱約聽到東面傳來廝殺聲,張顯一拍腦門豁然明白了,一定是廖維凱和王翔他們的行動起了效應,張顯沒想到他們竟然進展這麼快,以為弄不好他們會落到後面,別看廖維凱先走的,但是他們是繞路而且還是路途比他們遠。

張顯哪裡知道,廖維凱和王翔配合相當默契,兩人都是非常有才幹的將領,既然是疑兵,起的聲東效益,就得讓叛軍知道他們,於是兩人就差沒敲鑼打鼓了,每人一支火把,明亮亮的,走夜路比白天還快。

“傳令,按計劃行動,務必不放走一個叛軍。”

“偌。”

如此大霧,信鷹信鴿沒了用處,地面的鷹塔上的人看不到信鷹,鷹眼雖然犀利可是找不到地面目標也是沒用,這個時候就得靠人傳信了,天賜良機,只要不放走叛軍回去報信,張顯就能利用這有限的時間佈防和聯絡北城守軍。

北門的圍殲戰很快就結束了,沒放走一人,這主要是依賴童奎童卡兩先鋒動作迅速,在留守叛軍還沒明白怎麼回事,兩先鋒就衝進大營,劉庸及時帶人將叛軍大營團團圍住,近十萬人對付五千多人,在敵人不知情的情況下,在不來個完勝,那就集體撞城牆死了算了。

董一刀匹馬來到北城門下叫城,因為有霧的原因,張顯沒敢讓其他人靠近,引起誤會就麻煩了。

“守門將士聽著,我是都靈侯楊武將軍董一刀,叫你們袁校尉來見我,呔,還不快去。”董一刀見城上守軍發愣,大吼一聲道。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北城外突然而起的廝殺聲,把守城軍士嚇得不輕,這段時間,北城叛軍不定期的佯攻北城門,讓他們成了驚弓之鳥,廝殺聲來的突然,結束的也快,隱約聽出北門外人聲嘈雜,好像有很多人,北城守軍都露出絕望之色,董一刀莫名出現,確實讓他們一時發懵沒明白過了。

“真的是董侯爺,太好了,援軍來了。”袁輝其實就在城門樓裡,董一刀一嗓子把他嚇了出來,定睛一看真是出城求援兵的董侯爺,心情大好。

“還不快開城門。”

“是,快去開城門。”

董侯爺的名頭,可比什麼令牌都好使,換做別人,袁輝可不敢貿然開啟城門。

城門轟然開啟吊橋放下,袁輝帶人迎了出來,這時張顯帶眾將也來到董侯爺身後。

客氣了一番,袁輝邀請張顯進城,可就在這時,有傳令兵急忙奔來;“王上口諭,急調北門一半軍力支援南門。”

“南門怎麼了?”袁輝大驚。

“南門外城已被叛軍攻破,內城也岌岌可危,王上親自上城督戰,被流箭射傷,請將軍速派兵援助。”傳令兵急道。

“報,蘇太尉急令調北門軍援助西門。”

“西門...”

“西門外城已破蘇太尉退守內城,怕是難以守住。”

“侯爺你看?”袁輝懵了。

“神威將軍,請速調撥給我兩萬人,我去支援南門。”聽到蘇沓受傷,董一刀急了。

“張革,有馬的親衛留下,你速帶兩萬中軍隨侯爺支援南門,劉庸,有馬的親衛留下,帶兩萬人去支援西門。”張顯揮手道,留下騎兵張顯有用,反正進城後少數騎兵起不了什麼作用。

董一刀一馬當先張革隨後,兩萬中軍穿城門而過,疾速奔南門,隨後是劉庸兩萬人跟進。

“程校尉可在。”

“在。”

“速集聚軍中所有騎兵,留下一半,餘者全部繞道西城騷擾叛軍。”

“偌。”

“方將軍(方明)組織剩下的人以叛軍大營為基礎,構建防禦,並收容後軍。”

“偌。”

等方明把人調走,剩下的人還不足五百騎兵和他的兩百多護衛,張顯親自帶這些人殺奔東門接應廖維凱他們,臨走前讓袁輝通報東門守將,適時接應援軍。(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