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顯打算把那些秦國間者,以及亂賊趕到姣芷國,然後調來部分水軍配合遠洋海軍,運送輪戰的各軍團去姣芷國,用那裡做各軍團的磨刀石。

這也是其中一個目的,但當前主要任務是藉機滅掉南象國和昆桑國,從橫斷山脈西面開闢一條通道,一條運送物質兼代商道大路。

這樣一來金灣島的物質運送就不用繞遠了,另外能帶起菏澤和臨丘兩城的商業繁榮。

這兩城主要是以礦業為主,可都是山丘荒地,除了採礦的人,其他人差不多跑光了,近鄰東魯城商業繁榮,落雁峽又是個超級批發市場,都富得流油,誰願意蹲在這窮鄉僻壤。

張顯不想讓這兩城荒廢了,那麼就得想辦法創造有利條件,把人吸引回來,除了把耕農傾斜補助鼓勵開荒種田外,那就只有讓這兩城商業繁榮起來。

那麼就只有開闢一條商路路過兩城,在頒佈一些優惠策略,讓商家留在兩城經營,商人重利益,有利可圖,攆都攆不走。

這個計劃早就制定了,但沒有實施,就是因為南象國和昆桑國不易相與,他們非常固執保守,不與夏國談判,夏國又不能去討伐他們,對聲譽有損。

耗到現在終於找到機會,沒想到趙文那裡出了問題。

這個趙偉民實在是不爭氣,竟然被人設計給幹掉了。

宋伯倫雖然沒找到趙偉民的屍體,但審問俘虜時確認他被殺了。

趙鐸一家人死在戰亂中,這也省了趙文的煩惱,畢竟趙鐸與他有血緣關係。

南蠻國之變雖然是給張顯造成麻煩,甚至險些壞了他的大事,但是也因為這場變故,讓夏國力量正大光明的進入南蠻國。

趙文雖然算不上傀儡,可因為自己培植的力量損失殆盡,唯有依靠夏國力量平息內亂了,重新掌權了。

但為了不落人口舌之爭,等趙文整頓好國內亂局,夏國力量是要撤出的。

所以說這次直面幫助趙文的是宋伯倫,而不是派哪個軍團或者郡兵參與,宋伯倫是赤邪走在陽光中的唯一一個堂主。

那麼想要控制南蠻國,其實最終還得依賴赤邪亭,但不是宋伯倫這個分堂的人。

這就是姚德勝不願意讓他的人暴露的原因。

老王繼續嚮導,引領虎威軍殺向南象國,這時羅玉已經聯絡上了國主,姚德勝隨軍行動,如果通訊再不暢通,嘿嘿,再見到張顯那就不是請罪那麼簡單了。

滅掉南象國並不難,但要完全控制這個小國有些難度,也就是拿下聖象城容易,消滅南象國王室難,他們躲進深山密林,對不熟悉環境的虎威軍來講,只能望而興嘆。

“我已經對工部講過,要修路,多修路,可是,唉,這個張喬啊!”

張顯嘆氣,作為貼身秘書的廖林知道張顯為什麼嘆氣。

其實張喬這個財政官也不好當,一身的債務纏身,建國之初百廢待興,哪都需要錢,可他這哪有那麼多錢可支配,於是他就酌情哪裡要緊就優先撥付,但少的可憐,於是張喬就有了被人稱為喬小摳綽號守財奴。

別看張顯是國主,想要從他那裡扣出錢來,那也是相當的難。

“陛下,張大人已經做的很好了,現在的財政狀況讓他也很難做。”

廖林是瞭解的,現在夏國農業這一塊不但是毫無收入而且還向裡面搭錢,只有商業和礦業這一塊有些稅收,但也很少,因為為了能能吸引商家過來,夏國稅收這一塊壓的很低。

如果不是國主能有很多不在計劃內的收藏,夏國怕是連官員俸祿和軍餉都要支不出了。

實際情況要比表面還惡劣。

總算是張顯有個四通錢莊少莊主的名頭,雖然他自己本心不想要,可四通錢莊一多半人還是擁戴他的,因此夏國在四通錢莊的債務,是沒人去追討,而且只要張口就借那種,可這終究不是個事,欠錢是要還的。

好在凌霄商會也對夏國全力支持,再有張喬這個管家,夏國財政狀況向好發展。

還有正式亮相的國有茂源商行,也已經規模很大了,有了盈餘,蘇源曦這位大掌櫃功不可沒。

但也有浦玉良、梁坤、鐵頭、趙灰靈、馬非凡等的功勞,浦玉良現在去了建鄴城在那裡開一個分行,而東魯城夏國的特區,則交給了梁坤、趙灰靈、鐵頭等,由他們打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看來從東魯城修一條經過菏澤和臨丘兩城的路,這錢得從我從海外所得了。”

這次張顯在海外那也是收入頗豐。

他在地圖上畫了一條線,在南象國分了個叉。

“陛下的意思是在陸路上修一條直達姣芷國的大路?”

廖林看罷皺起眉頭。

“這可不容易達成啊!”

剛才他還為張喬說好話,這會也頭痛了。

張顯說用海外所得修這條路,可對國主非常瞭解的廖林知道,他所得意外之財,基本的都去交了國庫,這次也應該是上交。

所以修這條路戰略意義雖然很大,可得有錢才行。

還得向張喬伸手,可滿朝文武沒一個願意去找張喬的,你多大的臉,一樣被懟回來。

劉成乾還沒回來,廖林也不清楚國主此次出海得了多少好處,也不知道這一部分外財怎麼處置的。

“這只是一個構想,當務之急還是把現在的任務完成,但你要擬一份報告給五部總理李大人,儘快送上去。”

夏國現在推行新制,張顯把王彥推到前臺牽頭處理這件事,所以王彥被委任國王特使兼參謀總部參謀長。

新制是軍政分制,夏國政務基本上劃歸李文輝原丞相府,只把兵部剝離出來歸陳公威總督,而張顯現在主要精力就是主抓軍隊,政務基本上不過問。

兵部有陳公威和劉墉再加上個王彥,張顯操心的事也不是太多,不然他也不可能跑到海外去了。

李文輝現在算是吏部、吏部、戶部、工部、刑部五部總理事,總管。

張顯還搞了個監察部、督察部和內務府,這三個部門也是獨立的,監察和督察李文輝是管不到的,但有參議權,內務府其實就是為了給赤邪一個掛靠的地方,另外國王的後宮怕是讓李文輝和陳公威去管人家也不會去的。

廖林按著張顯意思擬了一份報告,找羅松傳送出去。

看來張顯是鐵了心要修一條路到姣芷半島了。

至於什麼時候能修完,那只能是個懸念。

但是要真的修好了,這戰略意義就大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